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傢曾經的千億閩系房企正式停牌。6月12日,因收盤價連續二十個交易日均低於1元/股,陽光城股票自開市起停牌,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交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截至最後一個交易日,陽光城股價已跌至0.37元/股,總市值15.32億元,股價較2015年的最高峰9.84元/股縮水超過96%。
過去兩年內,大多地產股股價都下挫超過9成,不少更觸發退市風險。此前,川系開發商藍光發展已於6月6日正式退市,成為2023年第一傢從A股退市的房企,也由此拉開瞭地產股退市大幕。
另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嘉凱城、美好置業、泛海控股、宋都股份、中天金融、粵泰股份等房企觸發退市風險,它們主要面臨的退市風險為“面值退市”,即“1元退市”(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此外,一些徘徊在1元/股的A股房企開啟股價保衛戰,將股價勉強維持在安全線以上。
目前滬深兩市中擁有地產股近120隻,港股亦有超100隻內房股。過去,地產股一度備受資本青睞,在2005年、2015年經歷兩輪大漲,2017年港股內房股亦迎來一波熱潮,將地產股的價值逐漸推向高峰。而如今,中國恒大、世茂集團、中國奧園、花樣年、祥生控股等超20傢港股房企仍處於停牌狀態。據港交所《上市規則》,可以對連續停牌18個月的上市公司進行摘牌。
在退市的氛圍中,超跌的地產股在6月迎來一波築底反彈。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收盤,6月以來地產指數漲幅超過4.5%。短期利好刺激下,有人伺機抄底。
林園投資創始人林園5月下旬曾公開表示:“由於前期大幅下調,地產板塊的投資價值受到市場質疑,但更換更好的住宅依舊是居民改善生活的主要方式,因此地產公司不會消亡,尤其是經過前期調整後,該板塊投資價值凸顯,會密切關註並積極參與。”
這個夏天,地產股又一次站在資本的風口浪尖。
有人黯然退市,有人仍在護盤
相比港股18個月連續停牌即面臨摘牌的規定,A股這波“面值退市”更為殘酷,遊走在危險邊緣的房企紛紛祭出增持戲碼。5月底以來,已有包括宋都股份、榮盛發展、世茂股份、新華聯、金科股份在內的多傢房企拋出增持計劃。
其中,5月30日,世茂股份稱,控股股東峰盈國際或其一致行動人計劃自2023年5月31日起3個月內,擬增持金額不低於1億元(含),且不超過2億元(含),增持價格不高於1.30元/股。反映在股價上,5月31日到6月5日的4個交易日內,世茂股份收獲4個漲停板,成功將股價拉升至1.2元/股以上。
截至6月13日收盤,世茂股份報收1.2元/股,總市值約45億元,暫時擺脫退市風險。而世茂系另一大港股上市平臺世茂集團股份自2022年4月1日起於聯交所暫停買賣,至今已超過一年。
同時,截止6月13日收盤,有8隻A股地產股股價低於1元,另有9隻地產股股價低於2元。
榮盛發展和金科股份則推出保衛股價的“組合拳”。除增持外,金科股份還宣佈瞭定增計劃,榮盛發展則選擇定增募資收購新能源領域相關公司。
5月28日,榮盛發展宣佈計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38%股權;6月8日,榮盛發展公佈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配套募集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第二日(6月9日),停牌兩周的榮盛發展開盤即漲停,並於6月13日繼續收獲第三個漲停板,報收1.56元/股。
無獨有偶,6月7日,金科股份發佈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母公司旗下恒昇大業建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恒昇大業20%股權。因該事項存在不確定性,避免對公司股價造成重大影響,金科股份股票自2023年6月7日上午開市起停牌。金科股份預計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交易方案。停牌前,金科股份的股價剛好站上1元/股的生死線。
“免稅”“新能源”,地產股借著這些概念在資本市場短暫“收割”一筆的案例比比皆是。然而,從提出收購到方案落地仍有很長距離,是為提振股價的“戰術性收購”,還是房企切實的戰略動作,仍未可知。
事實上,對房企而言,股價持續下挫、甚至退市,更多是其經營惡化的結果,要想真正重獲資本市場的認可,還需解決巨額虧損、高負債等根源性問題。
