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首8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傢進出口總額近十三萬億元,占進出口總值逾四成六。
全球化已經從過去順風順水的模式,轉變為現在風高浪急的模式,要走出過去的瓶頸,應對現在的挑戰,最好的方向仍然是全身心地投入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數字經濟是人類共同的未來,在這兩個維度上,中國貿易可以做出兩項重要的工作。第一,從宏觀著眼,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特別是“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進展。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倡議為地區經濟增長做出瞭貢獻,同時也為中國貿易增長提供瞭新的增長極。第二,從微觀著手,細致地去做順勢而為的事。
在過去十年中,“一帶一路”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區域經濟的變化,以及全球化的推進做出瞭積極貢獻。“一帶一路”倡議改變著整個沿線地區的經濟生態,同時也優化瞭區域內貿易進行的基礎條件,明顯地帶來瞭全局性的增長效應。
提升基建品質 降低貿易成本
首先,“一帶一路”相關國傢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自從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經過十年發展,中國已經與152個國傢、32個國際組織簽署瞭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據中國海關統計,2013至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傢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7.9%,是同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復合年均增長率4.7%的1.7倍。2023年1至8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傢進出口總額達12.62萬億元、同比增長3.6%,高出整體增速3.7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值的46.6%。
其次,“一帶一路”推動瞭沿線國傢基建品質的增長。中國在基建領域擁有非常成熟的經驗做法和微觀實力,能夠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傢有效提升基建品質,這種質量的提升可以從四個維度提振整個區域貿易開展。一是基建服務自由化和便捷化能夠直接和間接地降低貿易活動中的資訊成本;二是基建的完善會顯著節省物流時間的成本;三是基建品質的提升可以降低貨物及貿易運輸過程中額外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四是基建便利化將增強貿易國之間經濟聯動性和緊密性。
實證研究結果顯示,2014至2022年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基建綜合品質增長瞭2.5個百分點,帶動沿線雙邊貿易成本下降0.55個百分點,分別提升沿線內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以及發展中經濟體GDP增速0.50、0.41和0.61個百分點左右。
不僅如此,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成本降低時,對不同區域的GDP增速產生影響。根據模型擬合結果顯示,當中國與“一帶一路”協議內國傢和地區雙邊貿易成本降低0.2個百分點時,東亞、東南亞(GDP增速將提高0.08個百分點)以及非洲南部國傢(GDP增速將提高0.07個百分點)將是貿易成本下降後的最大受益地區(見圖)。
對於中國來說,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強化雙邊貿易合作,貿易成本降低對經濟增速的推動作用顯著。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傢雙邊貿易成本平均降低0.2個百分點,中國GDP增速將增長0.2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結合貿易成本降低對沿線國傢經濟增速的提振,“一帶一路”倡議不僅不會加劇沿線國傢的債務風險,而且長期將有利於提高沿線國傢的償債能力。基於2022年的數據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傢或地區對中國債務占其GDP的平均值約為2%,低於60%的國際債務警戒線。當前,與中國合作的國傢和地區中,沒有任何國傢對中國的外債負擔超過30%。實證結果也發現,“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傢債務增長的影響並不顯著。
升級數字經濟 賦能境內外客戶
2023年以來,宏觀表現承壓明顯,但從微觀調研中卻明顯感受到中國外貿企業百折不撓的抗壓韌性和目光朝前的創新精神,借力數字經濟的突破與發展,中國貿易正發生由微觀到宏觀的漸次變革。
短期來看,出口企業面臨風險多元化挑戰,風險防禦復雜度顯著上升。一是供應鏈成本上升。被調研企業反映,疫情前後運費價格上行區間為5至10倍,弱化瞭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二是全球合規性風險正在上升。由於地緣摩擦加劇,主要進出口大國圍繞國際貿易法進一步細化瞭新的標準和要求。在高技術領域,美國和歐元區在進口產品專利權的審查上更加細致。三是企業供應鏈管理風險加劇。被調研出口商普遍反映,過去的供應鏈風險主要集中在庫存管理,近年來供應鏈風險受到供給側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同時,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有所提高,可能會遇到的延誤、損壞、丟失等問題愈發嚴重。四是融資難問題仍是長期性挑戰。企業規模比較小、不確定性比較大使得融資難問題較為普遍。相比上述其他挑戰,長期的業務累積和營商關系使得出口商有能力尋找到傳統貸款以外的其他融資管道。
長期來看,通過數字經濟賦能出口企業,針對自身業務實現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交叉應用,實現自身轉型升級逐漸成為發展共識。例如,利用區塊鏈服務幫助下遊客戶跟蹤產品的整個供應鏈,一傢水果出口商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記錄柑橘、葡萄柚從采摘到出口的全過程,確保所有的貿易環節都是安全和可持續的。買傢可以驗證產品的來源和品質,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產品透明度。再如,利用生成式AI創建產品的虛擬樣本或模型,一間傢具出口商在大規模生產訂單到來之前,通過生成式AI創建產品的虛擬樣本或模型,再基於AI樣本創建3D列印的樣品模型,允許買傢在購買前預覽產品。這樣可以有效節省物流成本,並減少因樣品不符預期而可能產生的退貨。
除瞭微觀層面出口企業努力擁抱數字經濟大潮流,數字經濟對中國貿易的賦能還可以在制度層面進行更深一步的改進,幫助企業有效降低貿易成本。學術研究表明,落後且低效的制度支持,將提高貿易商的進出口成本。相關統計和實證研究顯示,制度支持越強的國傢,雙邊貿易額的提升將越顯著。當出口國的制度品質每提升1個單位,雙邊貿易額將提升1.1個百分點;當進口國的制度品質每提升1個單位,雙邊貿易額將提升0.5個百分點。這樣的制度支持包括:政策便利和支持力度、政策的穩定性和透明性、法制層面產權保護力度、司法完善情況和社會治安、服務便利性、通關支持、交通便利、支付便利和英語普及等各個層面。
另外,出口商高度認同制度支持(尤其是服務便利)對貿易成本的影響十分顯著。事實上,中國的數位化服務建設已非常健全,但境外客戶的體驗相比境內客戶仍有不足,例如,在入境簽證審批、銀行卡支付、國內生活軟體應用、私人交通出行等方面,這意味著相關領域的帕累托改進尚有空間。因此,進一步升級數字經濟向境內外客戶全面賦能,提升制度性服務便利,幫助企業更好實現數字經濟轉型將是中國實現國內國際雙回圈相互促進的重要途徑之一。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