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同學錄取檔案

本科背景

牛津大學 化學專業 大二

申請專業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 Gender & Sexuality Studies, History

主要活動

科研(科學史、近代中國)、Lloyds Register Foundation 短實習 (航海史、科技政策)、中英雜志編輯、科學史領讀員、微電影導助、抗戰老兵公益、羽毛球

主要獎項

牛津的Bailey Prize和Collection Prizes (其實就是First-Class)

附加信息

個人網站,視頻

01

從牛津轉學去美國大學的原因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對於除瞭科學(化學)以外學科濃厚的熱情和好奇心。我還想探索歷史、文學、藝術、人類學、性別研究、計算機等等,想通過不同的視角來感知世界,然而在牛津我卻不能做到這一點。盡管牛津頂級的教學資源和生源令我受益匪淺,但我能學習的方向非常有限,且從理科轉到文科幾乎不可能。

對比之下,美本的自由性,博雅教育以及多樣化的學習和評估方式(不少在美本的朋友都提到自己有一種“learning for learning’s sake”而非為瞭應試而看書寫題的感覺),都促使我申請轉學。

當然,因為我還沒開始讀美本,寫下的內容仍不夠全面且帶有一定個人色彩,未必適於所有人,所以同學們還是要辯證地看待這篇文章。

02

是如何對STS專業產生興趣的?

註: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也稱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是一個新興的跨學科專業,研究科學技術在其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下的創造、發展和結果,旨在拓寬學生對於科學技術在社會與文化層面的理解。

其實我從小對所謂的“文科”和“理科”的接觸面都挺均勻的。不過現在想來,比起自然和數理,我還是更偏向於喜歡思考與文化和人類相關的東西,我做過的相關活動中也還是能看出一條偏人文或者交叉學科的主線。STS是個分支很多的跨學科專業,我很感興趣,也覺得這個學科最合適自己的申請檔案。

感謝線上公開課(AP和一些大學)以及牛津文學、哲學和科學史講座,讓我在課餘時間可以接觸到不少頂尖的人文社科課程。我看過的書影戲劇也逐漸通過不同的形式在某些時間點回歸,和學術內容、社會事實相結合,點燃我的人文思考和探索熱情。

大概就是在那種全身心沉浸於汲取知識的過程中,我有一種由衷的滿足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反思“文”“理”的界限,以及自己所學的科學在社會當中的意義,如何引起糾紛又次次在歷史中重演。然後我就發現瞭STS。所以對我來說,疫情可能也是我的一個思想轉折點。大概就是我文書裡的這一段(感謝文書老師和我一起摳瞭無數次這段的表達):

It was then I realized that while STEM knowledge remains critical for me to understand science’s own dilemmas with an internalist vision, an externalist view that situates science within socio-cultural contexts is required to bridge the gap across cultures and societies, and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science’s social efficacy. 

03

4個offer中為什麼最後選擇瞭佈朗?

我第一個收到的offer是Haverford,已經超開心,準備直接去瞭哈哈。因為英本轉美本的成功案例很少,而我的目的就是轉專業以及快樂學喜歡的東西。隻要能達到這個目的,我覺得都很值得。

在海外的這兩年,我也明白瞭很多以前不知道但對我很重要的東西,比如學術自由,文化多元性,社會責任,以及溫暖的天氣。這些都成為瞭選校時的重要考量。後來錄到的Barnard/CMC/Brown,每一所大學都有我很想學習的科目也符合我的擇校標準,都能讓我心甘情願地從牛津轉走。從被錄取的趨勢來看,我確實是和文理學院或者佈朗這類自由度很高的學校比較契合。

最後之所以選佈朗是出於對學術和生活的考量。因為除瞭STS/歷史,我也想學的比較文學/電影(MCM)在佈朗的資源也優於被錄的其他幾所。再者,不少在校生都認為佈朗比較有Community的感覺,不會像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中那麼松散但又不至於小到時時刻刻都會撞見而沒有個人空間,Diversity也會比牛津好上不少。

04

覺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是?

