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區政府將發債融資用於投資北部都會區、交通基建,有助於刺激經濟和改善民生。

  特區政府近日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新財年政府將發債1200億港元,有市場人士憂慮香港未來或需借貸度日及陷入結構性財赤。惟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市民不僅無需“談債色變”,政府適當發債還有助香港經濟復蘇。

  雖然部分人士“談債色變”,但現代社會,任何個人或國傢、地區均可能背負債務。不管是用信用卡消費、還是貸款買樓買車,實質都是一種債務融資。小到個人如此,大到國傢或地區亦然,政府亟需發展經濟又暫時缺乏資金,便需債務融資。

  社會不應談債色變

  一個國傢或地區進行債務融資,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制度創新。早在16世紀,奧地利的哈佈斯堡皇帝為籌集對法國戰爭的資金,利用其領地荷蘭聯邦議會的信用來為其發行債券。對於債權人而言,議會作為永久性機構,其信用度要高於國王。哈佈斯堡皇帝為瞭發行長期低息債券,將用於償還本息的稅收權交於荷蘭議會,1542年又將設立新稅種及決定財政支出的權限交給瞭議會。荷蘭聯邦議會以未來的稅收收入為保證金,以市場交易的方式發行債券,供投資者自由購買。

  哈佈斯堡皇帝在無意中推動瞭一次制度創新,把皇帝的“私人債務”轉換為面向市場發行的“公共債務”。在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來自荷蘭的威廉繼承英國王位,威廉把這套制度帶入英國,而宿敵法國卻一次次遭受財政危機的困擾。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夕,由於法國國王經常違約,投資人提高瞭債務利息。18世紀後半葉,英國國債的平均利率僅為3.7%,但法國信用最好債券利率也達到6.1%。

  高利率導致法國在戰爭中付出更高的財政成本,拿破侖在滑鐵盧戰役的失敗並非偶然。相比法國,市場更加相信英國能戰勝。由此可見,政府債務融資能力高低反映瞭市場對戰爭勝負的預期。

  到瞭現代社會,政府發債融資能夠助穩經濟發展,各大經濟學派對此已有較為統一的共識。如凱恩斯學派(The Economics of Keynes)認為,短期內政府債務增加能夠提高民眾的可支配收入,從而提高社會總需求,以刺激經濟。又如,著名的巴羅─李嘉圖等價定理(Barro-Ricardo Equivalence Theorem)也認為,政府負債並不影響經濟增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眾多經濟學者分析指出,各國經濟增長與政府主權債占GDP比重之間存在一個最佳債務率,如達到這個最佳債務率便能令經濟增長率最大化。

  世界各國運用經濟學理論把握現實、引領實踐、推進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早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美國政府就采取瞭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增加發行國債。這些國債資金被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就業計劃和社會福利項目,為經濟註入瞭大量資金,促進瞭經濟的快速復蘇。在“二戰”後的經濟困境中,歐洲各國面臨巨大的經濟重建任務。各國政府遂發行國債來籌集資金,用於重建基礎設施、恢復生產力和提供就業機會。這些國債的發行促進瞭戰後歐洲的經濟迅速復蘇和發展。

  珠玉在前,香港特區政府此次發債融資,相信亦是為推動經濟復蘇和發展的明智之舉。雖有外界擔憂特區政府未來持續借債,或令債務水平過高,從而限制瞭特區政府未來投資、服務民生領域的能力。但當前香港特區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僅為54%,遠低於近鄰新加坡的168%,也遠低於美國的123%、日本的255%。IMF數據更顯示,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占GDP比率超120%。可見,香港的債務水平在發達經濟體中處較低位置。

  而且,雖然按照國際社會標準,債務/GDP占比超過60%就被視為高負債、高風險。但要判斷一個國傢或地區的債務水平高不高,並不隻看占比,也要看政府信譽;政府會否出現債務危機,也不隻看占比,更要看政府信譽。這也是日本債務/GDP占比高達255%,美國高達123%,但兩國均無出現債務危機的主要原因。

  相比日本、美國,香港更無後顧之憂。除自身財力雄厚,擁有超過3.3萬億港元的外匯儲備和愈7000億港元的財政儲備之外,香港還有中央政府作為堅強後盾,無疑將予債權人極大的信心。因此,縱使特區政府未來五年總發債約5000億港元,但對政府財政負擔不大,且香港特區政府處理債務也遊刃有餘。

  出現結構性財赤機會微

  更加重要的是,政府未來發債所得資金,絕非用於經常性開支,而是全數用於投資北部都會區、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交通基建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基石,特區政府將發債融資所得用於發展基建,無疑將有助於刺激香港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

  “要想富,先修路”,在經濟學領域並非隻是一句口號。內生增長理論(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指出,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外部性,其所帶來的溢出效應是經濟增長的源泉。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Solow Growth Model)也強調,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通過增加實物資本的積累帶來經濟增長。

  香港特區政府將發債融資所得用於發展北部都會區開發和基建項目,相信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所言,不僅基建項目可帶來經濟回報、社會效益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還有助於特區政府更加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從而為香港經濟穩定發展提供更多土地儲備。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由於香港特區政府未來五年需依靠發債來維持財政儲備,加上特區政府過去數年未能擺脫財赤,令不少外界人士擔心將會出現結構性財赤的問題,個別人士甚至認為香港已有結構性財赤問題。

  所謂結構性財赤,簡單而言就是支出持續超過收入,且無法通過短期調整來解決,政府需一直發債來填補赤字。按國際標準,判斷是否出現結構性財赤取決於以下幾個綜合因素:一是赤字規模。赤字超過GDP的3%至5%可以被視為危險的信號,當前香港接近3.4%。二是債務/GDP占比。超過60%的債務占比例被視為高水平,香港現在為54%,未超該水平。三是利息支付占財政預算比例。超過20%的利息支付占財政預算比例被視為高水平,而香港現在僅為個位數。此外,長期債務可持續性、財政結構和支出這兩個因素,也被視為判斷是否出現結構性財赤的主要綜合因素。

  香港償債壓力較輕

  需要指出的是,3%的赤字率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指標,皆因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經濟情況和財政可持續性目標各不相同,可能存在差異。財政赤字占GDP比例也並不能單獨確定一個赤字是否結構性的問題,還須考慮赤字的持續性、債務水平、財政可持續性等因素。顯而易見,香港特區政府擁有龐大外匯儲備和財政儲備,且一直獲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在有關因素上並無出現危險信號。

  可見,按國際現行標準,當前香港並無結構性財赤問題,未來則應量入為出,避免留下結構性財赤隱患。

  實際上,國傢之間、地區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對國際資本的競爭,哪個國傢或地區能夠大規模、低成本、可持續地吸引到新鮮資本,哪個國傢或地區就會獲取競爭優勢。從古到今,高效的發債制度都是一個國傢或地區融資能力的體現,也都是決定著國傢或地區興衰的重要因素。故此,香港特區政府未來若有能力以較低成本、較大規模持續發債,吸引更多外來資金投入香港基建項目,一方面有助於刺激香港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更凸顯外界持續看好香港發展前景,因此才願意投入真金白銀參與香港未來的發展。

  對香港特區政府而言,未來除要繼續提速發展基建釋放經濟活力之外,也應考慮引入更多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香港的基建項目建設,以減輕特區政府作為舉債主體的責任。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應量入為出,加強監管審計、準確評估各基建項目的經濟效益,最大程度降低基建項目回報若不如預期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從而逐步消除部分人士對政府需借貸度日、陷入結構性財赤等的憂慮。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