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士來華的政策推動下,外籍人士中國行持續升溫。圖為來自瑞士的遊客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前合影。\新華社

  綜合報道: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15日在北京開幕,獲得國際社會高度關註。多國政治觀察人士和媒體高度評價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期待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帶來合作共贏新機遇,為其他國傢探索發展道路提供新借鑒,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新貢獻。

  英國BBC指出,三中全會在中共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瞭改革開放,此後歷屆三中全會大多聚焦經濟改革,對中國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點贊中國自主創新

  國際社會熱切期待本屆三中全會,因為它將決定未來數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先方向,對全球經濟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影響。深化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領域成為外媒在本屆三中全會上最為關註的焦點議題。

  著有《社會主義中國的成功》一書的巴西巴中關系顧問、公共政策學者米爾頓.波馬爾認為,中國近年來在各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瞭科技創新能力,匯聚瞭經濟增長動能,有效助力高質量發展。“中國繼續深化改革的道路是正確的。就像你騎自行車,要前進,就必須繼續踩好踏板。我期待看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舉措,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縱觀國際輿論,“新質生產力”是被提及最多的高頻詞之一。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指出,新質生產力“已成為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中心,中國正轉向重視質量勝過數量的增長模式,並強調自主創新以推動經濟轉型,實現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未來產業的加速發展”。

  經濟學人智庫分析認為,中國加大力度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助於中國鞏固供應鏈,抵禦外部沖擊,並減輕西方收緊出口管制的影響。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教授霍華德.弗倫奇近日在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提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時感慨,改革開放開啟的中國經濟騰飛“是對全人類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可以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相提並論,是過去一千年中最具影響力的現象之一”。

  俄羅斯聯邦外交部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伊戈爾.傑尼索夫認為,在東西方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和技術戰等造成全球不確定性的條件下,中國顯然正在尋求制定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戰略,包括使貿易夥伴多元化、加強技術自主性以及在新的集約型增長模式下釋放內部增長點的潛力。

  外國遊客切身感受中國魅力

  外媒註意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就是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生動案例。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中國電動汽車由於性能出色、經濟實惠等原因,市場銷量持續增長,相比其他國傢電動汽車優勢明顯。電動汽車供應鏈企業、比利時材料高科技企業優美科公司CEO馬蒂亞斯.米德賴希接受該報采訪時強調,中國電動汽車足夠好,提供瞭市場真正需要的東西,能夠吸引消費者。

  大批國際友人走進中國,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讓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被更多人看到。來自美國的博主“保保熊”在視頻中用“好city啊”來形容上海的現代化與繁華,其發佈的視頻吸引瞭超過400萬網友觀看,也讓“city不city”“好city啊”等表達很快成為國內外網友掛在嘴邊的流行語。

  外媒關註焦點議題

圖:外國遊客遊覽西藏拉薩八廓街。\中新社

  深化改革

  財政改革

  分析人士預計,本屆三中全會擬為地方政府開辟新的收入來源。中央政府可能會加大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可能會通過發行長期債券借款,增加與地方政府的債務互換,以降低融資成本。

  稅制改革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領域是中國的消費稅。分析人士認為,讓地方政府共享這部分消費稅收入可能有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同時激勵地方政府集中精力刺激消費。

  社會改革

  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等全球廣泛存在的難題,有關延遲退休等議題或將成為主要討論內容。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加強對農民和農民工等低收入群體的公共政策支持,以及擴大社會安全網和壯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或將成為重點。

  新質生產力

  分析人士預計,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等高科技行業,這標志著中國正努力擺脫房地產行業等傳統增長動力。

  “全國統一大市場”

  中央提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概念,希望減少各省份之間的地方保護主義。匯豐環球研究經濟學傢認為,政策制定者可以尋求加強制定標準,推動區域經濟之間的合作。

  房地產市場

  重申增加保障性住房和確保人們買得起房,並討論中央政府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購買存量房的可能性。

  外媒盛贊中國發展成就

圖:來自意大利的遊客在北京天壇公園體驗太極拳後合影留念。\新華社

  新加坡《聯合早報》

  環顧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傢能夠像當今中國這樣,以一種說到做到、隻爭朝夕的方式全面推進改革進程。

  美國《新聞周刊》

  中國僅用20年時間就建成世界最龐大的高速鐵路網。中國致力於打造一個密集、連通的網絡,勃勃雄心不曾改變。中國政府能夠迅速為重大項目調集大量資源,這是一種“制度優勢”。

  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2024年的綠色能源投資將超過歐洲和美國。中國在光伏技術、電池、新能源汽車和遠距離超高壓輸電等領域的綠色能源投資,率先達到瞭真正開始改變整個經濟格局的規模。

  德國《明鏡》周刊

  德國研究型製藥企業協會的報告稱,自2022年以來,幾乎每兩項國際專利申請中就有一項來自中國。中國已迅速成為高科技中心,這種發展在近代經濟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BBC

  三中全會在中共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瞭改革開放,此後歷屆三中全會大多聚焦經濟改革,對中國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