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unsplash)

前不久,泰國宣佈對中國永久免簽瞭。

聽到這個消息,最開心的,可能是廣西人。

畢竟廣西人去泰國,都不需要翻譯。

廣西人就算說普通話,也總帶著一股冬陰功湯味兒。即便是普通話一乙的廣西人朗誦老舍《北京的春節》,“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到廣西人嘴裡,也很像是在說“臘七臘八,薩瓦迪卡”。

如果說廣西普通話還能零星聽懂,當廣西人開始說壯語方言,那才真的是仿佛在聽泰語天書。

廣西話怎麼聽怎麼像泰語,並不是你的錯覺。實際上更應該問的是。怎麼泰國人說話,有廣西口音?

東南亞語言,

本是同根生

憑借狀語,廣西人能走遍整個泰國的水果攤。

廣西人不僅能和攤主聊要買什麼,還能砍價。“便宜”和“貴”,在壯、泰語裡都通用,甚至從一到十的數詞都一樣。

不僅如此,廣西人看泰劇也很省事兒,甚至泰劇裡還會時不時蹦出來一些壯族土話。

△《初戀這件小事》的女主名字“水”,在壯語和泰語裡都是“nam”。(圖 / 網絡)

所以壯語和泰語,到底哪裡像?

整體語音系統上,壯、泰語的發音不能說一模一樣,隻能說大同小異。兩者有著很多相似的聲母和韻母,都有八個聲調[1],語法也很類似:比如“綠葉”在這兩門語言裡,就是“葉綠”;“我們的傢”,就是“傢我們”。從親屬稱謂,到日常起居,壯、泰語也有很多“同源詞”[2]。

除瞭日常生活用語之外,壯、泰語中有一批很特殊的相近詞匯:與稻作文化相關的語詞,比如谷穗、舂米、稻谷等[1]。同時,在從廣州灣到雲南西南部,至越南、老撾、泰國與緬甸的一片廣闊地帶中,還分佈著大量以“na”(田)為名的地名[3]。

這大可說明,壯、泰兩族曾在千百年前,共享一種稻作母文明。

△壯、泰的稻作文化是兩族語音系統相似的體現。(圖/unsplash)

你以為廣西人憑借壯語隻能在泰國暢通無阻?那實在是太小看壯語瞭。

從語言系屬來看,從詞匯、發音到語法都如此類似的壯語和泰語,實際上是同源的兩種語言,它們都屬於一個語族:侗臺語族/語系[4]。

而除瞭壯、泰語之外,該語族還包括傣語、老撾語、撣語、土語、儂語等二三十種語言,分佈在我國南部到泰國南部的大片毗連地區,總人口約有五、六千萬之多[4]。

也就是說,不僅廣西壯族人和泰國人能無障礙交流,可能可以互相交流的還有傣族人、佈依族人、黎族人,和東南亞的老撾人、緬甸東北部的撣族人、越南北部的儂族人和岱依族人……

甚至傣語有時候比壯語還像泰語。據統計,在2000個基本詞匯中,壯語、泰語和傣語所共享的同源詞達500個,而傣語和泰語的同源詞則達到瞭1500個[2]。同時,老撾語也和壯、泰語有著基本類似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結構[1],甚至粵語、閩南語裡也能看見壯語的影子[2]。

四舍五入一下,會說廣西方言,走遍整個南方和東南亞也不是問題。

當然,各種語言的相似性也說明,在歷史中曾共享過一種母文明的,不隻有壯、泰兩族。

壯、泰語中那些和稻作文化有關的同源詞,在傣語、老撾語,以及在緬甸的撣語中,也都能找到類似的詞匯[4]。

甚至在老撾、越南等東南亞國傢的傳統文化裡,都能瞥見廣西文化的影子——越南的儂族、岱族和壯族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越南北部青年在農歷三月三日對歌定情的習俗,也和壯族今日“三月三歌圩”的民間習俗如出一轍[5]。

△廣西壯族的“三月三歌圩”習俗能看到東南亞國傢傳統文化的影子 。(圖/小紅書截圖@霹靂知道嗎)

從農耕到打漁,從商業貿易到傢庭往來,壯、老、傣、泰、撣等各族人民,都曾有著非常深切的人際往來。

壯族先民,廣西土著

由此看來,說壯語、泰語以及東南亞諸多語言都是同根生,實在不算誇張。

語言,是研究歷史的“活化石”。相似的語言體系說明,各族人民的祖先,曾經在一起生活。

一般認為,壯族、泰族,包括傣族、老族等民族,都是“同源異流”。他們的祖先是作為古老稻作民族的嶺南越人族群,主要是分佈在廣西中、西、北部和貴州南部的西甌人,和廣東西部、廣西南部、雲南東部與越南北部的駱越人[6][7]。

