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伴着清晨的阳光,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区党委书记李德青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要先把附近的几条胡同走一遍,日均万步的走街串巷,构成了她以脚步丈量民情的日常。胡同整治提升、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化解群众矛盾、开展社区活动、维护社区环境……自从2018年调任福祥社区,作为社区“当家人”,李德青的工作节奏“蹄疾步稳”,为居民办实事是她一贯的追求,要用自己的力量为老胡同里的居民打造“新生活”。

  福祥社区毗邻南锣鼓巷,辖区的几条胡同已有700多年历史。李德青每日要巡视的雨儿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不算宽敞的小巷。两边一水儿的青灰色砖墙,每隔几步就是一个院落。院落有门檐、台阶,门楣有吉祥的彩绘,门下有造型不一的门墩,门楼一般有雕花的墙砖,门面有精致而不重复的对联。夏日里,胡同里的树木郁郁葱葱,与两侧的房屋相映成趣,这是修缮后雨儿胡同的新模样。这条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全长300多米,拥有齐白石旧居等历史遗存,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2015年,包括雨儿在内的四条胡同启动了改造计划。2018年底,腾退完成后,启动了修缮整治工作。要先拆除私搭乱建、把院落房屋腾空,待改造修缮、环境提升之后再让居民搬回来。对于李德青来说,时间紧、任务烦琐,政策宣传、矛盾化解、群众动员、公众参与,一个都松懈不得。只要居民有时间、愿意谈,无论多晚她都会上门。哪怕周末,她也会从东五环的家中过来,带着设计人员上门谈细节。从第一户改造的居民不理解不同意到达成协议,整整历时两个月。“居民点头的刹那,我的心才第一次放下。二十多次上门,值了!”李德青说。

  “改造初衷要让居民不仅生活上改善了,而且还要恢复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李德青介绍,每个修缮整治院落都坚持“一院一方案、一户一设计”的原则,8支设计团队驻场设计,切实把老城保护的要求和居民改善的需求精细落实到每一处院落、每一间房屋中,充分体现居民意志,真正接地气。半年后,第一户“回迁居民”正式搬回雨儿胡同。看着焕然一新的院落,居民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30号院是最早修缮改造的院落之一,过去,这个小院曾是清朝值年旗衙门的杂物房,现在是胡同居民的公共空间。走进小院,院内宽敞整洁,灰色的老花砖,棕色的木制雕花窗,各种绿植掩映,俨然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这个小院除了居住着两户居民外,其余的空间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到过年过节,这里总能传出欢声笑语,从包饺子、包粽子、猜灯谜、玩游戏,到居民们商量自己家门口的大事小事,这里早已成为远近居民的精神家园。

  原来,30号院开通了“槐香客厅”“议商暖阁”“值年小站”“文馨书馆”“琢玉学堂”五大服务功能。伴随着雨儿胡同的修缮,居民也开始积极参加社区建设。“这五大功能,是历经了二十几次的讨论会后形成的,也完全都是居民们提出来的,我们落地实施。”李德青说,五大服务功能将胡同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扎根福祥社区多年,李德青不断摸索,创新打造了“五新”党建品牌。构建“新理念”,用党建引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搭设“新平台”,推动形成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实现“新联动”,汇聚各方合力打造有文化有乡愁有记忆的美好家园;采取“新方法”,以居民议事协商助推基层社区治理;活用“新技术”,科技赋能“智能社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她的工作理念中,“共建共治共享”是关键,用心用情服务居民是核心。从2006年对社区工作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李德青扎根基层18年,用自己的方式不断激活社区创造力和治理新活力,增强着社区的凝聚力,也奋力书写着胡同百姓的新生活。文/本报记者蒋若静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