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是人類文明傳播和交流的方式,留學生是人類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傳播中創新的推動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的留學事業有瞭很大的發展,出現留蘇“熱潮”,新中國的第一批留蘇學生,他們懷著對新中國的美好向往,抱著強國富民、振興中華的決心,奔向蘇聯奮進求索,學成歸國後自覺融入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歷史洪流,成為其後數十年間國傢各領域建設的棟梁之才。

——題記

前言: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國許多仁人志士“科學救國”理念的目標之一。從中國晚清由“中國留學之父”容閎力促而成行的“留美幼童”,到為瞭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嚴復、康有為和孫中山;從赴歐勤工儉學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蔡和森,到赴蘇俄尋求革命真理先驅們;從在蘇聯長大的中國紅色後代,到新中國成立後派出的留學生等,一代又一代留學先輩、前輩“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勇扛“索我理想之中華”的光榮使命,踐行“請黨、祖國和人民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自覺融入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歷史洪流,成為新中國建設各領域的棟梁之才。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中國巨型計算機開拓者到中國幹擾素之父……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留蘇學子們書寫瞭中華民族發展恢弘史詩的新篇章。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傢有祖國。留蘇學子心系祖國和人民,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為科學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卓越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傢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科學傢精神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展現中華文化立場、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的融合發展,有助於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留蘇學子的歷史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培養大批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也成為亟須解決的燃眉之急。1950年,中蘇雙方簽訂瞭《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雙方約定以友好合作精神,遵照平等、互利、互助,尊重主權及領土完整及互不幹涉對方內政原則,發展和鞏固兩國間的經濟文化關系。這奠定瞭兩國關系間政治上相互支持、經濟相互合作和文化方面相互交流的基石。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蘇兩國各領域的合作交流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在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期間,蘇聯援助中國實施瞭一系列工業建設項目,歷史上稱“156項工程”,奠定瞭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中國外派留學生也因而出現瞭向社會主義國傢“一邊倒”的現象。

1961年,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中國留學生在上實習課

建國之初,從炮火和廢墟中走出來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千頭萬緒,現有人才水平和人才儲備,與日新月異的發展需求相差甚遠。而當時的教育體系,知識不夠系統性、專業性設置不完整,不能滿足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需要,與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還存在較大距離,但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改造並孕育出國傢迫切需要的大量工程、科技人才。在此背景下,中央做出瞭向蘇聯大量派遣留學人員,全面、系統、深入地學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和先進科學技術的戰略決策。1952年,中蘇兩國政府簽訂瞭《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蘇聯高等學校(軍事學校除外)學習之協定》。在其的指引下,中國向蘇聯大規模派遣留學人員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該協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啟瞭人類歷史史無前例的,國與國之間如此長時間、大規模、有組織的留學生交流活動。 這批新中國留蘇學生回國不僅帶來瞭先進的知識和技術,而且走到瞭生產的第一線,充實瞭技術骨幹力量,新中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諸多的學科得到跨越式的發展,同時帶動提升國內整體的科研、生產、教育水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瞭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新中國留蘇學生的概況 第一階段從起步到快速發展:1948年派出李鵬等21名幹部和烈士子弟。1951年8月11日派出375人,1952年派出220人,1953年583人,1954年1375人,1955派出人數1932人,1956年為2085人,達到歷年派遣人數的最高峰。1956年,留學生派遣工作確立瞭“爭取多派研究生,少派高中畢業生”的方針。第二階段精益求精:1957年以後大學生派遣人數驟減。1957年起派遣到蘇聯留學的研究生,一般都要具備兩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從1958年開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由技術人才轉變為培養高級師資和科研人才。第三階段從驟減到中止:1960年以後,中蘇關系影響和通向其他歐洲國傢的官方留學渠道的暢通,留學國別選擇趨於多樣化,派遣到蘇聯的留學生人數驟減至兩位數的水平,1966年以後,中方完全終止派遣留蘇學生的行動。1957—1965年的9年間共派出1844人。總的來說,1950—1965年期間,中國共向蘇聯、東歐、朝鮮、古巴等39個國傢派出留學人員10698人。其中向蘇聯派出的為8414人,約占派出留學生總數的78%。如果加上1958年前後派出的,與蘇聯在中國援建的工業項目相關的約6000多名技術實習生,那麼公派1.6萬人。中國向蘇聯派出的留學人員,其中包括大學生、研究生、進修生、實習生,這一偉大的壯舉是史無前例,不僅顯示出毛澤東等一代開國元勛的偉大氣魄,更是他們繪制新中國建設藍圖的重彩之筆。 1954年,中國留學生李慎、張璇在捷爾任斯基兒童醫院實習 留學生的選拔工作,事關國傢的未來,是一項十分嚴肅的政治任務。新中國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選派留學生,嚴格來講是從1951年開始,當年是以保送生的形式,從國內少數幾所中學進行選拔。1952年開始大規模通過高考選拔留蘇預備生。留蘇預備生派去蘇聯前須在國內留蘇預備部(俄專二部)進行一年的學習,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俄語和政治。 留學生的選拔、培養、管理、使用是一復雜系統的工程,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外交部、教育部、國傢科委、其他各部委細致分工、密切配合,保障整個工作有序進行。在1960年12月的國傢科委黨組、教育部黨組、外交部黨委《關於今後一個時期的留學生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留學生的派遣、留學生畢業回國分配工作。根據科學技術合作協定派遣的實習生選拔工作由國傢科委負責;大學生、研究生、進修教師的選拔工作和所有留學生的最後審查批準、派出、國外管理和假期回國學習等工作,由教育部負責;留學生在國外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使館負責,在國內由外交部和教育部共同負責,其中關於政治思想教育和組織工作以教育部為主,涉外事宜以外交部為主…… 對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留蘇學生來說,在最初的幾年,甚至於整個留學過程中,突破語言關、生活關,刻苦學習,過的都是一種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但面對各種困難他們堅持下來瞭。教室裡坐在第一排是他們;圖書館裡最後一個離開的是他們;課堂筆記記得最認真的是他們。中國留學生對於學習成績“五分”的執著追求,絕不僅僅是個人顏面的榮耀,而是優異成績背後蘊含瞭太多對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深知,隻有刻苦鉆研,竭盡所能學到真本領,才能不辜負黨的囑托,才能報效祖國,都是為瞭回答毛澤東1957年對他們講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的那個重托。 留蘇學生是新中國派出的第一批民間使者,在汲取先進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傳播到異國的土地上。 留蘇期間課堂之外,每逢節日、慶典,中國學生都會為蘇聯人民獻上富有濃鬱民族特點的演出,有中國傳統樂器的演奏、有粗獷的陜北秧歌,有歡騰熱烈的“紅綢舞”,也有歡快輕靈的民樂合作。特別是在每年“五一”和“十月革命節”,中國留學生和蘇聯同學共同歡慶節日。此刻,沒有種族的差異,也沒有文化的距離,這是友情交融的時刻,這更是“國之交在與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的時刻。