語言、民居建築、生產生活與喪葬習俗等不同方面的史料都能證明,壯族由廣西史前民族發展而來,兩千多年前就於此繁衍生息。例如,壯族先民所居住的“幹欄式房屋”,在廣西考古中發現瞭不少類似的建築模型,這種民居形式在如今的壯族地區也十分常見[6]。

△原始部落的幹欄式房屋與現在的壯族地區建築形式相似。(圖/unsplash)

換句話說,壯族向來是廣西的“土著”。

東漢時期,他們被稱為“烏滸、侄人”,宋代以後則有著“理、僚、佈土、土人、撞、憧、儂、浪、沙、攘”等不同名稱,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統稱為“憧族”,1964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提議,才把“憧”字改為“壯”字,並沿用至今[6]。

不過越人並不隻是獨立盤踞於廣西附近。自秦始皇兼並嶺南,壯族先民就踏上瞭一條“漢化”之路。

秦始皇兼並嶺南後,設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同時從中原遷來一批華夏族人“與越雜處”[8]。此後,中原王朝對壯族地區統治日益加強,戍兵、官吏、商人、工匠、農民等漢族以遷客的身份移居廣西,漢文化在壯族先民群體內的傳播也愈加廣泛[9]。

到唐朝末年,壯族東部地區的漢化進程已基本定局。在嶺南東部地區,有大量越語詞匯的粵語作為漢語的一種方言開始形成,壯族文化的遺留隻剩下大片壯語地名;同時,不服漢化的壯族先民退居至嶺南西部,一東一西的民族分化由此成型[10]。

△廣西石刻群是漢化的佐證。(圖/小紅書截圖@每天都要小魚幹兒)

這種漢文化的影響,體現在語言上,則是壯語在古越語基礎上,借鑒瞭許多古漢語詞的特征。

現代壯語從古代越語傳承而來,並保持著許多古越語的痕跡。據記載,西漢時期,楚王母弟在湖中泛舟,船夫為他唱瞭一首歌——後人稱之為《越人歌》。兩千年後的21世紀,學者擬出越人歌的古代讀音,發現其詞匯與語法都和現代壯語的差別不大[6]。

漢語,也影響著越人的語言。時至今日,壯、泰、傣語中,還能找到不少現代漢語已經廢除瞭的古漢語詞,例如代表“火”的“燬”、意表一種水牛的“犩”、意為購買的“市”[2]……

千百年前,壯族先民就在廣西附近這片土地繁衍生息,漢壯相融的文化得以流傳至今。

壯、傣、東南亞,

一個大傢族

如果說壯族是土著,那麼泰、傣、老等民族,則是從廣西遷去各後裔如今所在地的“移民”。

比如,老、泰兩族實際並非本國土著,最早在泰、老邊境內建國的民族並非泰族和老族,而是孟高棉語族——甚至流經老撾、泰國等東南亞五國的湄公河,最早的名字是“Menam Khom”,也即“孟高棉語民族的河”[11]。

而如今大規模居住在泰國、老撾、緬甸與越南北部的主要民族——即泰、老、撣、岱與儂族,是從古代嶺南越族居住一帶,逐漸遷徙至各自如今所在地。

那麼話說回來,和壯族同源的傣族與東南亞各族,是什麼時候開始分開的,又是什麼時候遷徙到如今其後裔所在地的呢?

答案是,約宋代前後,即在公元10世紀左右,傣泰語族從我國南方遷徙至東南亞與雲南地區[10][12]。

以壯、泰兩族分化為例,宋代前後,由於中原王朝勢力南下,一部分壯族先民南遷,通過廣西的左江流域進入瞭越南的紅河流域,又因為該地越南京族先民的排擠,不得不越過紅河流域,向西進入中南半島中西部地區,在公元13世紀左右,建立瞭泰國首個史料可查證的王國——素可泰王國[10]。

△素可泰王國遺址。(圖/unsplash)

傣族遷至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等地,也是在相同時期。以傣族為例,有人稱:紅河以南是傣,以北是壯。話雖有些絕對,但卻不無道理。

