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傢藝術基金2023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於滄州美術館開幕。該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滄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滄州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聯合承辦,滄州市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滄州書法傢協會、滄海印社、滄州美術館協辦。

開幕式上,中共滄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新耀,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駱芃芃先後致辭,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理論部主任、博士生導師馮寶麟代表參展藝術傢發言,西泠印社理事、滄州印社社長韓煥峰代表滄州藝術傢發言。開幕式由滄州市文聯書記王月周主持。主承辦單位的與會嘉賓共同開啟瞭“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開幕式及巡展接續儀式。

繼北京首展及天津展之後,滄州展作為“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巡展的第三站,自2024年3月7日開始在滄州美術館展出。此次活動受到瞭滄州市政府領導的關註與支持,經過滄州美術館工作人員三個多月的準備,滄州展順利開展,成為巡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在北京首展設立瞭全國七省市巡展的總體框架,之後的各站展覽基本遵循北京展的策展模式開展。本次滄州展精選瞭印章原作61件、篆刻印屏166件以及書法作品30件進行展示。參展作者除瞭海內外著名的篆刻傢、篆刻藝術獨立學科的研究生之外,還邀請瞭河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篆刻傢共同參展。

滄州地處華北地區重要節點,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大運河橫貫全境。由此衍生的武術、說唱、雜技、京劇、鑄造等文化形態,塑造瞭滄州獨有的地緣文化特色。展廳中特別展出瞭體現“太極拳”與“八卦掌”等元素的印章。滄州還是《詩經》毛詩流派的發源地,展覽特意推出瞭一系列以《詩經》經典詩句為題材的篆刻作品,與大運河文化帶的歷史底蘊相呼應。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申報主體申報並獲立項的國傢藝術基金2023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該項目是在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及黨中央提出《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傢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的大背景下策劃實施的。展覽每走到一個城市還將邀請當地篆刻傢結合當地運河文化題材共同創作,隨後在運河沿線的重要文化名城濟寧、鄭州、揚州、杭州等地進行巡展。

展覽活動通過篆刻藝術的創新手法,展示瞭大運河從古至今的歷史進程,並深刻體現瞭大運河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此舉不僅為大運河文化的表現形式增添瞭新的維度,而且為國傢大運河文化公園的建設提供瞭新的路徑。活動對於沿線城市打造文化帶、推動地方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具有積極意義,為大運河沿線城市的文化建設註入瞭的活力,拓展瞭城市發展的文化視野,有助於促進區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據介紹,從滄州站起,本展覽將編纂一部以大運河為主線,以印章為媒介的“大運河篆刻遊記”,沿著“運河印跡”所走的方向記錄沿線城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及風土人情。

開幕式當日,“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研討會在滄州美術館同期舉辦。出席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傢學者包括駱芃芃、王月周、劉楣洪、謝長偉、石磊、寧巖鵬、吳英昌、袁文甲、李會寧,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和研究生院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滄州地區部分篆刻藝術傢。駱芃芃院長闡述瞭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王月周書記對滄州的歷史背景及人文現狀進行瞭詳盡介紹。與會者深入探討瞭滄州地區人文歷史的發展、大運河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以及滄州地區篆刻藝術的現狀。此外,滄州藝術傢們還就如何利用篆刻藝術更好地傳播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故事,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滄州本地的篆刻藝術等議題進行瞭深入研討。研討會由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孟德鄉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立山主持。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現場

中共滄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新耀致辭

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名譽院長、國傢藝術基金專傢委員會委員、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負責人駱芃芃致辭

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理論部主任馮寶麟代表參展藝術傢發言

西泠印社理事、滄州印社社長韓煥峰代表滄州藝術傢發言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開幕式與會嘉賓合影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展覽現場

運河印跡主題篆刻作品展(滄州展)研討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