1954年,莫斯科機床工具學院中國留學生范培義在蘇聯工程師指導下的立式銑床上實習

優秀留蘇學子的報國成就 留蘇學子學成歸國後,立即和全國人民融為一體,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中,在各自工作崗位、在各條戰線勤奮工作,奮力拼搏,成長為本行業的專傢、能手,其中不乏有科學帶頭人、著名學者、藝術傢……;不少人成為擔負領導重任的國傢、部門、行業的管理者、決策者,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瞭重大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留蘇學生中擔任國傢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工作的歸國留蘇人員有60多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批五六十年代的留蘇學子成為中國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此外,還有200多位留蘇、東歐歸國人員成為省部級領導幹部,100多位留蘇、東歐歸國人員成為解放軍高級將領。 “隻要國傢需要、人民需要,再苦的科研也要去做”。留蘇學子大力發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找準專業優勢和社會發展的結合點,以報效國傢、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留下瞭為國傢不懈奮鬥的足跡,創造瞭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業績。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產生瞭第一屆中國科學院院士。當年選出的17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留蘇學生的比例高達92%。截止2010年,在留蘇學生中有96位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03位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5位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2位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1999年5月,國務院發佈《國傢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置國傢科學技術獎,每年評獎一次,包括多個獎項。其中的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或者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每位獲獎者獎金為500萬人民幣。從2000年起截止到2019年1月,共有31人獲此殊榮,其中就有6人曾留學蘇聯。他們是:“中國巨型計算機開拓者之父”——金怡濂,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1956—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電子計算機技術,2002年度獲國傢科學技術獎;載人航天功勛科學傢——王永志,航天技術專傢,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1961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2003年度獲國傢科學技術獎;我國著名數學傢——谷超豪,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在純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面有傑出的貢獻。1957年赴莫斯科大學數學與力學系進修,1959年獲得博士學位,2009年獲得國傢科學技術獎;“中國的衛星之父”孫傢棟,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51年赴蘇聯在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學習飛機發動機專業,1958年回國,蘇聯學習生活達7年之久,2009年獲得國傢科學技術獎;侯雲德,1958—1962年在蘇聯莫斯科伊凡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學習,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2017年獲得國傢科學技術獎;錢七虎,中國工程院院士,1961—1965年在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學習,獲副博士學位,2018年獲得國傢科學技術獎。 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諸多留蘇學生的身影,如著名的鋼琴傢、美術傢、音樂傢等。

20世紀50年代,留蘇學生在莫斯科市郊國營農場勞動時與農場工人合影

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滋養和傳承,是傳播留學人員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傢精神有力支點和自信底氣。“祖國和人民的憂就是我憂,祖國和人民的樂就是我樂”的價值抉擇延展為“振興中華,用我輩之責”的現代擔當,“科學為西方富強之源泉,救我垂絕之國命”的理性反思升華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的行動指南。 新中國的留蘇學子特有的愛國情愫、創新素養、求實作風、奉獻意識、協同精神和育人情懷,立體的呈現瞭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的融合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瞭重要力量!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留蘇學子同時也是中俄友好往來的見證和寶貴財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