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最冷”的一個節氣——大寒,20年前的大寒恰逢除夕,鐵嶺人趙本山領銜的東北喜劇天團為南方人帶來歡樂;20年後的大寒,數十萬東北人到南方“貓冬”,而南方人卻紮堆湧向東北,光陰荏苒,歲月魔幻。

剛來到南方(尤其是海南)的東北人,總會搞出一些“大新聞”——這不,為瞭吃到一口酸菜,在海南的東北人可以久思傢鄉,在礦泉水瓶裡醃出危險的酸菜“TNT”,但若是為此放棄溫暖的冬天,那是萬萬不能的。

在溫暖的海南,酸菜能醃到爆炸。

動圖/狼先生(卷兒哥)

年年冬日,海南都因作為“東北第四省”而上熱搜,那麼問題來瞭,東北到底有多少人在海南?其實,按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下稱“七普”)數據,2010-2020十年間東北進入海南的流動人口不過10萬出頭。東北“候鳥”早已不滿足於這裡的“金沙灘,呲溜滑,剛摘的芒果齁掉牙”,而是烤起瞭“嘎嘎正宗”的傣味燒烤。從西雙版納到大理,從防城港到湛江,東北人在海南之外,找到無數個精神故鄉。

冰雪大世界與北海銀灘。

攝影/蘇雲鵬,陳華倩

而放眼整個東北,這些“候鳥”不過是一朵小浪花。東三省內,東北人以百萬級的規模,從黑龍江走向吉林,從吉林走向遼寧;東三省之外,山東、北京、河北,則成為1101萬離開東北的東北人的首要選擇。

01

把酸菜醃爆炸

東北人在南方魔幻漫遊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東北人對海和溫暖的向往。

一邊,是身穿線衣線褲-毛衣毛褲-羽絨服棉襖,頂著重到能把人烀倒的大門簾子在冰天雪地裡冒險;一邊,是穿著大褲衩子小背心就能直接出門,在椰子樹下來點海鮮小串,還不用交暖氣費,這樣的體驗,哪個東北人不想走一遭?

海南三亞夜市。

圖/視覺中國

許多東北人傢裡

都有一位“海南親戚”

海南,最為著名的東北人“精神故鄉”。

海口火車站附近,是一溜兒的東北餃子館;一出三亞鳳凰機場,赫然是哈爾濱醫科大學下屬的某醫院分院;坐上公交車,有可能回蕩著已經絕版的東北公交車經典節目《葉文有話說》,畢竟,據說三亞已經有1/4的公交車司機是東北銀。至於海南到底有多少“東北賓館”,有多少個“金手勺”“金湯勺”東北菜,根本說不清楚。

海南東北一條街。

動圖/小紅書小金老師

這在海南第二大城市三亞尤為明顯,除瞭來自哈爾濱的醫院外,你甚至能看到“黑龍江省公安廳海南三亞出入境管理服務站”與“哈爾濱市公安局駐三亞警務站”,當然東北人也沒忘記東北生活的精神圖騰——早市兒。海南瓊海紅星市場裡,從大碴子粥到東北餅子一應俱全。偶爾還有大哥大嫂拍著胸膛——

“在海南積酸菜老危險瞭,俺們的酸菜是空運來滴”。

海南瓊海紅星市場,便宜的東北早市。

攝影/瓊海女孩

東北與海南的淵源歷史久遠,74年前,來自四千公裡外白山黑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與瓊崖支隊一同解放海南島,自此開啟瞭東北人與海南的不解之緣。此後,很多人民子弟兵就地駐紮,組建農墾兵團。他們的生活與鄉愁,也被寄托在四千公裡外,許多東北人傢墻上那一本印滿沙灘椰子樹的掛歷裡。

而海南與東北的第二次相遇,則是上世紀90年代末。當時,海南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最低房價甚至到瞭五百一平。“天涯海角爛尾樓”,曾並稱海南“三大景觀”。

海南買房,是東北一度的時代風潮。

動圖/《父輩的榮耀》

不知道是哪一個絕望的開發商首先想到瞭將海邊的溫暖送到溫差高達50℃的東北,總之,當時的東北誕生瞭一句震撼人心的廣告詞——“每一個東北人都應該有套海南房”。

許多在“下崗潮”裡領到一筆錢的東北人,隨著一波波 “包機票”、“包吃住”的看房團南下”, 於是,跨越瞭三十多個緯度的兩大歷史齒輪,就這樣嵌合在一起。東北人第一次南下買房潮,開始瞭。

此時,三亞鳳凰機場和海口美蘭機場的建成,大大縮短瞭東北到海南三亞的距離,不過更多“候鳥”東北人記憶裡的,還是兩趟 “神車”上的臥鋪車廂。

串聯起東北與海南的粵海鐵路。

圖/視覺中國

從哈爾濱直達海口的“哈海神車”Z114,與從長春開往三亞(後縮短至海口)的“長海神車”Z384,在兩天兩夜的時間裡,跨越近50℃的溫差和30多個緯度,過山海關、走過華北平原、兩湖平原、東南丘陵、珠江三角洲……最終在大陸的盡頭被連車帶人一同“打包”過海峽,來到海南島。

就這樣,從解放海南、到買房海南,再到“候鳥”海南,這段可能是現代中國最為餘味悠長的遷徙,開始瞭。

粵海鐵路輪渡,連接中國大陸與海南島。

圖/圖蟲·創意,攝影/漁夫

從海南往北瞅瞅

東北人哪哪都能“貓冬”

