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動態
經濟觀察網訊 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其中提出,加快以醫療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發展。支持醫療大模型開發和落地應用,推進數字療法、人工智能輔助治療等產品的研發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藥研發。加快醫療、醫保、藥監等數據底座建設,精細化開展數據清洗和治理,推動數據流通。引導算力企業加大對人工智能醫療的支持,探索配置建設可信計算環境。全文如下:
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
醫藥健康產業是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助推北京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醫藥健康產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到2026年,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其中,醫藥工業營業收入達到24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每年100億元以上。實現引領全球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5-8項,新增獲批上市創新藥10個、創新醫療器械30個;“三醫”聯動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新建1-2傢研究型醫院;引進培育多層次專業人才1萬人以上;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撬動社會風險投資每年200億元;高品質特色園區10傢。產業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創新策源,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
1.強化國傢戰略科技力量引領作用。全力服務保障國傢實驗室建設,強化退行性疾病等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的研究突破。提升全國重點實驗室創新引領和產業支撐作用。推動生命科學領域大科學裝置建設運行並向全球開放共享。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聯合國傢科研機構、大學等組建創新聯合體,協同開展基礎和前沿科學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系統集成創新。
2.發展壯大新型創新力量。穩定支持生命科學領域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承接國傢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開展高水平原創研究,面向產業需求開展共性技術攻關,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企業孵化育成。在醫學轉化研究、呼吸道傳染病、基因存儲應用、核糖核酸等領域,設立一批創新體制機制的研究機構。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落地發展並融入北京創新體系。
3.加速生命科學領域重大成果產出。在細胞基因治療、腦機接口、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領域部署“核爆點”專項,催生具有顛覆性、引領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支持腦認知原理解析、衰老機制等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佈局面向生殖健康疾病、疑難罕見疾病等的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基因編輯等產業亟需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4.推動臨床需求和市場導向的創新轉化。支持醫療機構與國傢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高校院所、企業合作,整合基礎和臨床研究優勢,打造5-10個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研究基地,加快基礎研究向臨床轉化速度。實施臨床醫生與科學傢“雙負責人”模式,開展協同攻關。采用“產業出題、揭榜掛帥”方式,推進企業與科學傢合作。支持在疾病動物模型、合成生物制造等方向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引導新建醫院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支持提前謀劃科技成果轉化的功能佈局。
(二)加強臨床研究,強化醫研產協同
5.提升臨床研究質量。推進有條件的醫院組建專職、兼職的臨床科研隊伍,完善考核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建設臨床研究聯合體,以國傢醫學中心、研究型病房示范單位為核心開展高水平臨床研究及醫學研究轉化。提升臨床研究人員參與或承擔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的能力。
6.發揮臨床對產業支撐作用。優化臨床機構啟動臨床試驗項目的流程,將臨床試驗啟動用時壓縮至25周以內。推進醫學倫理審查結果互認范圍擴大到全市,並建立監測體系,提升互認效果。實施臨床試驗全流程監測,將監測結果與臨床機構後補助政策掛鉤。建立市臨床試驗信息平臺,實現“一網通辦”。
7.推動研究型醫院高水平發展。推動研究型醫院按程序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支持研究型醫院與完成備案的本市三甲醫院合作,開展細胞治療的早期臨床研究。支持研究型醫院參加臨床研究聯合體建設。吸引全球高水平臨床試驗和國內首創標志性項目,支持創新品種開展全球同步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推動首都醫科大學研究型醫院等建設。
(三)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化賦能
