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網站6月11日發表題為《華盛頓已經與北京打過冷戰,那是一場災難》的文章,作者是哈佛大學貝爾弗科學和國際事務中心研究員格蘭特·戈盧佈。全文摘編如下:
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外交政策界的一場爭論死灰復燃,其焦點是: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發動類似“襲擊”,華盛頓將在多大程度上保衛該島。
美國國務卿佈林肯5月26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對華政策演講(法新社)
盡管拜登政府官員多次聲明,美國並未放棄對臺灣防務采取“戰略模糊”政策,但國務卿佈林肯明確表示:北京是美國引領的國際秩序的“最大挑戰者”,必須通過塑造其周邊的“戰略環境”來約束其全球行為。
拜登團隊犯瞭個錯誤,那就是把冷戰時期的美國遏制戰略作為處理與中國日益敵對的關系的手段。
事實上,華盛頓曾與北京打過冷戰——這對美國外交政策乃至整個東亞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在冷戰的頭25年左右,亞洲對美國決策者來說是個“浸透瞭鮮血”的麻煩。
哈裡·杜魯門總統在1950年授權對朝鮮半島展開軍事幹預。這引發瞭中國的軍事反應,從而導致瞭代價慘重的結果。
20世紀50年代,美國官員對中國采用瞭“核邊緣”戰術。這促使中國決策者下定決心形成自己的核威懾力量。
後來的越南戰爭更為可怕。戰爭結束時,美國領導人沒有實現任何目標。
由於擔心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擴大,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制造瞭一系列災難,而這一切都沒有推進美國的目標。
隨著美中關系近期惡化到幾十年來的最低點,美國此前與中國的冷戰歷史應該令決策者三思。華盛頓以往在東亞遏制北京的努力收效甚微,導致該地區遭到嚴重破壞。
在經歷數十年的挫折後,上一代美國“冷戰鬥士”終於明白,對中國采取軍事化手段隻會不斷以失敗告終。
按照當前軌跡,中美在太平洋地區的“大國競爭”將使該地區變得不那麼安全,更容易發生動蕩和沖突。拜登越來越強硬的顧問們必須認識到,冷戰不是成功的秘訣,而是災難的配方。
21世紀需要一個應對動蕩世界的新框架——全面外交與合作是個良好的開端。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