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GDP增速與聯邦基金利率

  美債名義利率期限倒掛(即短債息高於長債息),是市場公認的經濟衰退領先指標。其邏輯在於,銀行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資金的期限錯配,其負債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期限偏短的存款,資產端則主要是期限偏長的貸款,存貸息差是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收入”。當名義利率期限倒掛時,銀行負債端的成本超過瞭資產端的收益,業務進入虧損狀態,且倒掛幅度越深,虧損越多。

  在此背景下,銀行缺乏向實體經濟提供貸款的動力,隨之經濟活動被抑制。這一邏輯在歷史數據上也可得到驗證:美債名義利率出現連續三個月倒掛之後,信貸增速均出現瞭快速下行。盡管名義利率倒掛對衰退的預測性很強,但並不是百發百中:比如1980年12月-1981年4月和2006年1月-8月,均出現瞭名義利率倒掛後經濟沒有出現衰退(NBER口徑)的誤報。

  這是因為信貸強弱除瞭供給因素,還有需求因素。當信貸供給轉弱但需求較強時,資金價格(借貸利率)的反饋機制仍是有效的,供需可以在更高的貸款利率上匹配(債務人加價)。反之,當需求轉弱但供給較強時,在更低的貸款利率上借貸業務也能成交(債權人降價)。

  而當前就處於貸款需求強於貸款供給的狀態。

  對銀行來說,如果名義利率倒掛導致瞭存貸利差轉負,賬面上是實打實的虧損,縮表是銀行最有效的應對方案。所以名義利率倒掛大概率對應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衰退,以銀行業為代表的金融部門就有可能首先進入衰退。但私人部門不同,私人部門在決定資金是用於即期的消費與儲蓄還是遠期的投資時,考慮的是實際利率的期限結構。

  如果長期的通脹預期明顯高於短期,並且名義的期限利率提供的補償不足時(此時實際利率會倒掛),決策的天平自然就會偏向觀望,而不是長期投資,信貸的需求也會隨之轉弱。反之,如果長期的通脹預期明顯低於短期,且期限利率提供的補償足夠(此時實際利率轉正),決策的天平會倒向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儲蓄或消費,同時信貸需求也會擴張。

  歷史數據也能夠證明,實際利率與投資增速的變化基本上是同向的,當實際利率出現連續三個月以上的倒掛時,私人部門的投資同比增速往往快速下降並轉負。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實際利率代表瞭私人部門承擔期限風險的收益補償,如果實際利率倒掛,則實體部門的投資和信貸需求可能收縮,實體經濟進入衰退;與之對應的是,名義利率代表瞭金融部門承擔期限風險的收益補償。所以實際利率倒掛對應的是實體經濟衰退,名義利率倒掛對應的是金融部門衰退。

  在此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推斷:如果名義利率倒掛而實際利率不倒掛,或隻有實際利率倒掛但名義利率不倒掛,經濟未必出現衰退。當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同時出現倒掛,經濟衰退概率會大大提升。

  居民預期低通脹不會持久

  我們復盤瞭密歇根大學開始公佈通脹預期數據(1978年)以來,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預期)、名義利率和經濟衰退(NBER口徑)的關系,在忽略掉單月短暫倒掛之後迅速翻正的樣本後,驗證瞭筆者的判斷:即單純的實際利率倒掛或者名義利率倒掛,都不能準確的預測衰退的來臨。

  到此為止,本文挑戰瞭“美債名義利率倒掛是經濟衰退預測指標”的經驗之談,這種看似有效、口口相傳的經驗,其實可能經不起因果邏輯的推敲。

  當前是名義利率倒掛,但實際利率未實質倒掛,居民認為雖然短期通脹居高不下,但長期通脹依然會回到疫情前,且目前實際利率的期限補償充分,所以私人部門的長期投資意願不減,信貸需求維持擴張,結果是經濟未必會發生衰退。

  那什麼時候會出現實際利率倒掛,但名義利率不倒掛的情形呢?歷史上,實際利率倒掛但名義利率不倒掛共出現過三次:1983年、1984年、1986年。當時正處在高通脹時代轉入大緩和時代的變奏期,和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居民認為雖然短期通脹下行,但對低通脹的持續性保持懷疑,長期通脹預期依然居高不下,名義利率扣除通脹預期後的期限補償不足(即實際利率轉負),拖累私人部門的長期投資意願。

  而當前居民認為高通脹不可持續,就像80年代居民認為低通脹不可持續一樣。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