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統計局今日(5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較前值下降0.9個百分點至49.5%,時隔兩個月再次進入收縮區間。國傢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受前期制造業增長較快形成的較高基數,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影響,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回落,總體看“中國經濟產出延續擴張,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恢復發展態勢”。分析稱,基數因素雖對制造業景氣度帶來短期擾動,但在生產端保持升勢、制造業新動能加速增長,以及就業市場持穩運行背景下,中國經濟仍具持續回升的堅實基礎,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的顯效,制造業PMI有望重返溫和擴張軌道。
近一年來官方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走勢(大公網記者倪巍晨制圖)
分企業規模看,5月大型企業PMI較前值提升0.4個百分點至50.7%,中、小型企業PMI分別報49.4%、46.7%,各較前值下降1.3和3.6個百分點。當月,制造業PMI五大核心指標中,生產指數較前值下降2.1個百分點至50.8%,新訂單指數下降1.5個百分點至49.6%,原材料庫存指數下降0.3個百分點至47.8%,從業人員指數提升0.1個百分點至48.1%,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下降0.3個百分點至50.1%。
終端需求復蘇向上遊傳導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5月假期因素對制造業活動帶來一定影響,從分項指標看,生產端保持穩健擴張、商品銷售價格得到改善、企業招聘意願呈現回暖,惟需求端復蘇相對仍弱於供給端。他續稱,鑒於制造業庫存持續改善,終端需求的復蘇正逐步向上遊行業傳導,在出廠價格和原材料購進價格轉暖環境中,5月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有望改善。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宏觀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表示,從分項指標看,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仍較突出,且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政策需不斷落實並加碼,“PMI指標的單月波動是正常現象,中國經濟穩步復蘇、持續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他解釋,5月生產指標仍續擴張,展現出中國強大的生產供給能力,價格指標的持續上揚也有助於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進一步改善。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傢溫彬提醒,5月制造業整體表現弱於季節性,需求端轉向收縮,且外需已有放緩跡象,生產端擴張度雖有所放緩,但較之需求仍保持擴張態勢。分企業看,今年以來大型企業景氣度始終穩定在榮枯線上方,但中、小型企業景氣度近三個月來首次降至榮枯線下方,“外需轉弱對中、小企業景氣度帶來利淡影響”。
業界情緒方面,5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報54.3%,較前值下降0.9個百分點。其中,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預期指數分別為56%、53.6%和51.1%,均處於樂觀區間。趙慶河指出,今年以來企業整體預期指數始終保持在54%及以上較高景氣區間運行,反映企業對後市發展的信心較為穩定。
政策加力6月PMI料改善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將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值上修0.4個百分點至5%,不少外資機構也在近期紛紛上調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溫彬坦言,從5月數據看,外需存在“逆風”風險,內需也相對偏弱,要確保年度增長目標的實現,政策力度需繼續加碼。他說,5月專項債發行速度顯著加快,財政政策力度有望持續增強;另一方面,人行目前主要借助逆回購凈投放來平抑資金面波動,近期也通過“叫停手工補息”等方式降低銀行系統負債成本,此舉為後續降息創造瞭條件,“美聯儲降息預期一旦明確,人行政策寬松空間就將打開”。
“制造業PMI有望重返溫和擴張軌道。”周茂華強調,中國需求正朝著趨勢水平恢復,制造業亦逐步進入“補庫存”周期,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穩樓市”等政策效果的持續釋放,海外需求整體韌性的保持,以及制造業的加速轉型升級,將不斷為制造業擴張提供動能。他並指,本輪制造業需求復蘇力度偏溫和,周期或相對更長,宏觀政策重心應更偏向促消費和內需,依據宏觀經濟形勢與物價復蘇節奏調整並優化政策組合。
羅奐劼直言,設備更新及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對消費需求構成較大的持續推動作用,制造業和基建投資也將持續對整體投資帶來有效支撐,加之近期房地產利好政策的密集落地,6月官方制造業PMI有望轉暖。他續稱,中國經濟正處在“穩步復蘇期”,後續政策應針對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在擴內需、促就業、增收入,以及支持中小企業等方面繼續發力。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