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德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們,隻要是來自沿海發達地區的,都會覺得留學是過苦日子。江浙滬北廣深,不光收入水平已經達到瞭歐洲平均水平,而且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豐富多彩程度,遠超德法等歐洲先進經濟體。這與筆者當年留學德國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
筆者兒子上個月在德國大學完成瞭碩士論文答辯,但是一個月過去瞭,畢業文憑遲遲未出,反映出高校的行政效率水平低下。同時間,筆者在杭州辦理銀行貸款轉換手續,銀行需要夫妻二人的簽字。我怯怯地問:兩個人上班都很忙,怎麼辦?沒想到銀行直接快遞文件上門,我們簽字以後再寄回去即可,連快遞費都是銀行報銷,三分鐘解決問題。
中德兩國生活質量與過去已是天翻地覆,但筆者還是鼓勵兒子出去留學,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年輕人現在的高質量生活,是過去四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果。但這四十年來的發展,卻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成功。我們在江浙滬的居民是很難體會到八億農民工舍棄故土、背井離鄉,辛苦換來今天的經濟發展水平。當然,這是經濟增長的必然階段。在我們之前,亞洲四小龍也是這麼繁榮起來的。
但是以後呢?我們想要繼續增長,想要全國經濟都達到江浙滬北廣深的水平,繼續依靠過去那種增長方式顯然行不通的。亞洲四小龍都經歷過產業升級,今天臺積電一傢公司就能夠壟斷全球六成芯片制造市場,為中國臺灣提供數萬個、平均年薪50萬人民幣的高薪崗位。
高端人才仍然稀缺
如今內地也開始在產業升級道路上努力前行,但產業升級的困難程度遠高於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也正因為如此,對於現在這代年輕人而言,像上一代農民工叔叔一樣,遠離傢鄉、負重前行,去異國他鄉學習,獲得產業升級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為他們的未來打下高生活水平的基石,實在是困難且正確的選擇。用不那麼學術的語言來說,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需要一大批工程師在電腦鍵盤上沒日沒夜敲出來。雖然工程師們的工作條件遠好於當年的農民工,但是在工作強度方面,其實也不遑多讓。
在很多生活的細節方面,江浙滬北廣深的確已經優於德國。但如今內地大學教育,並非算是全方位超過歐美大學。大量內地的高科技公司,還是需要留學海外的留學生回歸,尤其是需要博士水平的海歸。目前來看,雖然八成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最終回流,但是博士一級的留學人才回國的隻有兩成,殊為可惜。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唯有繼續踏踏實實地留學海外,學到別人先進的科學知識,才能為我所用,為再下一代不需要“遠赴七萬裡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打下基礎。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