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接下去兩次的利率決議將在6月20日和8月1日舉行,目前多數機構傾向認為,英國將在8月降息,6月降息的希望渺茫。
然而,金融市場總是充滿不確定性,答案就在幾日後揭曉。若英國在6月20日降息,超預期的寬松貨幣政策勢必又掀起新一輪大的金融資產價格波動;更為重要的是,美聯儲降不降息,實際上,它自己亦不能拿完全自主, 當全球央行降息潮洶洶之時,美聯儲勢必不能螳臂擋車。所以,這一次,美聯儲也要看英國臉色。
// 為什麼英國是美聯儲降息敏感指標?//
英國與搶跑降息的瑞士、瑞典不同;與被刺美國的歐盟也不同。
首先,它是西方金融的核心地帶,英國與美國歷來步調緊密一致,英鎊當下可以說是“影子美元”亦不為過。美元開始加息時,英國緊密跟隨。
其次,英國與歐盟的關系又是離岸競爭,千絲萬縷。雙方在金融、經濟領域,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系, 歐盟先降息等於是率先開啟瞭經濟擴張周期,英國如何應對,兩個月以後再降息是否失去先手?
英國特許會計師協會經濟學主管Suren Thiru表示,令人失望的英國經濟增長數據不會改變英國央行的決定,英國央行下周不太可能降息。不過,鑒於英國一貫的行為風格:在面對歐洲時,它更多的時候,不是考慮某個選擇對自己的影響會如何,而是會重點考慮:不能落在歐洲大陸的後面。
// 美國通脹正在回落 //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Labor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周四公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本月下降0.2%。PPI是衡量生產者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的指標。這與4月份0.5%的增幅和市場預期的0.1%的增幅預期相反。剔除食品、能源和貿易服務後,PPI保持不變,而預期為增長0.3%。按年計算,所有項目PPI上漲2.2%。
報告公佈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低。該數據公佈的前一天,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與上月持平。CPI是一個受到廣泛關註的通脹指標,衡量消費者為商品和服務實際支付的價格。
從批發角度來看,最終需求商品價格下降0.8%抑制瞭PPI,這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能源類股指數下跌4.8%。食品價格下跌0.1%。在服務方面,燃料和潤滑油零售利潤率飆升12.2%,但這在一定程度上被航空客運服務價格暴跌4.3%所抵消。
周四的其他經濟新聞方面,勞工部報告說,截至6月8日的一周,首次申請失業保險人數躍升至24.2萬人。這是自2023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比前一個時期增加瞭1.3萬人。經濟學傢此前預計的數字是22.5萬。持續初請失業金人數為182萬人,較前一周增加3萬人。
// 經濟學傢不報希望 //
近日,一項針對經濟學傢的調查結果顯示,英國央行8月料降息。 瑞銀也改變瞭英國央行6月降息的預測,認為要推遲到8月份。不過,瑞銀承認這樣的預測存在風險,因為6月前英國要發佈5月份通脹報告。
在接受調查的65位經濟學傢中,有63位預計英國央行將從8月開始降息。但是,所有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傢都預計,6月晚些時候利率不會發生變化。換言之,上述經濟經學傢幾乎一致認為6月英國不會降息。
畢馬威首席英國經濟學傢Yael Selfin表示:“盡管我們看到勞動力市場出現瞭一些暫時的降溫跡象,但服務業通脹仍居高不下,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可能希望等到下一組預測和更多數據出爐後,再開始首次降息。”在貨幣政策委員會8月開會之前,將公佈一組勞動力市場數據和另外兩份通脹數據。
// 經濟官員比經濟學傢要急 //
5月9日,英國央行以7比2的投票結果贊成將利率維持在5.25%不變,其中2人投票支持降息,分別為英國央行副行長拉姆斯登與貨幣政策委員丁格拉,他們認為目前有必要進行降息,因為貨幣政策決定對經濟的影響存在滯後性,通脹降幅可能超過英國央行的預期。
英國4月CPI同比上漲2.3%,較3月的3.2%大幅下降,為三年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經濟學傢預期的2.1%。這一超預期的通脹數據一度是外界認為英國保持5月不降息的理由。
在上述通脹數據公佈前,英國央行行長貝利一度暗示,最快可能在6月20日舉行的會議上首次降息25個基點。5月20日,英國央行負責貨幣政策的副行長本·佈羅德班特表示, 如果第二輪通脹壓力能夠如預期般下降,英國央行將能夠在“夏季的某個時候”降息。
大選,以及經濟增長壓力是英國當下的兩大重要議題。
6月12日,英國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零增長,低於3月增長0.4%的水平。就業率也呈現糟糕的境況,英國國傢統計局6月11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4月末的3個月內,英國的就業率為74.3%,低於一年前的同期水平。失業率為4.4%,高於一年前的同期水平,也高於此前三個月的水平。
今年年底英國要舉行大選,對於大選的因素,一些觀察認為認為,英國央行可能會對在大選期間持謹慎態度,大選的獲勝者將需要解決阻礙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也有一些人士持相反觀點: 蘇納克政府會盡量加大對經濟的刺激,爭取較好表現來拉攏民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