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參觀者在貴陽市舉行的數博會展館體驗5G+AI人與機器人挑戰賽。\新華社

  隨著A股的連續調整以及市場成交量的不斷萎縮,各個板塊的輪動宛如火箭般提速,比如昨天大漲的AI和芯片今天就領跌,而今天領漲的充電樁和機器人明天又領跌,有時候甚至可能在一天內就把多個板塊輪動一遍,並且沒有絲毫持續性可言,所謂的“電風扇行情”已然演繹到瞭極致。

  為何會出現如此局面呢?筆者認為,首要原因在於市場資金量不足。又是哪些原因造成瞭市場的持續縮量呢?

  首先從市場結構層面看,部分大資金因被套而“躺平”。作為市場公認的主線之一,今年“中特估”板塊表現一直頗為活躍,特別是3月份以來,得益於“中特估”的強勢,上證指數一路震蕩上行,甚至一度突破3400點。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中特估”所涉及的央企國企,其市值普遍較大,持續上漲本身就需要占用市場上大量的資金,對其他板塊亦會產生抽血效應,在場外增量資金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當中特估板塊出現調整,同時又缺乏承接資金的支撐,裡面大量的資金便難以全身而退,被套牢很多人又因為不願意“割肉”而選擇躺平。如此一來,市場上整體的資金量就縮減瞭不少。

  其次從國內形勢看,一系列因素擾動市場。經濟方面,國傢統計局4月份公佈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可謂是大超市場預期,確認瞭中國經濟正處於強復蘇這一事實,然而僅過瞭一個月,情況似乎就發生瞭變化。根據官方公佈的4月份相關數據,疲軟的通脹和低於預期的社融數據,反映出當前內需不強,經濟修復動能有所轉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引發瞭近期人民幣匯率的“破7”,使得北向資金流出。此外,近期疫情反復等因素引來市場擔憂。而對於後市預期的謹慎,讓場外資金更傾向於選擇觀望,由此造成瞭A股的持續縮量下挫。

  最後從海外形勢看,各種不確定性猶存。一方面,雖然美國4月份CPI超預期回落,但通脹水平仍處於較高位置,加息預期再起,美聯儲鷹派多位官員近期亦是數次發聲,稱“即便6月暫不加息,也不代表美聯儲本輪貨幣緊縮周期的終結”,“如果通脹沒有繼續下降的跡象,可能還要繼續加息”。另一方面,近日美國債務上限談判陷入僵局。種種因素疊加,市場避險情緒發酵,致使風險資產持續承壓,一定程度上對於A股也造成瞭影響。

  對於後市,短期來看,受到一系列風險事件的影響,在沒有重大利好出現之前,A股大概率會繼續承壓;特別是在成交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想要出現行情的全面反轉確實不太容易,再考慮到“電風扇行情”仍在持續,想要每一次出手都能踩準市場節奏,難度著實不小。這裡建議短線投資者要多加謹慎,優先選擇降低倉位或是空倉休息,這也是規避短期風險的最佳辦法。

  佈局數字經濟AI主題

  至於大盤何時才能止跌,我們可以關註兩個信號:一是“中特估”板塊何時企穩,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本輪市場的大調整源自於“中特估”的殺跌,而“中特估”占指數的權重又比較大,因此隻有“中特估”企穩反彈,大盤才能有所起色;二是市場何時能持續放量,畢竟隻有成交量放大,才能真正說明市場整體情緒的回暖以及增量資金的進場,倘若沒有足夠的成交量作保障,行情很難有實質性的賺錢效應。

  當然,短期擾動不改中長期向好的大勢。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今年中國經濟周期向上是十分明確的,雖然復蘇之路仍有波折,但各行各業經營的整體回暖卻是不爭的事實,後續也有望出臺一系列政策來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修復保駕護航;另一方面,盡管美聯儲鷹派官員的表態加劇瞭市場加息預期,但種種跡象都反映出美聯儲緊縮周期已步入尾聲,對於全球資本市場而言顯然是利好大於風險。如此看來,A股經歷短期的調整之後,待經濟社會基本面出現積極信號後,仍有望繼續震蕩上行。

  從這個角度看,短期的市場調整,恰恰給瞭我們揀便宜籌碼的機會。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與其到處追漲殺跌,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倒不如以更長遠的視角來堅守具有硬邏輯的板塊,逢低買入,任爾東西南北風,我隻需持股待漲靜待花開──畢竟在很多時候,慢也是另一種快。

  具體配置方面,建議繼續圍繞大科技主線進行佈局,包括技術催化下有望上演“戴維斯雙擊”的數字經濟AI+各細分領域,無限接近周期底部位置、即將迎來基本面反轉的存儲芯片等等。此外,還可以關註業績底部改善的細分行業(如醫美、化妝品等可選消費品類),以及受益於政策支持與天氣轉熱需求增加的電力板塊,或許可以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