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寄語年輕人:“千萬不要扭曲自己數十年人生!”筆者對此十分欣賞,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特區政府的確應該要傳遞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觀念。近年來,不少人為瞭申請公屋放棄瞭工作上的晉升機會,人生理想就是為瞭搬入公屋居住?

  筆者認為一些人在認知上出現瞭嚴重的問題,港人昔日的卓越競爭力正嚴重地流失。很多人為申請公屋埋葬自己的前途,年輕人沒有急切需要卻一到18歲就申請,其實是稀釋瞭剛需人士的上樓機會。這種思想是令港人互相擠踏,而且不思進取。

  筆者亦是出身徙置區的貧苦傢庭,資助房屋是不少人享受過的社會福利,公屋是有過渡性的,不是住戶的“永久資產”。享受過公屋的人是有責任在傢庭環境改善之後,盡快搬出讓其他有需要的人士使用。公屋雖然可以容許終身居住,但亦不可因此而抹去其過渡性的本質,否則任何對公屋住戶收入或資產已超越入住資格的過分包容,也是對正在輪候公屋人士的不公平。這點特區政府在行政上亦是有模糊的,一些公屋豪宅化也是大錯特錯,住得過分理想化其實是與公屋的過渡性有沖突,而且試問一個轉流量低的公屋,變相成為小部分人的資產,受惠的人是很少的,公屋的實際效益反而是很低的。

  轉流率長期低迷

  筆者是投資專傢,在理財角度來說,公屋每年攀升的營運成本是令特區政府蝕本的開支,多年低迷的轉流率令公屋冗贅,對財務欠佳的香港政府來說並不是明智之舉。而打算住公屋可以享受一輩子的人亦是危險的,因為財務欠佳最終都難免削減一些過分的支出,以及令公屋申請要求日益嚴謹。大傢共同去耕耘做好香港環境才是上策。

  但話說回頭,特區政府有責任完善房屋政策,令公屋人士可以上遊置業。特區政府要趕快實行已經公佈的“延長資助出售單位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另外,也要趁樓市仍表現淡靜,掌握機會在合適時候重推“置業資助貸款計劃”,讓合資格的真正首次置業者可以得到免息的首期貸款或不用償還的供樓津貼。有瞭充分的上車機會才可真正令公屋富戶上遊置業,活化公屋轉流率。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