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道 烏幹達《新景報》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對全球南方的意義》的文章,作者是烏幹達發展觀察中心研究員伊斯拉埃爾·穆希。全文摘編如下:

  自198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發展權利宣言》以來,中國始終支持將發展權作為首要權利。

  這意味著人民隻有在生活富足和國傢發展的前提下,才最有可能享有人權。

  當今全球南方的許多問題,如饑荒、貧困、政治動蕩、流行病等,都與國傢發展不足有關。南方國傢缺乏推動全面發展所需的技術、制度、專業知識和資金。

  因此,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2021年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是朝著解決大部分南方國傢所面臨問題邁出的可喜一步。中國呼籲重新關註可持續發展。

  通過將全球發展倡議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掛鉤,中國表現出瞭與現有機構合作、推動重大變革的意願。

  這也非常符合北京互利共贏的原則。全球發展倡議倡導對發展問題“再聚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再承諾”、對全球夥伴關系“再提振”、對國際發展合作“再激活”。

  該倡議的項目由中國國傢國際發展合作署在中國外交部的協助下進行協調。

  對中國來說,全球發展倡議代表瞭它與廣大發展中國傢之間的兄弟情誼和團結精神。

  因此,全球發展倡議體現瞭中國對全球南方的善意,而這些國傢必然會對這一善意的倡議表現出信任,因為它對所有參與者都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希望通過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創新項目投資。創新和技術進步可以幫助發展中經濟體獲得更高的經濟地位。

  在全球南方,缺乏技術仍是一大難題,這意味著它們缺少與發達國傢競爭所必需的工具。

  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最具創新力的前50個國傢幾乎都是發達國傢或半發達國傢,而排名靠後的大多是低收入、欠發達國傢。

  這一數據表明,全球技術領域存在明顯的南北差距。全球發展倡議尋求縮小這一差距。

  發展中國傢在金融、工業、農業和教育等很多領域與發達國傢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

  此外,世界銀行2019年一份關於非洲減貧的報告顯示,技術落後對非洲造成瞭顯著的增長制約,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90%的貧困人口將集中在非洲。

  我認為,全球發展倡議有助於反駁很多類似的非洲末日預言。在中國的領導下,金磚國傢正致力於共同迎接創新挑戰。

  此外,中國還倡導建立金磚國傢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創新基地、金磚國傢數字經濟夥伴關系框架和金磚國傢職業教育聯盟。

  這一切都是為瞭推動人類未來的創造力進步。

  全球發展倡議還尋求推動各國在發展項目融資、保護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加強國際合作。

  發展中國傢一直難以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原因很簡單,它們缺少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力資源和財政能力。

  全球發展倡議展示瞭中國對這些挑戰的理解及其推動國際社會重新關註這些挑戰的意願。

  中國一直強調要為貧困國傢創造能夠繁榮發展的沃土。它主張采取諸如減免債務和發展援助等幹預措施,消除全球發展中的不平衡和障礙。

  總之,全球發展倡議的意義不容低估。我們生活在一個嚴重不平等的世界,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全球南方的領導人面臨著艱巨的任務。那就是堅定不移地追求發展,跟上世界其他國傢的步伐。

  中國願意支持這一努力,這一點無可辯駁。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和其他一些計劃都表明瞭中國對世界其他國傢的善意。

  未來可能並不確定,但國際合作可以讓人類不至於失去希望。這就是全球發展倡議對全球南方的意義。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