8.實施醫療大數據共享與應用。建設全市共享的門急診、住院、體檢、科研等電子病歷體系。推動標準化、信息化臨床研究數據共享,明確數據脫敏標準,打通醫院之間數據鏈接。推動檢驗結果、醫療影像在全市三級醫院實現互聯互通互認。推動醫院開展醫療大數據的登記、評估、流通,拓展在創新研發端應用。
9.推動臨床樣本數字化管理使用。建立面向全市開放、充分保護隱私的臨床樣本共享信息系統和資源質量評價體系,推動部分產業亟需且規范采集、存儲的樣本進行數字化轉換,提高臨床樣本資源整體利用效率。提高臨床樣本在診療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水平。
10.促進醫療數據安全跨境流動。搭建數據跨境流動審批溝通機制,強化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等服務,保障數據出境合規。依托本市數據跨境安全與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數據安全與治理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對藥物警戒等業務管理場景數據出境的風險研判和合規指導。
11.加快以醫療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發展。支持醫療大模型開發和落地應用,推進數字療法、人工智能輔助治療等產品的研發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藥研發。加快醫療、醫保、藥監等數據底座建設,精細化開展數據清洗和治理,推動數據流通。引導算力企業加大對人工智能醫療的支持,探索配置建設可信計算環境。
(四)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研發到應用進程
12.建立藥械研審用聯動的服務機制。建立加速創新藥械研發應用的全流程服務工作機制,在臨床試驗、註冊上市、生產落地、入院應用等關鍵環節加強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問題,強化工作評估,提升服務水平。
13.提高審評效率。積極對接國傢藥品監督管理相關單位,做好溝通協調等工作。引導檢測檢驗、臨床試驗和註冊申報服務等第三方機構集聚發展。發揮國傢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機構北京服務站、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作用,拓寬審評交流渠道,強化指導服務。縮短藥品進口檢驗時間,提高通關效率。
14.加速創新藥械入院應用。推動醫療機構建立定期召開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工作會議的長效機制。加強服務創新藥申報進入國傢醫保藥品目錄有關工作。引導市屬醫院將創新藥加快入院應用,對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本著“應配盡配”原則盡快入院。對符合條件的、涉及新醫療技術的創新醫療器械可隨時申報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試行期間滿足條件的,醫療機構可申請統一定價和醫保論證。通過訂購、首購等方式促進醫療器械研發,加快創新產品入院應用。
15.優化醫保支付結算模式。進一步推動國傢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工作(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繼續擴大試點范圍,探索將非國傢醫保談判藥品納入試點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創新藥械及相關技術服務納入本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付費除外支付范圍。遴選1-2傢醫院開展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試點,探索構建入院采購和結算模式。
16.豐富多層次商業醫療保險體系。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原則,推動將未納入國傢醫保藥品目錄的創新藥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針對細胞基因治療等創新性強、臨床急需的創新藥,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保險產品,與基本醫療保險形成互補。
(五)做優品種結構,推動產業能級躍升
17.推進藥品創新發展。推動下一代雙多抗、感染性疾病疫苗等大品種研發上市應用,支持藥品國際註冊和出口,促進仿制藥質量提升,產出十億元大品種30個。支持細胞療法、基因藥物等市場潛力大的品種快速形成產業增量。在炎癥、感染等領域,推動全新靶點、全新機制的重磅藥物研發。
18.促進醫療器械提質增效。壯大醫療機器人等領域產業規模,推動國際高端醫療器械產線落地,促進進口產品在京生產,提升醫療器械產值在醫藥工業中的占比。在生命支持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加快產品海外註冊,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市場開發能力。
19.推動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推進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開發,促進數字化中醫診療裝備開發應用。推動名優中成藥大品種開展符合現代醫學規范的臨床應用,推進院內制劑在醫聯體內調劑使用並向新藥轉化。搭建中醫藥國際綜合服務平臺及線上交易平臺,開拓國際市場。
20.深化京津冀醫藥產業協同發展。推進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建設,強化規劃、政策、要素協同,建設產業廊道,增強上下遊協同合作,並依托產業鏈圖譜開展聯合招商。推進京津冀區域醫學倫理審查結果互認。探索建立藥械監管跨區域協同、標準統一的長效合作機制。推動三地掛網采購協同。推進京津冀地區衛生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協同建設。
(六)分類精準施策,助力企業梯隊式發展
21.大力集聚領軍企業。吸引3-5傢跨國企業來京發展。支持在京跨國企業提升產業能級,擴大研發中心規模,引進領先技術和品種。發揮頂尖科學傢、知名醫生的影響力,發揮研究型病房等平臺作用,引育不少於5傢領軍企業落地發展。
