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館負責人韓運祥正在進行解說(圖片由本人提供)

“磨剪子來,戧菜刀……”“補膠盆膠桶……”“換鍋底嘍,換鍋底……”這些久別而又熟悉的叫賣聲,總能勾起我們久遠的回憶。現如今,很多手藝已難得一見,那些飽含時代印記的叫賣聲也已遠去,隻留下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與記憶一起被留下的,還有走街串巷的手藝人當年使用過的老物件。在平陰縣孝直鎮和聖廣場北側,一個擁有約30餘萬件套民俗器物及藏品的山東鄉憶民俗館就坐落在一棟沿街的二層小樓裡。2023年底,這座民俗館獲評“濟南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這裡,僑胞僑眷可以免費參觀,並可享受免費講解。

這座民俗館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館藏民俗器物及藏品包括瞭明清以來中原社會生產生活領域的各類器具,如農耕紡織、編織刺繡、百業挑擔、醫藥店鋪、樂器禮器、娛樂休閑等民俗用品。藏品規模和種類居全省首位,具有極高的傳承價值。每一樣器物背後都有獨特而又神秘的故事,行走其間,唐宋元明清及民國前後一千多年的歷史仿佛重現眼前。

“俗語‘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說的就是火局瓷匠。過去物資匱乏,誰傢的瓷碗、瓷盤壞瞭,都舍不得像現在這樣直接扔掉,而是找走街串巷的手藝人修補好繼續用。”在金匠挑子、銀匠挑子、銅匠挑子、錫匠挑子等老行當手藝人使用過的工具前,民俗館負責人韓運祥指著掛在墻上的一盞煤油燈說,“雖然上面的鐵質鉚釘歷經歲月洗禮已經變得銹跡斑斑,但被火局好的玻璃燈罩依舊掩飾不住匠人的精湛手藝。”

剃頭匠、殺豬佬、箍桶匠……順著參觀線路走下來,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老行當讓人不禁心生感嘆。在一組專做皮影的手藝人工具前,韓運祥說,“九佬十八匠”是民間對傳統手藝人及能工巧匠的俗稱,這些手藝人,既是傳統社會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幫手,又是民間藝術的創造者與傳承者。有些手藝人一輩子專攻一門技藝,做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

除瞭民俗老行當老物件,民俗館還收藏瞭國內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糧票、佈票及結婚證、識字證、掃盲證等各類票證數萬份,民國至80年代老報紙資料幾萬冊(約15噸)。

這些老物件雖舊,卻都記錄著一段歷史,見證瞭一輩人的生活,承載著一縷鄉愁。無論日月更替,風雲變幻,老物件都在這裡,勾畫著舊日歲月的情愫,渲染著生命長廊中淡淡的惆悵和感傷,也是老一輩僑胞寄托鄉愁,新生代僑胞瞭解祖輩生活、瞭解中國歷史的一個窗口。

平陰縣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胡茂軍表示,未來,平陰縣將依托山東鄉憶民俗館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僑為“橋”講好中國故事、濟南故事、平陰故事,更好履行海外聯誼職能,擴大海外“朋友圈”,增進海外僑胞文化認同感,助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