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丨鳳凰網國際主筆 侯逸超

編輯丨陳燭

核心提要:

1. 朱鋒認為,佈林肯訪華體現出中美關系在低谷的“積極態勢”,有三個表現細節:首先是此次會晤和前幾次中美外交高層的唇槍舌劍不同,雙方的官方通稿有更多務實積極的相似用詞。第二是佈林肯感受到瞭中方傳遞的一貫聲音——中美要重回健康、穩定、可管控的發展軌道,美方媒體采訪也展示出某種雙方可以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的希望。第三是美方官員也意識到中美要形成新的政治和社會共識,否則產生沖突,對兩國人民和世界都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2. 針對“美國沒誠意,沒必要見面”等聲音,朱鋒回應,美國確實存在嚴重的霸權心態、霸權利益和霸權主張,但外交是合作的藝術,事在人為,我們不能因此放棄對美工作。而且中美也在國際社會進行外交政策理念的立場競爭,在對美外交中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本策略,雖然不會在短期內獲得美方政策的戲劇性轉變,但可以展示中國中國聲音、提升中國國際力量。

3. 朱鋒認為,衡量佈林肯訪華的真正意義,就要看中美對話機制的重啟。此前中方被迫暫停部分中美對話機制,就是發出信號——美國必須真誠地面對中國,不能“符合美國利益的想談就談,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就不談”。中美並沒有在很多具體議題達成新的共識,但恰恰突出瞭對話機制的重要性。所以後續中美雙方的關註能否平等地、及時地在對話機制中恢復和延續,是判斷佈林肯訪華效果的標準。

4. 朱鋒認為,中美關系已經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但如果美國膽敢憑借霸權實力“打殘中國”,中國隻能全面反擊。要應對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第一是不能抱有幻想,第二是我們自己一定要增強自己的國傢實力,要經打、抗打、耐打。美國對華態度需要一個時間周期才會出現決定性變化,所以未來十年的中美關系最具有戰略性和歷史意義,在這樣的博弈中,我們不知要有決心,還要有智慧、眼光和能力。

6月19日下午,國傢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佈林肯。王毅、秦剛等參加會見。

《鳳凰大參考》:朱院長您好,您昨天提到在中美關系最低谷時佈林肯訪華是“一個積極的態勢”。我們今天也看到習近平主席會見佈林肯,能不能判斷說此訪應該是比預想要積極一些?

朱鋒: 對,我覺得這次佈林肯的訪問,從雙方官方的用詞,我覺得應該說是總體來說還是很積極的。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我覺得就是自拜登政府上臺,中美外交高層的見面也有過多次,從阿拉斯加到紐約聯合國大會,再到今年的維也納王毅和沙利文的會面,當時雙方措辭上可以說彼此唇槍舌劍的成分更多一點。 但這一次迄今為止雙方官方表態還是更多按照相似的節奏和用詞,強調中美重新恢復與對方交流的管道 ,避免誤判、管控分歧,並且探索重大國際問題的合作空間等等。這些用詞我覺得更加務實、更加積極。

第二個很重要的是,今天中美關系不管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瞭結構性的矛盾和對立,但是中國始終在向美國傳遞持續一貫的聲音,那就是中美要謀求重回健康、穩定和可管控的發展軌道,探求正確相處之道是中國處理與美國關系的基本原則和立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佈林肯的這次短暫北京訪問,也可以繼續感受到來自中方的這種強烈信息和責任。所以迄今為止美國國務院的表態,包括這個美國媒體的采訪,我覺得不僅總體上是務實積極,最重要的是還是在展示某種雙方可以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的希望

第三個,我覺得也很重要,那就是奢望中美關系短期內有實質性的改善是不現實的。但中美關系確實現在要形成新的政治和社會共識。其實在佈林肯來中國之前,美國總統副助理兼印度-太平洋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和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爾康達都談到瞭這些問題,那就是一個是要建立持續的對話管道,第二是避免誤判,第三是要進一步探討國際合作的空間。

所以,如果中美不能夠溝通去避免誤判和沖突,那對兩國人民和世界都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佈林肯。據新華社報道,雙方就中美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瞭全面、深入、坦誠和長時間的溝通。

《鳳凰大參考》:我們也註意到其實輿論場上還有一種聲音,很多人覺得美方缺乏改善中美關系的動力,而且每次都是“說一套做一套”,他們認為“中美官員沒必要見面”,或者說“這次訪問一點兒都不重要”,您怎麼樣回應這樣的聲音?

