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日消息(記者 嶽玥)截至2023年2月28日,科創板507傢公司悉數披露2022年業績,科創板公司業績穩中有升,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七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2022年度業績的披露,對於科創板來說,市場感受到的一個最為關鍵的事實,就是“突破”!開板僅3年半時間,科創板即完成瞭上市公司破500傢、營業收入破萬億、凈利潤破千億、預計全年研發支出破千億的四個“突破”。

  納斯達克大中華業務開發副總監陳淑敏認為,與主板和創業板相比,科創板的表現非常突出。2022年科創版融資幅度比主板高,其年增長速度則是創業板的兩倍。

  更多市場人士認為,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形勢下,科創板公司年度成績單殊為不易,充分展現瞭我國科技創新企業的活力與韌性。

  四個“突破”

  時至今日,科創板開板3年半時間,上市公司突破500傢,營收、凈利潤、研發支出分別突破10000億元、1000億元、1000億元。

  “從一個國際的金融機構和投行來看中國資本市場,科創板無疑是一個極為正向的訊號。2022年科創板的表現非常亮眼的,而且與主板和創業板相比業績亦非常突出。”納斯達克陳淑敏表示。

  據普華永道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A股IPO融資額位居全球股市之首,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成為A股IPO市場的主力,占A股總融資額近七成。按融資額計算,科創板超2300億元,創業板逾1700億元。

  與此同時,陳淑敏特別關註到瞭科創板的成長速度,認為其年增長速度則是創業板的兩倍。

  “相較於創業板,科創板以每年兩倍的速度成長,主要是抓對瞭幾個重要的高科技行業的機遇,例如半導體產業、高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等。”陳淑敏如是表示。

  央廣資本眼記者梳理發現,創業板第7年時,上市公司數量達到500傢;第8年時,總營收達到10000億元;第11年時,凈利潤總額達到1000億元。

  陳淑敏同時指出,短期內科創板的表現不錯,但長期來看還要吸引國際資本參與,建議開放更多國際資金參與進來,同時,要支持科創50指數走出去,才代表科創企業能夠走出去。

  穩中有升

  業績披露顯示,科創板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合計1.2萬億元,同比增長29%;歸母凈利潤合計1144億元,同比增長8%;扣非歸母凈利潤合計920億元,同比增長11%。考慮到科創板允許無收入和無盈利企業上市,剔除47傢未盈利上市企業後,板塊整體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和扣非歸母凈利潤的增幅分別為30%、13%和14%。

  具體來看,七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76傢公司營業收入增幅超過50%,超四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超八公司實現盈利,近五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79傢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50%,其中41傢公司凈利潤翻番,凈利潤最大增幅為艾力斯,增長超過6倍。此外,部分公司因市場形勢變化、行業需求調整、疫情影響等因素,業績出現下滑,凈利潤降幅超50%的公司45傢,由盈轉虧和虧損擴大的公司73傢。

  頭部領跑

  披露的數據顯示,科創50指數成份公司2022年度共實現營業收入6000億元,歸母凈利潤686億元,分別占科創板整體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的50%、59%,同比分別增長43%、36%,進一步發揮板塊壓艙石作用和龍頭示范引領效應。其中,42傢公司營收增長、32傢公司凈利潤增長,新能源、半導體相關企業增幅位居前列,芯原股份、派能科技、大全能源凈利潤分別增長455%、302%、234%,此外,翱捷科技保持大額研發投入,高毛利率業務放量,2022年凈利潤同比減虧3.4億。

  科創50成份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投資價值愈發得到市場認可,“吸金”能力持續增強。數據顯示,科創50ETF產品最新份額已達到874億份,較2022年初增長191%,產品規模超過800億元,已成為境內第三大寬基指數產品。

  新能源強勁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深入實施,科創板新能源公司勇立潮頭,充分彰顯致力綠色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共實現營業收入2854億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126%。細分領域來看,覆蓋光伏、風電、儲能、動力電池等多個領域,形成瞭一條有質量、有韌性的“特色鏈”,交出瞭亮眼成績單。光伏領域,技術和規模優勢進一步顯現,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323億元,同比增長99%,歸母凈利潤299.95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矽料龍頭大全能源、光伏組件龍頭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分別實現凈利潤191億、37億、29億,均實現翻倍以上增幅。

  動力電池領域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91.31億元,同比增長74%,歸母凈利潤99.14億元,同比增長55%。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實現高增長,振華新材、長遠鋰科、容百科技凈利潤分別增長208%、113%、49%。

  在科創板集成電路行業,已匯聚近90傢公司,2022年整體業績穩健,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49.34億元,同比增長21%,歸母凈利潤299.29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在國際復雜形勢和行業結構性調整的背景下,取得上述成績殊為不易。其中,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95.16億元,同比增長39%,歸母凈利潤121.33億元,同比增長13%,扣非歸母凈利潤97.74億元,同比增長84%。上遊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厚積薄發,受益於國產化進程加速,產品銷售顯著放量。拓荊科技、華海清科、芯源微、盛美上海、安集科技、有研矽等多傢公司凈利潤增長翻番。

  科創板首傢披露年報的盛美上海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增幅分別達到77%和151%,主要受益於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公司新產品訂單穩步起量以及新客戶、新市場開拓取得成效。

  特殊類型向好

  科創板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下,一大批在原有制度下無法登陸A股市場的“硬科技”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已有48傢上市時未盈利企業、8傢特殊表決權架構企業、6傢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進一步激發瞭市場活力。

  根據業績快報,上海誼眾、唯捷創芯、拓荊科技、滬矽產業等9傢上市時未盈利企業預計2022年度實現扣非前後凈利潤均為正值,股票簡稱將在年報披露後“摘U”,屆時科創板累計將有19傢上市時未盈利公司“摘U”。

  18傢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創新藥企中,13傢已有產品上市,10傢公司營業收入已超過1億元,其中君實生物、康希諾以及神州細胞收入已超10億元;9傢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凈利潤方面,4傢公司實現盈利,包含上海誼眾、艾力斯2傢公司上市後首次實現盈利。

  此外,部分創新藥企2022年出現業績下滑,主要由於研發投入持續加大,部分企業的專利授權業務的裡程碑收益具有年度波動性,以及產品獲批銷售均在1-2年內,尚處於產品推廣滲透的早期階段,銷售費用支出較大,導致短期內業績承壓。(央廣資本眼)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