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汽車科技(簡稱“知行科技”)12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港股自動駕駛第一股”,可謂是內地智能汽車行業近期最有意思的事情。

  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是域控制器。這是當下電動、智能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可以理解為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的“大腦”。

  “智能駕駛”是一個比自動駕駛更大的概念,它包括自動駕駛和高級輔助駕駛,內地產業鏈上的主要玩傢包括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類似知行科技的諸多軟硬件解決方案科技公司,和一些智能駕駛需要用到的新型零部件供應商等。知行科技的上市僅是內地智能汽車產業鏈走向香港資本市場的第一步。

  12月21日,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及其旗下公司控股的星紀魅族集團,被爆計劃最快2024年第二季度赴港上市。官網顯示,星紀魅族是一傢跨界融合的智能終端平臺公司,其業務涉及的范圍包括智能電動汽車、智能手機、XR技術、自研操作系統等。

  另外,總部位於深圳的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也極有可能在香港上市。作為從業者,筆者還知道產業鏈上一些其他公司,也在認真研究香港IPO這一個選擇。

  簡而言之,對於內地智能駕駛產業鏈企業來講,赴港上市已經從幾年前的幾乎不考慮變成現實的選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港股對這批企業到底提供瞭什麼樣的價值?

  一個常見的說法是港股由於監管較松、流程更透明可控,因此對於這批公司來說是一個可以快速實現IPO、從而對投資者有所交代的較容易選擇,哪怕估值偏低且市值不一定好看。但經過與產業鏈企業和港股投資者的交流後,筆者認為這樣的說法是片面的。正在經歷投資者結構性調整和估值體系重構的香港資本市場,可以對這批智能汽車產業鏈公司提供長遠的價值。

  首先,港股確實是比納斯達克、內地市場更容易的選擇。美股曾是中國智能駕駛產業鏈公司海外上市首選,因為估值更高、投資者更看重長遠技術價值,但由政治和監管原因,赴美國IPO變得比過去更困難。

  而內地股市由於監管嚴、流程比港股更不可控,且科創板今年夏天對企業利潤提出瞭新要求,上市變得比以往困難,導致許多科技公司處於觀望狀態。但企業選擇香港絕非僅僅因為更容易實現IPO,香港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香港市場近年正在經歷投資者結構調整,隨之而來的是估值體系的重構。換句話說,隨著外資撤離,中資湧入和占比提升,企業IPO估值決定權也在變化。前段時間一傢智能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赴港進行Pre-IPO融資時,就接觸瞭不少來自內地的資本。

  香港資本市場的整體定位也在發生變化。過去以地產、銀行為主的“舊經濟”,正在把“領土”讓給包括內地IT公司、未有盈利的醫藥企業等新勢力。與以往相比,現在的香港對於內地民營創新企業來說是一個更友好的市場。

  以上雙重因素疊加,未來港股投資者對包括智能駕駛產業鏈企業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給出的估值可能會提升。

  吸引東盟中東等海外投資者

  另外,香港市場較內地仍有更多外資,特別是非美國投資者。在美國資本投資中國智能駕駛產業鏈公司受限的情況下,其他海外投資者(例如來自中東的資金)對這些企業表現出瞭濃厚的興趣,並拿出瞭實際行動。短短一兩年內,包括蔚來、高合、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在內的造車新勢力和自動駕駛科技公司都紛紛拿到來自中東的大筆投資。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小巴更獲得新加坡和阿聯酋的自動駕駛牌照。

  選擇香港IPO對於內地智能駕駛產業鏈公司來說,無疑更容易獲得海外投資者的關註和青睞,這也是香港市場的優勢之一。

  在“自動駕駛第一股”知行科技之前,港股從2021年中起便已經吸引瞭包括小鵬、理想、蔚來在內的內地智能、新能源汽車新勢力代表企業來投,紛紛繼美股後在港再次上市。

  盡管他們在港股的表現和目前的大盤一樣不盡如人意,但隨著投資者結構、估值體系的重構,加之香港這一亞洲老牌金融中心對亞洲等外資一直以來的吸引力,期待愈來愈多的智能駕駛產業鏈企業來港IPO後,整體表現得以提升。更希望無論是投資者、企業,還是關註這一趨勢的人,都認識到香港資本市場能給中國智能汽車行業提供的真正價值。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