朱鋒: 我覺得這種聲音是有一定道理的,美國今天的中國政策背後具有強烈的霸權主義心態,和所謂美國例外論這種自以為是的價值選擇,另外美國現在中國政策背後也有國內政治的現實需要——越是分裂分化的美國,越需要做大中國威脅。

但是外交的本質就是尋找妥協與合作的藝術,所以不能因為美國人的霸權心態、霸權利益、霸權主張,我們就放棄對美工作,所以中國人相信這個事在人為。

另外很重要的是,即便是美國不可能輕易改變對中國的戰略打壓政策,但是中國在處理對美關系上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和原則,尋求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本策略,同樣也是中美在今天國際社會在各自的外交政策理念和主張上的一場競爭。所以盡管我們展示政策的連續性和持久不變的誠意,不可能短期內獲得美方政策的戲劇性轉變。但在今天的世界政治中的較量而言,這同樣是需要進一步展示中國聲音,提升中國力量重要場合和機會。

《鳳凰大參考》:我覺得您說得非常好,最近我也註意到很多媒體,比方新加坡《聯合早報》就在意中美之間的這種表述,包括在香格裡拉對話會上,其實很多國傢都察覺到美國的霸權主義傾向還是比較強一些。

另外我看瞭本次三場會面的通稿,一個感覺是沒有發佈很多具體議題,但在溝通機制上有很多的內容。那麼您認為這是否意味著中美之前因為“佩洛西竄臺”等幹擾而中斷的溝通機制正在恢復?比方說之前我們有“三項取消、五項暫停”,佈林肯訪華是不是意味著中美全面重啟溝通?

朱鋒: 對,我覺得這也是評價和衡量佈林肯中國之行真正意義所在。佈林肯也再三強調他要重開中美之間對話的管道。所以現在來看不管中美關系有多大的爭議,包括氣球事件這樣的沖擊,回過頭來講,中美關系作為世界上最重要、最復雜、最具有敏感性的雙邊關系,還是要重啟對話機制,進一步加強實際性的溝通和交流。

當地時間 2023 年 2 月 4 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美方武力襲擊中國民用無人飛艇。飛艇事件推遲瞭佈林肯的訪華行程。

所以這次雖然沒有就很多具體的話題拿出新的共識,這恰恰體現出今天中美關系的復雜性所在。所以包括前一段暫停這些溝通對話機制,我們本身也是在對美國發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就是我們願意溝通、願意對話、願意管控分歧、願意避免誤解。但美國必須真誠地面對中國,你同樣不能隻是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符合美國利益的你想談就談,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或者符合中國利益的,你美國不想談就不談。

所以我覺得這次衡量這次佈林肯對話的這個訪華的這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那就是後續的對話機制能否使得雙方的關註能夠平等的、及時的在對話中得以恢復和延續。

6月18日,秦剛外長與佈林肯在會面中握手。

《鳳凰大參考》:是的,我們也註意到一種分析,本次佈林肯訪華也有可能是在為年底的 APEC 峰會鋪路,您有沒有這方面的信息?

朱鋒: 我也相信這一點,包括拜登也明確表示,他也希望今年下半年和習主席再度舉行線下峰會。所以面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尖銳動蕩,中美兩國確實需要本著大國的責任和擔當來加強溝通和對話,加強各個層級的溝通和對話。

《鳳凰大參考》:我們還看到秦剛外長和佈林肯的會談的通稿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構建穩定、可預期和建設性的中美關系”,很多外媒評價其實這樣的表述是降低瞭中美關系的預期。

您也提到,中美關系已經發生瞭質變,沒有5到10年的時間就很難有這種實質性的改善。您是怎樣做出這樣的判斷的?我們也聽到過其他學者的觀點,可能從今往後20年到30年都是一個中美競爭比較激烈的時段,您怎麼看?

6月1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同佈林肯舉行會談。秦剛表示,雙方應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巴厘島會晤共識,推動中美關系止跌企穩,重回正軌。

朱鋒: 對,從總體上來說,毫無疑問中美關系已經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國際體系裡老大老二的關系永遠是最復雜、最具有爭議性、最具有沖突性的關系。 但問題是人類已經走到瞭 21 世紀的今天, 如果美國憑借自己的霸權地位和霸權實力,就是想要所謂的“打殘中國”,那中國隻能全面反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應對)現在中美關系的最重要的不確定性,首先是不能簡單的抱有幻想,第二個就是面對美國現在對華戰略打壓,我們一定要經打、抗打、耐打,真正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讓中國的國傢實力不斷走向新的高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同樣也不能簡單忽視大國關系中的結構性沖突。美國對中國的變臉,沒有一個時間周期不可能真正的有決定性的變化。

而從這個角度來講,中美關系未來10年同樣是最具有戰略性、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一種大國博弈。但是中美博弈不是簡單的口號,更不是簡單的決心。中美戰略博弈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智慧、眼光和能力。包括基辛格博士在100周歲生日時接受媒體采訪,他也警告兩國包括國際社會,未來10 年中美關系將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義。

《鳳凰大參考》:謝謝朱院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