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沙5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黃垚

  臺風季伊始,在我國最南端的城市海南三沙,氣象工作者已經開始緊張起來。

  這個遠離陸地的城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60多年來,一代代氣象人在這裡盡最大努力觀測南海風雲。而今,他們中來瞭不少年輕人。

  早上7點15分,符式森熟練地將充滿氫氣的探空氣球放入空中,開始瞭一天的工作。這位三沙市氣象局監測網絡科的觀測員雖是“90後”,但也是上島整10年的“老三沙”瞭。

  氣球攜帶的探空儀將收集從地面到3萬多米高空的多項氣象數據,為預報和研究提供基礎參考。

  “要是有臺風就沒這麼容易瞭。”這個皮膚黝黑的小夥子向記者介紹道,“風大的時候需要把氣球灌得很大,一不小心碰到尖銳物品就會爆,時間緊迫又需要重新灌制一個氣球,經常手忙腳亂,放球的時候感覺氣球都要把自己帶走……”

  作為一名觀測員,符式森每天都要巡視觀測場,仔細查看每一個設備的狀態,將溫度、濕度、壓力、風向、風速等數據處理好後上傳。

  隨著技術發展,現在多樣的設備儀器能夠更加準確、及時地捕捉各項數據,極大提高瞭觀測效率和質量。但再先進的設備,人工維護仍不可少。去三沙各島礁巡檢、修理、更換設備,是三沙氣象人的“必修課”。

  廣袤南海上,大大小小的島礁星羅棋佈。地處南海臺風走廊的三沙,夏秋季經常受到臺風襲擊。三沙市氣象局觀測站網涵蓋永興島、珊瑚島兩個國傢基準氣候觀測站和7個海島氣象觀測站。

  常年在珊瑚島氣象站駐守的“85後”副站長張建青,對去海島維護設備深有感觸。“我們珊瑚島隻有兩個人,且必須留一人駐守,那出海維修隻能‘單兵作戰’。”通常來說,充當島際交通工具的沖鋒舟數量有限,他需要同時完成多個任務,與時間賽跑。“有時候沒有人幫忙撐個傘,曬得連電腦屏幕都看不見。”

  今年27歲的三沙市氣象局預測減災科預報員王國章在工作不到一年時,就參加瞭一次出海巡檢工作。那是2020年夏天,10天時間裡,他跑瞭琛航島、晉卿島、北礁、金銀島等7個島礁。

  “剛乘船出發去北礁,天氣還不錯,非常興奮。”王國章說,這股新鮮感很快被繁重的工作沖散——8個重量60斤的電池,他們要一步步抬到站點進行更換,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工作狀態緊張且不停歇。

  良好的設備是精準預報的前提,而對以海為生的三沙漁民來說,預報顯得更為重要。

  晚上睡覺前,有30多年打魚經歷的老漁民馮明芳會習慣性打開“三沙海洋氣象服務”微信群,看看第二天的天氣是否適合出海。每天8點、11點、14點、17點,王國章和同事們都會將精細到島礁的“短時天氣預報”發到群裡,為三沙居民提供生產生活參考。

  每到臺風季,氣象工作者會異常緊張。“記得有一年10月臺風高發,一個月就來瞭5次,我們4個人24小時輪流值班,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應急狀態。”王國章回憶說,由於天氣原因物資無法上島,很多天一桌人隻有一盤青菜,大傢就拿點罐頭就著吃。

  這樣艱苦的處境對老一輩三沙氣象人來說是常態。從1957年開始建設,一批批氣象人在高溫、高濕、高鹽的環境下,克服淡水資源短缺、電力供應不足、物資補給不規律等困難,積極推進南海島礁、漁港、漁區和航線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將氣象觀測系統向南推進約1000公裡。

  “現在來的年輕人挺能吃苦,幹活也踏實。”在工作多年、讓年輕人都叫“師父”的三沙市氣象局監測網絡科科長唐海榮看來,這一代年輕氣象人最大的不同是學新知識的主動性和能力都很強,對科研很有熱情。

  “我去年發表瞭兩篇論文,接下來打算對紫外線和氣溶膠做一些研究。”張建青說,在三沙工作,積累經驗和資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不斷有專傢學者、科研院所與三沙市氣象局開展科研合作。符式森經常向專傢請教研究問題,在日常工作有瞭一定積累後,他希望能夠在理論研究方面拓展深度。

  剛來工作時惡補瞭許多熱帶海洋性氣候相關知識的王國章,今後想多參加科研項目。“畢竟氣象知識更新也挺快的,參加項目能多瞭解一些科研一線知識。”他說。

  三個年輕人說著自己未來的打算,滿懷希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