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鳳凰網財經《封面直播》欄目

830萬人失業、股市暴跌45%……在美國白宮模擬債務上限的“末日場景”報告中,足以窺見債務違約對經濟的災難性影響。早在今年1月,美國政府已觸及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停止發債。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多次警告債務上限最早在6月1日觸及,一旦債務違約將引發全球性的“經濟與金融災難”。

但迄今為止,驢象兩黨繼續在債務上限問題上僵持不下,遲遲未達成一致。31.4萬億美元的巨額債務,成為懸在投資者頭上的一把達摩斯利劍,全球金融市場的神經為此緊繃。

在美債違約進入倒計時之際,鳳凰網財經《封面直播》邀請到瞭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錢軍,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經濟學教授、聯邦儲備系統華盛頓總部前高參John Rogers,共話美債危機將何去何從,違約的災難性後果如何避免。

談及美債增長的原因機理,Rogers表示,“如果有一年政府支出高於稅收收入,必須通過借款彌補缺口,這些借款就是國債,如果政府每年收不抵支,國債就會不斷增長”。

過去,美國國債大量增加多出於戰爭或大蕭條等重大事件,如今債務上限已經演變為一種令人擔憂的財政政策。Rogers指出債務的增加更多由結構性因素導致,這些結構性因素包括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增加、稅收制度無法積累足夠資金來履行的社會保障,而新冠疫情更加劇瞭財政政策的動蕩。“或許高額負債可以部分歸咎於新冠,但美國早已負債累累。”

那麼,這次美債真的會發生債務違約嗎?Rogers認為不太可能,這次債務上限會像往常一樣再次提高。

在對談中,錢軍與Rogers達成瞭共識,“我們都認同美債上限是一場懦夫博弈,看兩黨誰先扛不住,到一定程度雙方可能會達成協議。”美國無法將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提升並不等於美債違約,錢軍同樣指出過去三十年美國政府有過短期關停,未按時發放公務員工資,但政府對國債仍然守信。

如今,債務上限日益淪為黨爭工具,從經濟問題演化為政治問題。Rogers表示,“債務上限不是美國財政政策的問題所在,就像溫度計不會導致發燒一樣,債務上限隻是衡量債務狀況的指標,美國政客應該對此做到未雨綢繆。”

矽谷銀行爆雷、美債觸及上限引發瞭全球投資者對美元資產更廣泛的擔憂,助推瞭去美元化的聲浪。Rogers介紹,去美元化是指用其它貨幣取代美元作為貿易工具,目前涉及四個領域:一是類似石油的全球性貿易貨品,二是中央銀行持有美元作為外匯儲備;三是雙邊貿易協定,四是全球投資者持有美元作為個人資產。

其中,在雙邊貿易領域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逐漸替代美元,成為各方關註的焦點。今年以來,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等國傢在進行與中國的雙邊貿易時,人民幣開始占有一定的結算比例。

國傢外匯管理局的數據提供瞭有力的支撐,截至3月底人民幣首次超越美元成為中國最常用的跨境結算貨幣。

針對去美元化的現象,Rogers同時強調,各國以何種貨幣支付是對全球貿易和金融狀況的直接反映,但沒有非常重要。重點應在出口商願意把貿易積累下來的利潤存成哪種貨幣,他們希望持有哪國的貨幣作為資產。

“其實去美元化的進程在十一年前已經開始,一直在穩步進行,但各國仍有60%左右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元。”Rogers指出。

以下為鳳凰網《封面直播》錢軍對話Rogers內容集錦:

美聯儲前高參:美國財政部早就負債累累、黔驢技窮

美國自立國以來已有國債,所謂的“債務上限”是美國政府根據國會授權,為瞭履行現有法定義務而能夠舉借的債務總額。在談及美債危機何去何從之前,Rogers先闡釋瞭美債增長的原因機理:“如果有一年政府支出高於稅收收入,就必須通過借款彌補缺口,這些借款就是國債,如果政府每年收不抵支國債就會不斷增長。”

債務上限作為美國財政政策的一部分,由來已久。自1917年開始美國一直在提高債務上限。目前美國國債已高達31萬億美元。

“過去美國國債大量增加多出於戰爭或大蕭條等重大事件,但如今債務上限已經演變為一種令人擔憂的財政政策”,Rogers指出債務的增加更多由結構性因素導致,這些結構性因素包括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增加、稅收制度無法積累足夠資金來履行的社會保障,而新冠疫情更加劇瞭財政政策的動蕩。

“或許高額負債可部分歸咎於新冠,但美國早已負債累累。”Rogers提到。

美債每次觸達上限美國財政部都采取延遲發放養老金等手段,但從2023年起金融市場出現許多過熱的信號,表明財政已經不堪重負。Rogers表示,財政部長耶倫最近提出”X日期”,意思是財政部”黔驢技窮”,真的沒錢瞭,一天都撐不下去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