22.做大做強高成長性骨幹企業。支持企業擴增研發管線,提升對國傢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和高校院所創新成果的承接能力,促進其與初創企業融通發展。支持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創新基金,開展全球投資和並購。支持營收規模10-20億元企業加速發展,力爭三年內有15傢企業實現營收規模50億元以上。
23.持續培育科學傢領銜創辦的前沿技術企業。培訓優選一批服務於科學傢創業的合夥人型首席執行官,促進科學傢前沿技術成果轉化落地,孵育新增20傢以上科學傢領銜創辦的前沿技術企業。發揮企業“服務包”機制作用,提供“保姆式”服務,促進其成為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4.提升第三方服務平臺規模效益。引育國內外優質醫藥外包服務平臺不少於5傢,佈局國際註冊、銷售等關鍵環節服務平臺,培育載體遞送、疾病模型動物等特色技術平臺。提高生物藥、細胞基因治療、小分子藥物等第三方研發生產服務領軍企業一站式服務能力,加速拓展全球業務。
25.推動孵化器能力提升和高水平運營。引進不少於3傢國際知名的專業孵化器、加速器。在創新資源豐富的區域集中佈局孵化器,在產業要素完善的區域集中佈局加速器,為孵化項目提供驗證平臺、投資基金等保障服務。促進孵化器形成覆蓋“發現—驗證—熟化—孵化”全鏈條服務模式。
26.註入資本活水。發揮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強化對社會資本投入的帶動效應,重點支持早期轉化和產業落地。匯聚全球風投基金,促進國有投資平臺與風投基金合作。建立企業上市服務通道,營造登陸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良好環境。支持企業登陸國內外資本市場,新增上市企業20傢。
(七)實施全方位引進培育,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
27.做好全球頂尖人才引進服務。吸引戰略科學傢在京組建研究團隊和實驗室;加強腦機接口、合成生物制造等領域頂尖人才引進,加大醫藥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交叉學科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依托新型研發機構、高校院所等,加強科研資源配置,在經費保障等方面賦予更多自主權。
28.加強多層次專業人才引進。做好醫藥健康人才專項服務工作,吸引具有國際化背景的首席執行官、首席醫學官等管理人才,藥械國際註冊、臨床試驗統計等經驗豐富的產業人才,以及基因編輯等方向的關鍵核心技術人才來京發展,為其做好工作、生活方面服務保障。
29.開展多樣化的人才培育。依托醫教研聯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施臨床科學傢培養計劃。支持醫院選派優秀人才赴國內外臨床研究機構學習、打造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團隊。通過實施服務科學傢創業CEO人才特訓班、醫藥高級研討班、醫療衛生領域創新力培養計劃等,提升復合型管理人才能力水平。
(八)突出區域優勢,構建產業集聚聯動發展格局
30.強化空間供給和區域統籌。規劃新增不少於3000畝可供產業使用的工業用地,推動建成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新開工標準廠房180萬平方米。推進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提升園區國際化運營水平。做強海淀區、大興區、昌平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主導區,支持城市副中心等具備優勢的區域加強產業佈局,構建“四核多點”的產業格局。
31.推進海淀區打造智醫融合新標桿。加快中關村科學城國際醫谷和中關村綜合保稅區建設,在上莊、西三旗等地建設特色園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高水平平臺,打造原始創新孵化的核心承載區。促進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創新,推動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的細分領域發展,推進醫療大模型落地應用,加快培育數字醫療新業態,形成智醫融合產業優勢。
32.推進昌平區打造創新提速新引擎。依托國傢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催生“0到1”的突破。聚焦細胞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制造等領域,建好用好研究型醫院等平臺,加快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建設,推動國際醫療器械城等產業園建設,構建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創新走廊。發揮未來科學城“生命谷”“能源谷”聯動優勢,建設生物制造產業創新示范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33.推進大興區建設先進制造新高地。加快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南北擴區,佈局核酸藥物、高端醫療器械等特色園區。推進首都醫科大學校本部建設,以新機制規劃建設大學科技園。推進國傢醫學中心落地。加強醫藥基地與相關產業園協同,實現高端制造環節集中落地。
34.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藥械智造新地標。構建“概念驗證平臺—技術服務平臺—打樣中心—中試基地”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引進跨國企業,吸引企業產能轉移,擦亮“亦莊智造”金字招牌。積極實施產業空間拓展和城市更新計劃,分步推進產業用地空間開發,打造新藥智造高地。
三、保障機制
發揮北京市醫藥健康統籌聯席會作用,強化統籌協調,以項目化、任務化方式推進各項任務落細落實。加強資金保障。發揮中關村先試先行改革和“兩區”建設制度優勢,推進一批試點政策落地見效。依托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等國傢級平臺,舉辦高水平國際化醫藥健康領域平行論壇。打造國際化專業會議品牌,提升北京在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擁有頂尖國際學術期刊的科學出版和信息分析公司來京發展,發揮聚集國際要素作用,加速構建高水平開放生態。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