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場上雖然有“地量見地價”的說法,但市場在見地量後也不一定會出現技術性反彈的走勢。

  7月份第一個交易周,A股市場出現地量的走勢。7月3日(周三)到7月5日(周五),A股市場的日成交金額均跌破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分別為5803億元、5831億元、5748億元,其中,7月5日的成交金額已接近去年9月20日的地量5732億元。

  資本市場的日成交金額接連低於6000億元,這對於技術派分析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畢竟市場上有“地量見地價”一說,也即市場在見地量後往往會出現技術性反彈的走勢。如果政策面配合的話,甚至還會出現反轉的走勢。因此,市場出現地量的情況,這種情形是不少投資者都樂意看到的。

  那麼,地量之後市場能否看到地價呢?或者說,地量之後市場能否迎來反彈行情呢?對此,投資者還不宜盲目樂觀。畢竟從去年9月20日的地量情況來看,地量並未見地價,也即沒有迎來股市反彈的走勢。以滬綜指為例,9月20日之後,指數仍然延續下跌的走勢,甚至還出現瞭加速下跌的走勢。9月20日滬綜指收盤3108.57點,直到今年2月5日,指數才見底2635.09點。而且2月5日A股的成交金額也並非地量,而是達到瞭8774億元的水平。可見,目前的市場,“地量見地價”的情況已經發生瞭變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地量不見地價”的情況,究其原因在於,一些做空工具的運用,使得股市在廣大投資者普遍惜籌的情況下,市場仍然具有做空的動力。比如,一些做空機構仍然可以通過融券、轉融券、量化交易來做空市場。如此一來,就算投資者普遍惜籌瞭,仍然擋不住做空機構借助於做空工具來做空股市,這也就是導致“地量不見地價”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

  既然地量的出現已經失去瞭“地量見地價”的分析意義,那麼,面對地量的出現,市場又該如何看待這種情況的出現呢?或者說,A股市場這種地量的出現又說明瞭什麼呢?本人以為,它至少可以說明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A股市場投資者欠缺信心。股市成交量與成交金額是與投資者信心密切相關的,投資者信心缺失,自然就不願意參與交易,尤其是不願意買進股票,如此一來,股票成交金額自然就大不起來,成交金額愈小,表明投資者參與的意願就愈低。

  值得註意的是,去年7月24日,高層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當天的上證指數收於3164點,滬深兩市場成交金額6589億元。如今一年的時間就要過去瞭,滬綜指還在3000點附近掙紮,7月5日收盤指數為2949.93點,跌破瞭3000點,兩市的成交量隻有5748億元,這意味著這一年來,投資者的信心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提振,甚至更加缺失瞭。因此,要落實高層提出的“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精神,A股還任重道遠。

  鼓勵上市公司回購

  二是A股市場確實缺錢瞭。一直以來,A股市場上有一個說法,叫做“市場隻缺信心不缺錢”。但就目前的市場來看,不隻是缺信心,同樣也很缺錢。不然,也就不會出現連續地量的局面。當然,投資者信心不足也會影響到市場資金的短缺,但當下的情況是,投資者普遍被套牢,就算是有信心,也缺少資金再追加進來瞭。而股市又缺少賺錢效應,場外資金也很少會參與進來。所以當下的股市缺資金也是一個現實問題,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缺少信心的問題。股市缺資金這個問題,也是管理層需要高度正視的,甚至是需要管理層想辦法來加以解決的。

  三是要提振投資者信心,必須解決股市資金短缺問題。針對股市資金短缺的局面,要提振投資者信心,就必須切實解決股市資金短缺的問題。一方面是要禁止與限制股市資金的繼續流失,避免進一步加劇股市資金短缺的局面。為此,必須限制與禁止重要股東減持及所有原始股東的減持,叫停新股發行對股市的進一步抽血。另一方面要是加大市場資金的流入,比如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大股東增持以及國傢隊資金的加大投入。在這裡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組建平準基金來維護股市的平穩運營,切實給市場提供增量資金。如果隻是依靠目前市場上的存量資金,A股市場很難擺脫目前低迷的局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