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方媒體上有關德國對華“去風險”的論調甚囂塵上。當然這一論調不僅是德國正在提起,歐盟和其他一些成員國也正在提起。事實上,最先提出對華經貿“去風險”論調的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今年3月底她訪華前曾在兩傢歐洲智庫的演講中首次提出對華“去風險”(de-risk),以代替備受爭議的“脫鉤”(de-couple)。然而,“去風險”論調在歐洲逐漸流行之際,這一詞匯的真實含義及對華經貿政策的實際影響尚未得到澄清或清晰定義。這或許正是歐洲所希望達到的效果:用一種模糊的詞匯和不言明的含義為歐洲實施更靈活的對華經貿政策提供足夠的空間。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無論歐洲是否有意給予該詞匯以清晰含義,歐盟及其部分國傢為何偏愛用“去風險”而非“脫鉤”來概述其對華經貿政策?原因包括如下幾點。

歐洲為何選擇“去風險”?

第一,歐盟通過這一詞匯試圖在中歐關系中占據道德優勢,從而在實施對我國嚴厲的貿易保護乃至可能的制裁時註入豐沛的合法性。四川大學原航副教授曾斷言,所謂“去風險”是“歐盟的話語陷阱……去風險則將責任推給對方,污名化對方,對對方進行道德審判,這是後續一切行動的道德依據”。本文深以為然。

“風險”意味歐盟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也就意味著一種被動的、來自外部的制約和挑戰,從而暗示自身與對方處於不利境況關系的責任來自對方的挑戰,而非涉及歐洲的責任。因此,通過推行“去風險”政策不僅會將中歐經貿關系中問題的責任推給中國,並高度合法化後續的對華經貿政策。歐盟通過語言上的意識形態暗示,通過實施“去風險”政策,將中國推到瞭道德審判席。因此,在這一問題上,歐洲人不僅是原告,而且也是審判官。這種無視事實而玩弄詞匯,將中歐經貿關系意識形態化,並使歐盟立場與後續的可能行動合法化。

第二,丟棄脫鉤而使用“去風險”這一詞匯,一定程度上能平息歐洲的內部爭議,這為歐洲采取對華靈活的經貿政策提供機會。在多數人看來,脫鉤是一種激進的、全面和徹底斷絕關系的代名詞,是尋求對華在價值鏈、供應鏈上的斷裂。然而這既不現實也很難真正實現。尤其重要的是,脫鉤在政治上最終意味著對華遏制,它將給中歐關系帶來類似冷戰的狀態。

在冷戰時代,兩大陣營相互經濟交流基本為零。如果脫鉤的終極含義是斷絕經貿交流,那麼冷戰的一個面相就會在中歐間實現。如果這種脫鉤再延伸到高科技、金融和政治領域,那麼它在事實上就將意味著新的冷戰。對歐洲而言,這一結局顯然還不是其對華政策所能接受的目標。因此,“去風險”就成為一種模糊的、符合許多政客、大眾和企業心理期待的用詞,成為能夠彌平歐洲對華經貿政策乃至於整體政策分歧的利器。在“去風險”名義下,那些鼓吹脫鉤的政客與企業能找到擺脫對華依賴的依據,而主張繼續和中國開展經貿交流的人士也能從去掉風險後的其他領域中找到機會。當然它也非常符合那種追求和中國有選擇的、有限合作或選擇性遏制與供應鏈斷裂者的胃口。無論如何,它符合歐洲不同人群的對華政策偏好,從強硬到冷淡再到相對友好的各個政治光譜。

當然,“去風險”含義的模糊性給歐盟制定靈活、充滿機會主義的對華政策提供依據,這既帶來歐洲在對華政策上的團結和實現一個聲音說話,也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訴求和政策偏好,從而使歐洲的政客們在對華政策上滿足自己的選民,當然也能在對華交往中運用各種政策工具,並形成對華經貿政策的威懾力。就這一點而言,歐盟可能會有意讓這一概念模糊化,而不會對它作出清晰的界定。

第三,歐盟通過使用“去風險”政策,與美國盟友找到瞭所謂的共同對華敘事方式,這將有利於歐美協調對華經貿政策。一個有趣的事實是,當馮德萊恩用“去風險”代替脫鉤之後,美國國務卿佈林肯很快也使用該詞來描述美國的對華經貿政策。作為同盟和具有豐富雙邊溝通協調機制的歐盟和美國,雙方的對華經貿政策都開始使用“去風險”來代替“脫鉤”,這極有可能是雙方內部協調後的結果。無論如何,歐美在對華經貿關系上找到瞭符合各自內部需求的共同點。

