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7日,百餘人齊聚法國北部的諾萊特華工墓園,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遇難的華工。

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會長徐大玉、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蔡君柱接受小僑采訪,講述其中故事。每逢清明、一戰停戰紀念日等時間節點,他們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語言,一遍遍講述著華工的故事。

圖為紀念活動現場。(徐大玉 供圖)

圖為紀念活動現場。(徐大玉 供圖)

跨越百年的記憶

“眾弟兄,大傢來聽,你我下歐洲,三年有零,光陰快,真似放雕翎……”這是一戰期間流傳於山東威海衛的一首華工出洋歌。

圖為紀念活動現場。(徐大玉 供圖)

一戰爆發後,渴望加入國際社會的北洋政府創造性提出“以工代兵”計劃,以民間的形式先後向法國、英國共輸送14萬華工。華工身強力壯,在一戰西線戰場負責挖地道、排雷、運輸物資等工作,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犧牲,他們為一戰結束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戰爭結束後,部分法國華工並未立即返回中國。大約有3000名華工留在法國,他們有些在工廠打工,有些處理戰後工作,他們打掃戰場、掩埋屍體、修建墳墓。一些華工在清理戰場時遇到未爆炸的炮彈,獻出瞭生命。

圖為紀念活動現場。(徐大玉 供圖)

逝者無名當銘記

一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西方社會並未對華工的重大貢獻給予足夠認可。他們的付出和地位,被有意無意地掩蓋。

徐大玉表示,華工中有2萬人永遠留在瞭這片土地,目前隻有1589人有記錄被分別安葬在24個陵園,其中大部分人的遺骸被埋葬在諾萊特華工墓園, 還有很多先輩的遺體不知道被安葬何處。

圖為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會長徐大玉。(徐大玉 供圖)

每逢清明前後,旅法華僑華人都前往諾萊特華工墓園,這座墓園由英聯邦公墓委員會於1920年修建,是歐洲最大的華工墓園,近900名華工長眠於此,其中一些華工連名字都沒有,隻有一個編號。然而,逝者無名,卻當銘記。

法國山東商會代表劉傲禾表示,一戰華工多來自山東農村,來到歐洲後,他們經歷著西方文明沖擊、中外文化差異及生活上的不適,但並未影響他們的勤勉工作。明年,法國山東商會將主持紀念活動,以緬懷百年前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鄉親。

圖為法國山東商會獻花。(徐大玉  供圖) “中國勞工的貢獻和事跡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傳頌,這就是旅法僑界每年組織大型紀念活動的意義。”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蔡君柱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不僅向先輩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提醒著後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我們要永遠懷念先輩們的付出和犧牲,珍視和平的來之不易,努力為實現和平、促進民族團結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蔡君柱。(徐大玉 供圖)

兩國友誼的珍貴篇章

今年的紀念活動由法國僑界主辦,法國華僑華人會、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法國山東商會承辦,活動希望讓更多人瞭解華工的故事,讓華裔新生代瞭解和平來之不易。

活動現場,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旅法僑界代表、歐洲時報中文學校的老師及孩子們等華僑華人與法國政府代表參與活動。法國華僑華人會、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法國山東商會、法國青田同鄉會、法國文成聯誼會、 法國中法友誼互助會等25多個僑團代表獻上鮮花,法國索姆省副省長、努瓦耶勒市市長等當地政要參加紀念活動。

圖為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獻花。(徐大玉 供圖)

圖為法國華僑華人會獻花。(徐大玉 供圖)

圖為法國索姆省副省長獻花圈。(徐大玉 供圖)

圖為濱海努瓦耶勒市市長。(徐大玉 供圖)

圖為華裔青年為一戰華工獻花。(徐大玉 供圖)

“我們的先輩曾經為法國這片土地流血犧牲,為維護世界和平奉獻生命,他們不但在戰後為重建法國做出瞭貢獻,還留下來成為第一批組建巴黎唐人街的華人。”徐大玉表示,這是中國與法國的共同歷史及記憶,今年是兩國建交六十周年,回顧一戰華工歷史,能夠更好地證明兩國友誼地久天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