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估算的外衣,實則披露實際凈值?

一邊是基民蜂擁追捧,一邊是提前披露擦邊合規、助長投機?基金凈值相關問題該如何尋求平衡?

名為估算,實際逼近最終凈值?

通常而言,國內開放式基金大多在每個交易日夜間公佈當天的凈值和漲跌幅。 不過,記者發現,部分基金公司的直銷APP,卻能夠提前揭露謎底。

例如,有基金公司官方APP上,就顯示瞭基金的盤中估值和盤後估值及其計算規則。其中,盤中估值是依據定期披露的財務報告等公開材料結合指數走勢進行建模估算;盤後估值顯示是依據基金持倉數據進行估值,相較於盤中估值更加準確。盤後估值在收市後公佈,其中,普通基金在3點15分公佈,滬港深類基金在4點45分公佈。

6月13日晚間,記者翻閱多傢基金公司直銷APP上的凈值估算和實際凈值數據發現,不少基金的盤後估算凈值與最終的實際凈值幾乎如出一轍。

例如,某基金盤中估值上漲0.2%,盤後估值上漲1.95%,最終,當日實際漲幅也是1.95%;還有產品盤中估值下跌0.47%,盤後估值上漲0.47%,最終,實際漲幅為0.41%,與盤後估值十分接近。

某大型公募基金的直銷APP上線的自研估值系統,所估算得到的盤後基金漲跌幅,也與實際漲跌幅極為接近。多隻基金當日估算漲跌幅與夜間披露的實際漲跌幅僅相差不到0.1個百分點。 這就意味著,基民能夠近乎實時知曉基金當日凈值變化。

此外,在某大型三方銷售平臺上,一些和投資者互動密切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為瞭滿足投資者提前獲知基金漲跌幅的需求,多次在盤中、午盤後和下午收盤前播報凈值漲跌情況。

例如,某中小型基金公司長期在上午收盤後和當日收盤前半個小時,在某三方代銷機構平臺發帖提前公佈旗下部分基金的實時凈值變化。在下線凈值估算功能消息出來之後,該基金公司凈值播報形式由原來的數字播報變為更隱晦的手勢表情包播報。近日,記者發現,表情包播報也已消失,轉而變為“指數播報”,例如,在某半導體產業基金評論區,運營人員在早盤、午盤和收盤前就先後播報瞭AI算力指數、萬得光模塊指數、中證全指半導體指數的漲跌幅作為參考。

提前“透底”是否合規?

實際上,一部分熱衷於短線的投資者,對於追蹤基金實時的凈值變化熱情滿滿。“快播報一下收盤情況”“快透露透露,不然我們就轉去別的平臺瞭”諸如此類的評論在基金社區十分常見。

由於國內公募基金采取的是“未知價”申購贖回原則,即以當天收市後公佈的基金凈值來確認申贖份額,當天15點前發起的申贖申請以當天收市後公佈的凈值確認,15點後發起的申請則按照下一交易日凈值確認。在收盤前公佈凈值,主要是能夠給當天想要申贖的基民提供參考。

而一些短線投資者,也十分在意日內的漲跌幅,基金社區常見基民對於當日實際漲跌幅的猜測。在近期有關基金公司清除瞭實時凈值漲跌幅播報後,就有不少基民在評論區試探凈值情況。例如有基民留言:“漲幅有4個點瞭你就點個贊”。

因此,基金公司實時更新估算凈值的舉動,被不少粉絲視為陪伴投資者的貼心服務。不過,此舉卻遭到瞭業內質疑:實時公佈基金凈值變化,是否助長瞭追漲殺跌的行為?

“從二級市場交易而言,如果有瞭實時報價,容易讓投資者把基金當作股票一樣投資,引導投資者短線炒基金。此外,運營人員提前透露的實時凈值也並不準確。按照流程,運營人員披露準確凈值都要等到晚上清算後。”一位公募產品人士表示,公佈實時凈值也不利於基金經理操作。

“與其說第三方平臺基於季報公開數據的預測誤導投資者,不如說直銷平臺以及基金公司運營實時播報的凈值數據助長瞭基民追漲殺跌、炒短線的風氣。”另一位基金人士評價。

背後的合規性更是值得關註。“基金公司提前透露基金的實時凈值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基於未披露的實際持倉,是否合規值得討論。”一位基金投顧人士表示。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基金業績表現數據應當經基金托管人復核或者摘取自基金定期報告。此外,對業績數據的真實準確出處要求也較為嚴格。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