歐美在對華經貿政策上的最大公約數——一個模糊化的“去風險”概念往大瞭說,可以解釋為“脫鉤”,這符合美國的遏制中國的意圖,往小瞭說可以解釋為有限降低供應鏈上的對華依賴,這滿足不少歐洲人的訴求。這種宏闊的解釋空間對歐美進一步協調對華經貿政策,以及在所謂國際局勢大轉換背景下整體上深化歐美同盟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歐美實際上在許多國際問題上存在差異,在對華政策上也一直存在溫差,然而“去風險”的使用將成為歐美共同對華議程的粘合劑。

第四,“去風險”在終極意義上意味著歐盟對華經貿政策安全化,這符合近些年來歐洲日益將對外關系泛安全化的目的。“去風險”不僅回應瞭最近西方世界一直鼓吹的對華供應鏈依賴的憂慮,而且回應瞭特朗普當政以來西方尤其是美國所鼓吹的對他們國傢的安全侵蝕的憂慮。因此,“去風險”既包含降低對華供應鏈依賴的含義(如實現稀土、鋰電池等的來源地的多樣化),也包含去除中國對其國防安全“威脅”的含義(如拆除華為5G設備或中國公司生產的公共場所監控設備)。考慮到歐洲將降低供應鏈依賴也正在被視作維護國防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去風險”事實上是歐洲從安全化視角看待對華經貿關系的結果。中歐關系在安全化視角下,“去風險”就成為對華經貿關系安全化的政策體現,這將會讓中歐經貿關系在更宏觀的安全視角下受到挑戰。

模糊的邊界與具體的含義

綜上,“去風險”將成為歐盟和一些歐洲國傢所謂在道德上保持對華優勢地位,在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指責與鬥爭的工具,在經濟上進行貿易保護主義和開展部分產業鏈斷裂的途徑,以及對華經貿政策安全化的體現。“去風險”已然成為瞭歐盟靈活和廣泛的對華政策工具。然而,在經貿領域,“去風險”的邊界盡管依然模糊不清,但也日益顯示出其具體的含義,尤其包括精準地去除和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與所謂“安全威脅”,以及不讓中國獲得相關優勢。具體來說,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降低或擺脫對關鍵原材料的依賴。由於中國是歐洲一些關鍵原材料的提供者,這些原材料包括稀土及其相關制品、新能源所需的材料如太陽能板或鋰電池、制藥領域的原初材料及其他一些化工原料等。歐盟羅列瞭一些關鍵依賴材料並正試圖通過來源的多樣化以減少來自中國的產品進口。

第二,降低或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這主要體現在投資方面,歐洲一些政客認為,在華大量投資(尤其在制造業領域)使歐洲資本面臨的風險上升,因此主張實現對外投資多樣化,將部分在華投資轉移到東南亞等國傢,從而降低對華市場依賴。

第三,阻止中國獲得高科技等優勢。歐洲將會越來越重視軍民兩用技術的對華出口,並會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阻止這種技術流向中國,也會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名義下極力阻止高新技術對華轉讓。總之,為瞭保持歐洲對中國的技術優勢以降低中國產業升級的速度,歐洲可能會以“去風險”名義采取各種阻遏手段。

第四,維護所謂社會與國傢安全。這表現為歐洲會以維護安全的名義禁止一些特定部門或物品的貿易,或阻止中國資本進入歐洲的一些特定行業,如電力基礎設施、港口或某些高科技領域等。

多個層面的操作應有多個層面的對沖

因此,“去風險”表面上看來比“脫鉤”要溫和,前者主要在乎安全問題,不涉及安全的領域似乎依然可以維持正常的交流;而“脫鉤”代表瞭離開,是一種各個層面的完全斷裂。從語義所表達的嚴重程度來說確實如此,但問題在於,去風險具有極大的含義上的模糊性,以及基於安全風險的泛化,這使“去風險”政策的操作空間巨大,盡管可能沒有脫鉤那樣嚴重,但也並不會如我們想象中那樣溫和。

對中國而言,正在歐洲流行的對華“去風險”論調其實具有相當大的欺騙性和危險。如前所述,其含義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歐洲人有意為之。我國需要在歐洲人日益上升的地緣政治意識的基礎上來理解其對華“去風險”的真正意圖。“去風險”將有多個層面的操作,這將給中歐關系帶來持續的挑戰。因此,根據不同層面制定相應的對沖策略,是中國持久的議程。但無論如何,隻要持續保持中國的產業升級和對外開放進程不變,歐洲的對華“去風險”政策對中國帶來的風險將會不斷降低,甚至直至消失。

(簡軍波,復旦大學中歐關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上海歐洲學會副秘書長)

“中歐觀察”是復旦大學的歐洲研究學者的專欄,立足中國本位,聚焦中歐關系。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