對於申請,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哪部分吸引到瞭招生官,但被錄那幾所的文書內容確實是針對這所學校寫的,很難套用到別的學校上。比如Barnard要求申請者自己設計一門課,碰巧我科學史科研的重點就是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在民國時期開展的中亞遠征(Central Asiatic Expedition),所以寫Barnard能讓我的Seminar在AMNH展開就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我也真心想學習博物館的藏品。而Brown,選交的個人網站和視頻我都去做瞭,應該也挺加分的。這些個人化的內容就非常多瞭,我喜歡的作者和導演、我寫過的論文、我和朋友們的相處日常、我的愛好和活動,全部都可以展現出來。

“不要為瞭申請而做活動”這句話很多人說過,但回首來路,我是真切感受到瞭。大一上半年那會兒,我根本就不知道轉學美本這件事兒(去年4月才在朋友啟發之下有這個想法), 就是純粹喜歡,所以去加入瞭雜志當編輯,學文科課寫論文,或者報名微電影導助之類的。興趣越發濃厚,沒想到最後也能成為申請材料。當然,有瞭轉學這個想法以後我就會更積極地去提升自己,如繼續做公益,這也是從小就在做的,還有就是找實習和科研。疫情導致我的很多項目被取消,但我也算是利用瞭居傢辦公的優勢,不然LR的實習應該是線下在倫敦開展,無法和科研同時進行,因為用到的大部分文獻都在上圖的近代中國史區,不能離館。

我覺得自己做的每一樣事情都使我對世界有不同角度的、更深的瞭解。作為Chemist能從理論和實踐接近事物的本質,作為編輯會提高語言水平,作為導助會明白謝幕每個名字的意義,作為實習生可以看到Digital Humanities如何被運用到現實中解決安全問題等。經歷瞭這些,我才逐漸意識到我學什麼的時候最開心,以及最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05

申請最困難的部分是?

疲憊感。可能很多人轉學是抱著去留皆可的心態,但我感覺自己是在背水一戰。因為如果留在牛津,那就要在自己清醒的情況下再讀兩年不夠熱愛的學科。同時因為沒申過美本,我必須要比申請過的同學付出更多的精力。

在美本申請本身已經足夠消磨熱情的情況下,更內耗的是還要繼續在牛津保持一等學位的成績,因為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轉學成功。所以到後來就是在改無數次文書的同時,背一遍又一遍的化學機理和刷題。我很少懷疑自己的選擇,也不太後悔因為轉學這個決定犧牲掉的精力和時間,但我很怕自己在轉學失敗以後沒有餘力再回頭瞭,怕下一次就不會再有這種單槍匹馬的勇氣,或者這種不願意放過自己說“算瞭吧”的執拗瞭。

06

有沒有感受到“女生不適合學理科”

之類的偏見,會在意嗎?

牛津的本科還好,但如果真的算比率,尤其是職位越高的時候,那男性明顯居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我的教授一起面試新的物化Tutor,當時整個會場裡來瞭十幾位教授一起評估,隻有兩位女教授。來瞭的六位面試者當中也隻有一位是女性。盡管大傢對她的評價(學術和熱情)都很高,但他們最終還是錄取瞭一位男性面試者。

從自己的經歷來說,我長大的小城市裡,傢長和老師都默認男孩子就是比較聰明、能吃苦,所以擅長理科,而女孩子就是應該學文科。依稀記得我偶爾經過辦公室的時候也會聽到類似的言論,這可能也是後來促使我學理科的一個因素——試圖證明些什麼。

盡管我自始至終都想為提高女性在各個領域特別是科學界的權益和機會作一些貢獻,但我仍然希望自己,當年或是現在,首先要傾聽內心的聲音和喜好,而非因為迎合某個概念或反抗外界的刻板印象而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

07

申請季過後有什麼反思或建議?

轉學很辛苦,早點寫文書。絕大多數時候我覺得努力還是會有回報的,但沒認真過那就是沒回報。文書是得早點寫,幸好Pomona是2.15截止催著我早點開始,否則之後的文書不會寫得像交上去那樣好。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先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不喜歡的、沒興趣的東西未必做不好,但做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有意義的事會做得更好。以前我覺得愛好如果變成專業會讓熱情變淡,卻沒細想如果連自己懷有熱忱的東西學起來都乏味,那把大多數時間給瞭沒什麼興趣的事情該會是多麼迷惘。

美本英本都有自己的弊端,確實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我在向往博雅教育的時候,很多人也會羨慕牛津的象牙塔,不理解我為什麼舍棄瞭所謂世界頂尖名校而去花無數心血申請那麼多QS200名開外的文理學院和大U。人嘛,一般都隻會展示自己最光鮮的一面,而對自己那些沉默的日子輕描淡寫帶過,隻有當事人才知道底下那些不停歇的掙紮、倦怠、無奈、悲傷和憤怒。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很難不去焦慮或者攀比,但生活終究是自己過的,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才不容易失去初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