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程度不斷提升,鞏固香港綠色債券募集和交易中心地位。
極端天氣頻頻湧現,全民減碳刻不容緩。有助應對氣候轉型的綠色金融,其重要性也與日俱增。香港作為亞洲區內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在綠色金融領域可謂得天獨厚。
金融界人士表示,亞洲區和中國未來30年對氣候投資和3060雙碳目標所投放的綠色資金,預計分別達到66萬億美元和100萬億元人民幣,而香港可望發揮自身優勢,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的“綠色超級聯系人”。針對本港推動綠色金融的三大挑戰,即“標準、數據、人才”,本港業界亦正通過多舉措積極應對,如成立跨機構督導小組研究本港綠色基準等。\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
面對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機遇,代表金融界的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依托完善的法律制度、成熟的資本市場、完備的基礎設施以及豐富的金融產品體系,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服務半徑”延伸至內地,包括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傢乃至全球范圍,力爭為國際發行人提供包括綠色資金、技術支援、綠色項目審查與認證、法律咨詢等在內的“集成式”專業服務。
可持續債券爆發式增長
在中央政府的“雙碳”發展策略下,中國可持續類別債券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陳振英表示,2022年內地合計發行“投向綠”債券1.7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2.8%。隨著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程度不斷提升,他認為進一步鞏固瞭香港綠色債券募集和交易中心的地位。以深圳市政府為例,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連續三年在香港發行地方政府債,當中包括規模可觀的綠債、藍債和社會責任債券,募集資金用於推進深圳市綠色、循環和低碳發展等。此外,海南省政府亦在港發行綠色和藍色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海洋經濟及海洋保護項目,上述例子充分彰顯香港作為區內資金融通樞紐的角色。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月引述一項統計數字表示,2022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達到805億美元(約6300億港元),較2021年增長超過40%。對於香港債券市場蓬勃發展,他認為原因是香港擁有由安排銀行、投資者,到法律顧問、會計師,以及其他專業服務機構組成的完整生態圈,可為發行人提供一站式服務,“是發行債券和其他相關產品的首選平臺”。
金管局:集中社會各界力量解決
綠色金融既是大勢所趨,又意味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陳維民最近曾指出,香港在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方面也面對一些挑戰,他歸納為“標準、數據、人才”三項。陳維民認為這些挑戰不能單靠金融機構解決,而是需要集中社會各界力量合力解決。
針對缺乏統一綠色標準的痛點,在2020年成立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同意參考中國和歐盟標準的共通綠色分類目錄,並以此為基礎,研究建立可以供香港市場采用的綠色分類框架,為香港金融業界提供一套綠色基準。
此外,小組也成立跨界別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重點針對綠色人才庫和數據收集分析,研究切實可行方案,並付諸實行。去年12月,政府宣佈推出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冀透過資助合資格人士參加培訓,擴大本地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人才儲備,以支持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