不過,“東北第四省”海南的吸引力已經不同往昔,一方面,海南夏日氣溫頗為炎熱,並非四季宜居;另一方面,2018年起,海口、三亞等熱門城市需要五年社保或個稅才有資格買房。於是,對於想要獲得冬日溫暖的東北人來說,他們又將目光投向瞭更有性價比的“北方”。

遠望環境宜人的西雙版納。

攝影/陳彥

廣西的北海、防城港,廣東的湛江、惠州、陽江等城市,湧入瞭眾多東北人。四季更為分明的西雙版納,在這些城市裡脫穎而出。如今的西雙版納,溫度高達28℃,寒潮之中,更是非常“涼爽”。去年十二月開始,就有十幾萬大軍湧入瞭西雙版納,其中東北人超過兩萬,#西雙版納是東北第五省吧#的詞條也登上瞭熱搜。

西雙版納東北人一條街。

動圖/抖音寶藏生活

這一次西雙版納與東北的淵源,同樣與住相關。有些狠人選擇開輛房車就地住仨月,但更多想要安傢的東北人,基因裡對理想住所有著執念——最最重要的是,要坐北朝南,陽光通透。

西雙版納四季如春,陽光充足,當地人住房子,從未考慮過坐北朝南的戶型問題,但東北人到瞭,也就帶來瞭新的格局。在景洪市嘎棟區,有開發商率先修建瞭“東北戶型”小區,從而讓這裡成為瞭東北濃度最高的地方。

東北大秧歌,在西雙版納扭動。

動圖/抖音小王也

在附近,東北人自發形成瞭一條著名的“東北街”,一座座滿是椰子、芒果等熱帶水果的水果攤,也科學地長出瞭東北酸菜、紅腸與松花蛋。隻不過,當地攤主遺憾表示,凍梨出現在水果攤上,還是略有難度,有待開發。

在雲南,東北紅腸也可能遇見熱帶水果。

攝影/孔祥敏,蘇雲鵬

既來之,則安之,東北人很快就攻占瞭小區樓下的廣場舞高地,閑不住的東北人,很快就會“整點活幹幹”,進軍餐飲、民宿與快車行業。於是西雙版納最為知名的告莊星光夜市,也安裝上瞭東北語音包,成為此方遊客體驗裡,最為濃烈的記憶。

02

全國人都去逛東北

東北人在反方向“闖關東”

據“七普”數據,2010-2020這十年間,有1101萬人離開瞭東北。

所以,這些東北人,到底去哪裡瞭?

包頭鋼廠,東北人援建全中國的時代記憶。

攝影/史東升

首先,我們可以排除一個錯誤答案——海南。

“七普”數據裡,在海南的東北流動人口不過10萬人,而排名第一的廣東則有13.8萬人進入瞭海南。不過,三亞一眾掛名黑龍江、哈爾濱的醫院與辦事處倒是有跡可循,畢竟這10萬人裡有至少5.5萬人來自黑龍江,這還不包括隻在冬天來海南,常駐時間不到六個月的一眾“候鳥”們。

東三省內部,其實就存在著大量人口流動,在1101萬離開東北的東北人外,東北人自北向南緩慢流動,黑龍江人往吉林跑、吉林人往遼寧跑,形成一道“三級瀑佈”。

過去的東北人“闖關東”如今的東北人從關東往回闖。

圖/《闖關東》劇照

而離開東北的千萬東北人的最大流向——恰與他們的祖先或沿遼西走廊,或跨越渤海“闖關東”的軌跡相反,又形成一道跨越百年、一起一伏的潮汐。

山東,百萬東北人流入第一省,山東人與東北人的淵源自不必說,就藏在一碗跨越煙臺、威海、大連的大燜子裡。山東與北京、河北,則共同成為瞭東北人前三的目的地,反過來看,這正是當初祖輩們一路北上的方向。

山東、北京、河北,成為東北人走出東北的首要目的地。

制圖/劉耘碩

歷史上,每一次東北人走向全國的大遷徙,何嘗不是一場活生生的東北大歷史,時代交響曲。他們從林海雪原出發,為新中國的誕生送上助力,也隨著時代大潮,銘刻瞭一幕幕悲歡離合。

上個世紀60年代,為響應國傢政策,當時工業實力最強勁的東北,約向三線內遷瞭人員100萬,援建項目達300個。襄陽、攀枝花、包頭等眾多城市,以一處處東北“飛地”,銘刻著那段重工業的史詩。

電影《你好,李煥英》的東北元素

取材自東北人對襄陽工廠的援建。

動圖/《你好,李煥英》

上世紀90年代,在“下崗潮”裡帶著東北話、餃子和麻辣燙走向全國的東北人是失意的,但也正是這群失意的東北人,拓寬瞭東北乃至中國地域文化的廣度,為全國人帶來瞭嶄新的“東北文化現象”。

二手玫瑰,東北現象級樂隊。

攝影/FJJJJJJXE

當然,在這一系列東北人的大遷徙之中,你最能真切感受到的,還是那個魔幻的東北美食宇宙——加粗加辣的正宗雲南米線兒;加麻醬與糖的正宗四川麻辣燙;混合瞭白面雞蛋餅、小油條、辣條、泡菜與烤冷面的……正宗天津煎餅果子們,一次次拓展著中國飲食想象力的邊界。

東北魔改麻辣燙與煎餅果子。

圖1 攝影/不會飛的氣球

圖2 攝影/超超小旭旭

這些食物,何嘗不是東北人包容性與感染力,乃至兼容並包的中國精神之體現?在今天“大寒”,全國迎來十幾攝氏度降溫的“大寒”時刻,正是它們在街頭巷尾的一處處小攤,一傢傢小店,溫暖瞭中國人的日常。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