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到2月中旬,北向資金買入A股的迫切程度令市場始料不及。
從資金動向上看,數據顯示,本月前20天,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超過瞭226億元,剛剛過去的1月,北向資金凈流入金額達到瞭1412億元,達到歷史單月凈流入最高值。目前,今年以來外資流入A股的資金量已經超過瞭1600億元。
拉長時間看,自2022年11月7日以來,北向資金已經連續14周凈流入A股,其中,2023年1月16日至1月20日是凈流入A股最多的一周,金額達到485.16億元。
雖然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由於市場短期震蕩調整等因素影響,北向資金的流入有所放緩,但從整體形勢上看,北向資金成為近期A股市場的重要增量。
北向資金指的是從香港資本市場流入A股市場資金,這其中大部分的組成是國際資本。北向資金通常被視為國際資本配置A股的風向標,擅長挖掘價值成長股。事實上,北向資金持續流入,表明資金對未來的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較為樂觀。
北向資金的流入為什麼廣受關註?
和大部分的中國A股投資者相比,北向資金更多的來自國際投資者,他們更具全球視野,能夠從全球資產市場的波動中尋找並預測中國A股市場的估值變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傢楊德龍表示,“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也就是說,經濟恢復是股市走強、資本市場活躍的基礎。仔細分析目前北上資金在中國A股市場買入的股票,排名前20位的,基本都是各行業的優質龍頭企業,這也充分體現瞭他們的投資理念——註重企業的基本面、註重長期投資、盡量忽略短期的非理性市場波動。
超配中國資產為何成共識?
國內外的經濟周期處於不同階段,海外與國內經濟形勢有著明顯差異,是目前北向資金大幅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目前海外經濟下行,衰退預期盡管小有波動,但是整體走弱趨勢不變;而反觀中國,經濟復蘇預期強化,這源於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見效、對多個行業的政策支持加碼。此外,中國持續積極對外開放的多項舉措,也推動國內經濟回穩向上。
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3年1月金融統計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1月信貸增長如期實現“開門紅”,總量與結構雙雙好轉,社融增量規模顯著回升。特別值得關註的是,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同比多增9227億元。
魏偉認為,國內外的貨幣周期的變化,是北向資金流入的又一個支撐因素。當前,美聯儲仍處於加息周期當中,近期的通脹數據也帶來瞭預期的波動;而國內從去年到今年,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因此,國內外權益市場的表現大有不同,資金會自然而然去追逐更為確定的增長。
此外,隨著全面註冊制實施,中國A股將為投資者提供更為多元化的投資標的,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細分領域選擇。這對尋求全球資產配置,達到分散投資風險、實現資產增值目的的北上資金來說,將提供更多機遇,甚至帶來超額收益,這也是近期出現北上資金持續凈流入的原因之一。
北向資金喜歡買什麼?
根據平安證券研究所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非銀行金融、食品飲料、電子、銀行。北向資金持倉市值方面來看,截至目前,北向資金持倉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兩大行業的市值均超3000億元,醫藥生物持倉市值超2000億元,銀行、傢電等超1000億元。北向資金重倉持有的行業也正是其重點加倉的行業。
高盛在2月20日最新發佈的策略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復蘇有助企業利潤的增加,預計中國股票面臨新的上漲驅動力,到年底前還有超兩成的上升空間。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表示,MSCI中國指數有可能在2023年底前達到85點,較當前水平再上漲約24%。
高盛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將通過國內需求、國際旅行需求和大宗商品需求三個渠道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直接的積極影響;中國對外服務需求逐漸復蘇,尤其是出境旅遊,將提振出遊目的國經濟;此外,中國經濟加快恢復或提振國際大宗商品需求和價格。中國股市的重點會逐漸從重新開放轉向經濟復蘇,潛在漲幅的驅動因素可能從多重擴張轉向盈利增長。增長動力主要向消費經濟傾斜。
北向資金強勢流入,會給A股帶來沖擊嗎?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總經理謝亞軒表示,截至2022年末,外資持有中國A股市值占比約為4.8%,也就是說,中國A股的主要投資者仍舊是境內各類投資者。在此前,國際投資者對於A股的配置整體處於低配狀態,目前中國經濟回穩向好,進一步增加配置是大勢所趨。此外,從歷史數據上看,北向資金的投資更為註重長期價值投資,進行跨周期、多元化的資產配置,能夠對A股市場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躍文告訴記者,2020年以來,外資單日凈買入和凈賣出中國A股最大值僅2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占市場成交額最高僅2%,而且這些交易是眾多的境外機構和投資者,根據各自不同的估值模型進行獨立判斷後做出的決定,交易高度分散,並不具有行動上的一致性。因此,不具備對A股帶來沖擊的先決條件。
與此同時,值得註意的是,就像硬幣有兩面,投資機會也永遠與風險並存。當前,包括全球地緣政治沖突等各類“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時有發生,不確定因素也都有可能對A股的走勢產生影響。事實上,海外多個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海外資金的流動性等,也仍有可能間接傳導到國內,對A股帶來擾動。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仍要綜合考慮國內外多重因素,將分析重點放在相關行業產業與個股的基本面上,不盲目追漲殺跌,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
北向資金流入能持續嗎?
事實上,決定資金是否會持續流入的原因,主要在於資產的安全性和長期的回報預期。
摩根士丹利證券在最新的中國宏觀經濟和股票策略研報中,將中國2023年GDP增速預測進一步上調0.3個百分點至5.7%。報告稱,2023年將是中國股票領跑全球市場的一年。包括多項經濟刺激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外圍不穩定因素改善等多個關鍵因素的持續改善,支持摩根士丹利對中國的進一步看漲。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基於目前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匯率,以及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對全球投資者來說,目前配置人民幣計價的中國資產非常重要。核心資產是投資人有強烈意願長期持有,而且對這些資產的安全性和長期的回報率都有較好預期。在中國股票投資的框架裡,核心資產在中長期有非常好的成長性,在投資回報上可以跑贏大盤。更重要的是,這些板塊和投資機遇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相輔相成。
(總臺記者 張勤 劉穎 董彬)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