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公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二位,肯定瞭大灣區這五年來在全球創科領域的領先成果。科技進步和數字化轉型無疑是支持大灣區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不僅對科創企業,對所有機構而言,轉型及大數據帶來的巨大價值,是大灣區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隨著粵港澳三地積極推動大灣區的數據跨境流動,如何做好跨境數據管理和監管合規,是企業需要及早準備的大課題。
國傢“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當中,促進數據在大灣區流動,是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粵港澳三地從金融、工商業到社會民生的聯系日益緊密,對數據跨境流動的需求也愈發殷切。去年6月,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國傢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簽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工作,而去年底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更帶來突破性的便利措施,促進瞭大灣區個人信息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屬自願性質,讓兩地的個人及機構按統一范本訂立標準合同,規范合同雙方就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和義務,讓相關數據信息可以在大灣區內地九市與香港之間合法及受監管的跨境流動。在先行先試的安排下,首階段邀請瞭銀行業、征信業及醫療業參與。
事實上,跨境數據的安全、高效流動是左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因素。除瞭試行《大灣區標準合同》的便利措施,在深港兩地政府部門和機構積極協調推動下,今年5月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臺已上線試行。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和數據代碼(hash values)進行文件驗證,不涉及數據原文件的跨境傳輸和儲存,實現數據用戶自主攜帶資料的可信驗證,促進瞭深港之間的數據安全、便捷跨境流通,為兩地居民、企業和機構提供可靠的數據驗證服務,進一步支持跨境工作、生活和商業活動的便捷。平臺首階段將在跨境金融領域率先試行,涵蓋信貸報告及企業客戶開戶資料文件驗證等場景。
從制度到平臺建設,大灣區已逐步建立起數據跨境流動的架構。對企業而言,如何運用好跨境數據來促進數字化建設事在必行。然而,數字化建設絕離不開有效的數據治理與數據安全,企業在使用跨境數據時,需面對粵港澳三地不同的網絡安全、保護私隱、數據跨境等相關法律法規。再者,三地的網絡環境、技術和安全標準、用戶習慣等亦存在差異。因此,如何在合理配置資源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數據安全合規體系,尤其是應對跨境數據流動所帶來的挑戰,如何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防范及應對如信息外洩等各類安全威脅,將是大灣區企業需要及早考慮、提前佈局處理的痛點。
解決企業出海痛點
更進一步說,數據流動不限於大灣區內,從“出海”的角度思考,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加大對數據處理、數據跨境的立法和監管,並視數據的流通為商貿博弈的重要籌碼,使其做到與產品、人員、資金的流通一樣。
香港金融科技協會主席王玥早前出席活動時指出,香港是很多企業出海的首站,過去內地客要來香港開戶,最耗時的過程就是跨境數據的合規審查。
企業在計劃將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等整體生產線出海時,往往會考慮到數據作為企業營運的核心資產,數據的流通性及可利用價值亦是愈趨重要的一環。例如在面對數據中心的選址、基礎設施的架構設計、終端的接入安全等方面,企業均需要有更全面的考量。如有專業機構調研評估、給予建議,提供潛在的解決方案,無疑會令企業事半功倍。
大灣區若能在數字化佈局、數據跨境的合規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深入推進共融共通,解決痛點,不論對區內的數字化建設或企業出海,相信都能帶來“1+1大於2”的效果。
(作者陳永誠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香港及澳門區科技風險合夥人及大灣區科技及數據通主管;胡立基為安永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華南、香港及澳門區咨詢服務主管合夥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