中銀證券就指出,今年年報季中房企2022年業績普遍承壓,部分房企處於大額虧損的情況,投資者對公司自身的信心也受挫,這也再度使股價承壓。但它同時認為,強化退市制度有助於保證股票市場合理供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促使投資者關註基本面優質、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的地產公司。整體而言,這有利於行業加速出清。隨著部分份額讓出,行業“強者恒強”的現狀將持續深化。
有股民欲抄底地產股,卻虧本數十萬
盡管市場悲觀情緒並未徹底散去,但經過連續的大跌,超跌的地產股在近期多次普漲,有股民亦選擇抄底入市。
Wind數據顯示,6月2日,A股房地產指數上漲瞭3.43%,其中105隻地產股上漲,5隻平盤,8隻下跌。港股房地產板塊方面,當天整體上漲5.38%,漲幅超過10%的個股達到34隻。
6月6日、6月7日,A股地產股延續強勢;6月8日,港股內房股中,正榮地產、合景泰富集團、時代中國控股分別上漲31.15%、24.39%、14.49%。
華西證券就指出,4月以來,房地產行業基本面熱點下行和板塊持續單邊下跌後,已有多隻地產股股價接近1元,甚至低於1元,這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場的悲觀情緒釋放已相當充分。站在6月初的時點,可能更應關註板塊超跌帶來的機會。
“地產前期超跌明顯,現在是入手機會。我現在持倉6隻股,有一半是房地產。”資深股民王亮對時代財經透露,其所持有的地產股多為地方小型國企,“市面上好的房企最後就剩下這些瞭,看好未來前景。”
不過,抄底的同時,王亮也踩過坑,“最近買入瞭一隻退市邊緣的西南房企,虧瞭幾十萬走瞭,風險太大。”此外,時代財經發現,在雪球等平臺,也有股民發帖稱過去買入退市地產股,如今無法套現,賬面虧損數百萬。
克而瑞證券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孫楊對時代財經指出,地產股之前跌得比較多,目前主要是超跌反彈。“我對市場是看漲的,但不會有大漲,就是一個底部的修復。隨著六月份傳統的銷售熱季到來,基本面上會給到大傢一些信心。建議獲利就走,不要做特別長期地持有。”
遠去的暴漲,地產股再難造富
上世紀90年代初,滬深兩大交易所剛剛成立,次年(1991年),萬科A成為第一傢上市房地產企業,地產股開始出現在資本市場。
21世紀初,隨著國內房改政策落地,房地產市場開啟長達20年的快速發展。在此期間,一些大型房地產公司獲得瞭募股上市的機會,此外有相當數量的房地產公司通過收購兼並,實現瞭借殼上市。
申萬行業指數顯示,在2005年、2015年的股市上漲行情中,地產股備受青睞,2005年7月25日起,申萬房地產指數由533.7點漲至2007年10月的階段性高位5709.8點,漲幅高達872.41%,跑贏上證漲幅465.74%。不過,2010年前後,由於A股政策調整,有很長一段時間地產企業不允許IPO,板塊一度被邊緣化。
2015年,地產利好政策持續推出,加之A股進入牛市,地產股也進入瞭新的上漲周期。當年6月,申萬房地產指數站上7269點的歷史高點。2015年“寶萬之爭”轟動A股市場,長達兩年的股權之爭,也將萬科的股價拉至當時的高點。
港股市場的地產股繁榮則來得稍晚一些。2007年至2009年,房企資金鏈普遍緊張之時,中國恒大、碧桂園集團、龍湖集團、佳兆業等大型房企在此階段實現在港上市。但長久以來,內房股的估值都遠遠不及香港本土開發商,即使在內地土地、房價都經過一輪上漲時,內房股依舊表現平平,中國恒大、融創中國、龍湖集團等股票價格長期徘徊在10港元/股以下,萬達商業更在2016年正式從港交所退市,謀求回A。
2017年,受中資資金、南下資金的推動,港股內房股集體爆發,不到半年時間,多隻股票價格就實現翻倍。
以中國恒大為例,其股價一路從1月3日的4.95港元/股上漲10月31日的最高峰25.29港元/股,漲幅高達410%,總市值突破3000億港元,更將許傢印多次送上首富寶座。此外,碧桂園集團、融創中國、雅居樂、龍湖集團、富力地產、世茂房地產等諸多內房股,在這一波行情中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此後,隨著房企銷售規模、土地儲備不斷拓張,部分頭部、優質內房股繼續維持上漲趨勢。直到2020年下半年,地產行業小部分房企暴雷,隨後更多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港股及A股地產股先後開啟下跌通道。
行業形勢急轉直下,房企開始降杠桿,傳統的高杠桿模式難以為繼,不少房企甚至缺乏持續經營能力。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就是板塊走弱。
如今,上市房企在完成保交付任務下,還要通過不同手段保衛股價,以維持上市地位。當下,留給地產股的,或許隻有熱鬧遠去的背影。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