史料記載,傣族祖先依照不同路線從北向南遷至暖和的地方,廣西正是其北部較為寒冷的地帶之一。也有其他證據證明壯、傣擁有相同的祖先:部分地區傣族婦女的服飾與壯族類似,雲南新平縣的花腰傣在民族學調查中,也稱自己的祖先是從廣西遷移而來[13]。

△(圖/unsplash)

而宋代以前,西雙版納與老撾、緬甸也還未設有國界,因此傣人也可能南遷行至如今的老、泰邊境內[13]。據史料記載,泰、老先民曾有過幾次大規模外遷,分別在秦、唐和宋朝,均是因中原王朝與本地起義軍的戰火所致。

早在公元120年,我國史料就已有對於撣國記載——當時距秦始皇平南越已經三百多年,學者推測當時泰、撣先民由於戰火南遷至如今的泰緬邊境,建立起撣國[4]。

直至兩百年後的明朝,各族人民大約已經完全遷離嶺南地區,剩壯族留守本地。以語言為例,煙草一詞約在明朝嘉靖年間傳入廣西,讀音為“ji:n”,而泰語中的“煙”卻讀作“bu li”,可見此時兩族詞匯已有不同來源[6]。

其中,遷至越南北部的先民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更大,形成瞭如今的越南京、儂、沙等民族;而向西遷去雲南或中南半島的先民則逐漸接受瞭印度文化,從而形成如今的傣、老、泰、撣等民族[12]。

不過,時至今日,這些民族還是保留瞭許多類似的語言,而各族人民密切往來的傳統,也終究延續至今。

如今,乘著“一帶一路”的順風車,廣西和泰國建立起10對友好城市,兩地貿易數額也連年飆升,2021年,進出口總額已達到500.47億元,是十年前的28倍之多[14]。泰國、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傢,也都是廣西南寧人最愛去的旅遊地[15]。

△一帶一路架起廣西和泰國各地的貿易橋梁。(圖/unsplash)

自2003年首屆東博會召開以來,廣西和東盟的雙邊貿易規模也不斷擴大,2022年,廣西和東盟的雙邊貿易規模已經達到2757億元,比20年前增長瞭39.3倍。自此,東盟始終是廣西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占廣西外貿總值達42.5%[16]。

除瞭泰國,去年馬來西亞、新加坡也先後宣佈對中國免簽。截至目前,東盟十國除瞭菲律賓之外,都對中國推出瞭免簽政策[17]。

沒錯,說不好普通話的廣西人,或許能憑借著獨特的語言優勢,隻花幾百塊機票錢,走遍東南亞。

參 考 文獻 :

[1]潘其旭,通肯,黃英振,黃如猛,佈阿莉.(1990).從語言上看壯、老、泰的歷史文化關系.學術論壇(04),51-64.

[2]羅美珍. (1981). 從語言上看傣, 泰, 壯的族源和遷徙問題. 民族研究, 6.

[3]潘其旭. (2001). 從地名比較看壯族與泰族由同源走向異流——壯族文化語言學研究系列論文之二. 廣西民族研究, (1), 38-50.

[4]梁敏 張均如.(2006).侗臺語言的系屬和有關民族的源流.語言研究(04),8-26.

[5]中國駐古晉總領事館. (2020). 碧海絲路、血脈相連--追溯廣西與東南亞的文化淵源.

[6]覃聖敏.(1998).關於壯泰民族的起源問題──壯泰傳統文化比較總論之一.廣西民族研究(03),28-46.

[7]梁敏.(1996).論西甌駱越的地理位置及壯族的形成.民族研究(03),102-107.

[8]張聲震. (2003). 壯族歷史文化與《 壯學叢書》——《 壯學叢書》 總序. 廣西民族研究, (1), 38-54.

[9]顧有識. (1999). 試論歷史上的壯漢互為同化. 廣西民族研究, (3), 46-50.

[10]廣西政協. (2017). 壯族史基本脈絡.

[11]何平. (2006). 傣泰民族起源再探. 民族研究, (5), 85-93.

[12]何平. (2010). 壯泰族群的分化與現代傣泰諸民族的形成. 東南亞縱橫, (12), 23-26.

[13]范宏貴.(2002).壯、泰、老、傣族的淵源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53-58.

[14]廣西市政府. (2023). 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泰國篇.

[15]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 (2016). 南寧人出境遊全國排名第19位 最愛去東南亞.

[16]南寧海關. (2023). 廣西與東盟經貿往來不斷升級 雙邊合作穩定可期.

[17]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浙江省委員會. (2023). 東南亞免簽國連成片“說走就走”,又有一國考慮對中國免簽.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