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能源政策的理解可分為三點:一是關註重要能源,二是推廣新能源,三是節能。

  2023年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經濟目標如何設定?宏觀政策如何部署?哪些工作任務值得關註?以下試作解讀。

  GDP目標增速5%左右

  增長目標下調。今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增速5%左右,較去年5.5%左右下調0.5個百分點。基於過去的疫情擾動使得穩增長壓力增加,目標下調也體現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考慮到去年基數較低,5%目標增速大概率能夠實現,預計今年GDP增速或在5%到5.5%之間。

  但是增長目標下調並非意味著發展要求降低,而是更加強調“高質量”。對於總量政策,報告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通脹目標持平,關註服務業再通脹壓力。2023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速目標3%左右,與去年持平。從海外看,2023年,“通脹”仍然是需要重點關註的一大變量,仍可能會對全球政策和資產構成重大影響。對於國內,疫情以來,國內服務業在供給端面臨收縮問題。而在防疫政策優化後,需求邊際回升,所以服務業再通脹壓力需要警惕。

  赤字上調 “加力提效”

  赤字上調,財政更積極。對於財政政策的表述,從去年的“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調整為今年的“加力提效”。2023年財政赤字率擬按3%安排,比2022年提高0.2個百分點,那麼相應的赤字規模3.8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22年增加5100億元。今年赤字上調,反映瞭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但是考慮到去年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因此狹義財政的擴張力度相對適度。

  減稅規模或將回落。值得關註的是,報告提出“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去年減稅降費目標2.5萬億元,實際達到4.2萬億元。預期今年減稅規模或將回落,主要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打好組合拳。

  財政發力仍需依靠廣義財政。今年擬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比2022年增加1500億元。1月財政部表示,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要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根據各地2023年的財政預算草案,今年提前下達的新增專項債額度為2.19萬億元,相比去年提前下達的1.46萬億元增長50%。今年專項債的發行節奏前置或將延續,通過快發快用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為重要項目的落地提供資金支持,但整體上更加註重高質量基建項目的投資。

  對於支出結構,相信會是有保有壓。基建、衛生健康、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科學技術等轉型升級領域,仍會是財政支出的重點。

  貨幣 “精準有力”

  對於貨幣政策的表述,從去年的“靈活適度”調整為今年的“精準有力”。報告強調,“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總量寬松空間有限,逆回購、MLF政策利率調整的可能性比較低,5年LPR和房貸利率或進一步調整,存款基準利率也有降息空間。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更多依靠結構化工具,以此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房地產保優質供給

  關於房地產政策,在供給端,報告強調“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供給端的調整主要是解救優質供給,而其他的供給可能面臨出清風險。在需求端,報告強調“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這意味著,在需求端不再是強刺激,而是調整之前的限制政策,釋放有效需求。

  去年以來,房地產銷售延續分化趨勢: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積已經回到近年同期均值水平(大概率是去年四季度積壓的消費需求的集中釋放),而小城市的成交仍然偏低。我們認為,房地產要見底或需要看到兩個條件:一是大城市的地產政策明顯放松。二是小城市的房價回歸理性水平。此外,考慮到穩定房地產市場,房貸利率有下調需求,這其中不僅僅是針對增量房貸,調降存量房貸利率的時機也已經成熟。

  消費是重點 投資靠內生動力

  報告列出今年的八項工作重點,其中“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位居首位。一方面,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在消費領域,汽車、傢電、餐飲、傢居被稱為“四大金剛”,這四大類占社零總額1/4左右,所以穩定大宗消費主要集中在這些領域。我們認為,穩定新車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繼續擴大二手車流通、暢通汽車報廢更新或是今年促汽車消費的方向。此外,推進綠色智能傢電下鄉和以舊換新,促進傢電傢居消費。

  另一方面,在投資領域報告強調“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傢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為瞭實現高質量發展,投資也不再走強刺激的老路。更多依靠“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對於投資方向,報告明確,“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產業政策 發展和安全並舉

  產業政策仍然要“發展和安全並舉”。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中國產業向著高端、綠色方向發展中也更加強調“安全”,著力推進產業鏈薄弱環節。這主要體現在兩大領域:在制造業,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於發展方向,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雙碳”仍然會持續推進,並對能源產業影響較大。對於能源政策的理解,可以從三條線索出發。一是關註重要能源。“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二是推廣新能源。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三是節能。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此外,在互聯網領域,延續積極信號。報告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對於科技政策,報告強調“完善新型舉國體制”。一方面,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另一方面,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其他經濟任務 哪些值得關註?

  在穩外貿方面,“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等高標準經貿協議”,“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

  在防風險方面,要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一方面,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另一方面,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在民生方面,主要聚焦四個領域:一是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二是醫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三是人口,“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全面貫徹總體國傢安全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四是就業,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