◆《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千年繁華,京城一夢。在日本京都,沿著四條大街一路向東,走到街道盡頭,看到那棟紅色的二層建築,這就意味著進入瞭八坂神社的神域。遠來的海內外遊客,或許隻為眼前熱鬧的紅色鳥居、大小神龕和石燈籠吸引。而京都人的內心則明鏡一般,知道穿過八坂神社,進入知恩院,才是開啟大智慧的所在。

知恩院,日本十大寺院之一,凈土宗七千所寺院之首,也是京都最大的寺院,東山三十六峰最中間的華頂山是它的天然“背光”。

知恩院始建於1234年,後來幾經火災兵燹,特別是在始於1467年並曠日持久的“應仁之亂”中,毫無懸念地被化為一片灰燼。我常常聽有人說“日本人有很強的保護文物的意識”,但隻要看看日本歷史上那些被焚毀的文物,就知道此說也著實有點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直到1603年,知恩院才成為德川傢康的菩提寺,開啟瞭大規模的重建。

知恩院被列為日本國寶的“三門”,也就是那“空門”、“無相門”、“無願門”,是由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親自主持修造的。這座高24米,面闊50米的三門,用掉7萬多塊做工考究的灰瓦,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二重門。二層樓上所懸掛的“華頂山”的匾額,據說,是出自日本第112代天皇——靈元天皇的“禦筆”。

說到日本京都的知恩院,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應該是“七個不可思議”。

第一個不可思議,是三門之上的兩口白木棺材,那裡面盛放著當時奉命建造山門的五味金右衛門夫婦的木造像。這座精工細作、雕飾華麗的山門,耗時費力,最後落成時,不僅工期延長瞭,預算也超出許多。五味金右衛門夫婦自知難逃其責,最後幹脆自殺瞭事。這是何等壯烈的故事!這兩人可謂“日本版”的幹將莫邪。

第二個不可思議,是從禦影堂到大小方丈居室,全長550米到木質走廊,全部以特殊工藝,做成“鶯聲地板”。一旦有人進入這些區域,無論怎樣小心翼翼,都會發出咯吱咯吱類似黃鶯鳴叫般的刺耳響聲。這種結構,在不遠處的二條城中也有。

那裡,是歷代德川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落腳點,也接待過天皇,設置高等級的戒備,情有可原。為什麼在倡導法平等,度人苦厄的寺院裡也設置這樣的裝置,實在有些不可思議。也有人將木板發出的咯吱聲解釋為佛法的一種開示,對這個理由,我感到難以辯駁瞭!

第三個不可思議,是在禦影堂屋簷中,藏著一把竹傘。日久天長,傘面已經消弭,隻剩下一副骨架。傘,與雨水相聯,放在這裡大概是人們祈願火事平安的美好心願。江戶時代的寬永十年(公元1633年),知恩院發生大火,除瞭至堂、經藏、三門之外,盡付一炬,時任住持的正是第32代靈巖上人。

事發後,他立即前往江戶城懇請三代將軍德川傢光幫助復建知恩院。禦影堂也得以擴建,居住在附近的白狐卻沒瞭傢,充滿怨恨的白狐化身童子在一個大雨天趕來,正在講經說法的靈巖山人為他撐傘避雨,化解瞭白狐心中的怨氣。白狐呢,則把這把傘留在禦影堂的屋簷中,留下“守護知恩院平安”的誓願,離開瞭。說來也奇怪,從此,知恩院再也沒有發生過大火災。

第四個不可思議,是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畫傢狩野信正所繪“三方正面母子嬉戲貓圖”。在畫面上,一隻母貓眼中滿含深情,護佑著一隻幼崽。觀畫者,無論從左、中、右哪個方向看過去,都好像被母貓深情的眼神註視著。看到這裡,讓人不禁想起,在祭祀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傢康的日光東照宮,由祀殿通往陵寢的路上,也有一隻著名的“眠貓”,用敏感好動的貓咪酣然入夢的形象,比擬天下太平,似乎也是那時當政者的一種心願。

第五個不可思議,仍與畫傢狩野信政有關。在大方丈居室的障屏上,特別是金碧輝煌的畫面上,鳥雀的痕跡迷迷糊糊,幾乎看不清。傳說,畫傢完工時,畫中的鳥兒忽扇著翅膀翩然飛走瞭。這,恐怕是對畫師狩野信政最大的贊譽吧。

第六個不可思議,是大方丈居室房梁之上藏著的一把巨大木勺。這把巨勺長度超過2米半,重量超30公斤,什麼樣的人物才能配的上這把巨勺?傳說它的主人是人稱“戰國弁慶”的三好清海入道,這是一位英勇無雙的武僧,他跟隨豐臣秀吉的軍師真田幸村出生入死,大阪夏之陣前,就是用這把巨勺攪動士兵的飯食,鼓舞軍心。

第七個不可思議,也就是最後一個不思議,是在知恩院一角,黑門前的那塊大石頭。有人說親眼見到石頭上面開出鮮花,也有人相信搬開石頭,就能找到通往二條城的密道,這倒勾起我“老夫聊發少年狂”般的惡作劇念頭。

京都的知恩院是值得駐足細細觀看的,這裡還有建於江戶時代的方丈庭園。是一位得到小堀遠州指點的僧人設計建造的,借東山之景,融石燈籠、石橋、池泉、櫻花、楓樹、草苔之優美,四時皆有妙處。

而知恩院的另外一處庭園,重建於1954年紀念友禪染的元祖宮崎友禪而建。庭園圍繞道場位於中國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做文章,一尊白玉石雕觀音立像矗立東山泉水匯集成的碧池之中,正是不同於中世風情的“昭和庭園”。每年春秋兩季,知恩院都會在夜間特別開放,粉色落櫻與燦然楓紅,將友禪苑,變成仙蹤聖境。從禦影堂角落投射出來七彩的霓虹燈與眾慧者的唱經聲,為世間碌碌凡夫開解五音五色之惑。

在日本,有敲鐘過年的習俗。而京都人聽鐘聲,必定要去知恩院。臨近午夜,十幾位小和尚拖動麻繩提供助力,在他們松手的一剎那,手中握著主繩的一位大和尚拖著鐘錘縱身一躍,長過2米,直徑超1尺的巨大木頭鐘錘,就會“咚”地一聲撞響70噸重的銅鐘。

如此往復循環,新年的鐘聲要敲足108下,據說是要消除佛教中所說的人生的108個煩惱。這種誦經聲和撞鐘聲幾乎要陪伴京都人整個除夕夜。東山附近的坡道上,三三兩兩,身著和服,手持點燃的麻繩的人們,在難得的“噪音”中,滿懷欣喜地翻開千年古都歷史的新的一頁。(2024年6月5日修改於東京樂豐齋)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