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山東平原2月5日電 題:山東大姐自學10餘種方言義務“尋親”9載 助300多個傢庭團圓

  作者 孫婷婷

  “能用個人所學,為別人盡一點微不足道的力,我就知足瞭。但行好事,莫問前程。”2月5日,在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龍門街道閆莊村,43歲的譚英換正在看一段尋親視頻。從方言中獲得關鍵信息,幫助走失、被拐、被遺棄的人尋找親人,是她堅持瞭9年的事。9年間,她自學湖南、陜西、雲南等地的10餘種方言,幫助300多個傢庭團圓。

  譚英換被當地民眾稱為“公益癡人”。她看完尋親視頻後,轉身在張貼於墻壁上的地圖中搜索。“我習慣先看地圖,再借助手機的地圖軟件搜索。”譚英換告訴記者,在她的手機中,保存著數百條視頻、上千條錄音以及300餘個微信群,都與尋親相關。

  作為一名公益尋親志願者,譚英換義務助人尋親源於一次偶然。“9年前,我剛換瞭智能手機,在社交平臺上加入一個尋親群。”她回憶說,在群裡認識瞭從小在養父母傢庭長大的小江(化名)。在與小江溝通中,譚英換捕捉到瞭“背簍”“大山”“水田”“貴州”等關鍵信息,讓她第一次嘗試幫人尋親。

  通過研究小江的口音和兒時記憶,譚英換排除“貴州”,鎖定四川、重慶一帶。經過與當地志願者近一年的溝通,小江順利回到老傢重慶。“我與小江的親生父母通話近2個小時,對方在電話中止不住地感謝。”譚英換告訴記者,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來自1500餘公裡外的囑托和信任。正是這次經歷,讓她更加義無反顧地踏上瞭助人尋親的路。

  譚英換白天打零工,晚上用空餘時間幫人尋親,最多時加入瞭300多個尋親群。“群裡都是發尋人啟事的,但我最希望看到的,還是傢庭團圓的消息。”譚英換告訴記者,她幫助的人中,山東省外的人比較多,包括走失的患阿爾茲海默癥的老年人、被拐婦女、兒童等。

  九年來,譚英換熟悉瞭多地方言。“聽懂方言,唯一的訣竅就是多聽,反復聽。”她說,自己在跟隨平原縣民政部門對流浪人員進行現場救助時,發現暫時聽不懂方言時,可以先錄音,再反復聽。有時為辨別尋親人說的一個詞,她要把一段視頻、一句話反復聽,有時要聽十天甚至半個月。“山東各地方言差不多都能聽懂,省外的仔細聽,能聽明白十幾個地方的方言瞭。”

  “咱們山東這邊趕集叫趕集,四川、雲南那邊叫趕場。”除瞭不同地方的方言,風俗習慣、景點和特征等也成為譚英換“尋親路”上的必用“絕招”。“一名公益尋親志願者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大部分流浪人員是不想與人溝通的,就需要反復地詢問對方去過哪些地方,喜歡吃什麼,還記得什麼人,什麼事等信息。”

  尋親路上見證過團圓,也曾被人誤解。“經常被人懷疑是騙子,說我是騙錢的,電話被拉黑後,我就發短信,或者換個手機號碼,直到打動對方。”譚英換說,她不在意受委屈,隻希望那些與傢人走散的人,最後能一傢團圓。

  除瞭公益助人尋親之外,譚英換還經常帶傢人去敬老院參加公益活動。“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回報和幫助更多人,讓越來越多的傢庭團圓。”這些年,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回傢,她也很感動。

  談及未來打算,譚英換告訴記者,她曾得到過別人的幫助,這份溫暖支撐著她會繼續走義務“尋親路”,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