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電競產業發展落後,選手不足為其中一個因素。\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數年前,香港的電競行業發展剛剛起步,特區政府原本也開始給予更多支援,但一場世紀疫癥橫掃全球,令本港電競行業的發展膠著。隨著疫情結束,電競市場可望雨後春筍般逢勃發展,加上今年杭州亞運會首次把電競納入為正式的競賽項目,定必為市場帶來一番新景象。

  不過,大眾一般認為電競與“打機”無異,認定電競沒前途。事實上,青年在參與電競而一夜致富的例子,大有人在。例如由Epic Games開發的線上競技遊戲《Fortnite(堡壘之夜)》,於2019年舉行為期10周的電競賽,當時年僅16歲的北美電競組織Sentinels旗下職業選手Bugha(原名Kyle Giersdorf),以一敵百,最終奪冠,獨得獎金高達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

  另外,美國電競紅人Ninja(Richard Tyler Blevins)自2011年開始為電競遊戲直播及進行旁述,一次與加拿大饒舌歌手Drake在《Fortnite》較量,在遊戲影音串流平臺Twitch成功吸引超過60萬人觀看。Ninja在電競界的名氣,甚至吸引Adidas Original與其簽約,令他成為品牌第一位合作的電競玩傢。據統計,Ninja在YouTube直播頻道每月收入可高達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

  電競並非單純“打機”,更多講求腦力、手腳協調等,除瞭個人應戰技巧,亦很需要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援,以協助電競產業在港發展優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