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傢有兒女》頭上瞭。

90後的童年回憶,人畜無害的電子榨菜,竟然也遭到瞭一星運動

前幾天,《傢有兒女》的豆瓣頁面突然湧入大量“一星”。

絕大多數都提到瞭一個名字:

楊紫。

楊紫怎麼瞭?

又關《傢有兒女》什麼事?

荒誕。

把這件事扒開瞭看,還有更荒誕的另一面。

01

為誰一星?

《傢有兒女》被盯上,起因是高葉的一條微博。

感覺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無關緊要的小事,竟然會引來無法預料的風暴。

戛納紅毯上,高葉曬造型美照。

一位網友點評:脖子太短,以後別戴這種項鏈瞭。

高葉十分痛快地回復:要你管,我覺得美就行。

隨後,這位“管太多”的網友被眾人圍觀瞭。

有人發現,這位網友在微博上使勁誇趙麗穎的造型,認定她是趙麗穎的粉絲。

但趙麗穎粉絲拒絕認領。

並曬出證據:該網友微博“含麗量0%,一直在幫楊紫投票”,分明是楊紫粉絲!

△ 有人搜索該網友的微博

這位網友聲明,自己不是誰的粉,就是喜歡追花邊。

但高葉的微博評論區下面的網友還是結案瞭。

全都在吐槽楊紫粉絲。

於是,就應有一星運動——

因為楊紫的粉絲,遷怒楊紫。

因為楊紫,遷怒《傢有兒女》,上豆瓣打一星。

到底這群人是誰?

高葉粉?趙麗穎粉?還是路人網友?又或者是機器人?

在另一邊。

“反擊”也在進行。

趙麗穎的《幸福到萬傢》同樣也湧入大量一星,點名針對她。

目前楊紫和趙麗穎的作品下,擠滿瞭粉絲的“禮尚往來”。

居然連話術都一模一樣——

看到熱搜來的,本來很喜歡這部劇,但是楊紫/趙麗穎太下頭瞭

雖然各有負傷,但《傢有兒女》路人盤畢竟強悍,而且又是央視播過的劇。

於是央視出面瞭,批評:惡意評分不可取。

這下引起更多的關註。

很多人一看——

我的童年回憶被人沖瞭?傢人們,那必須不能答應啊。

網友上豆瓣打出五星,“守護童年”。

你以為這就完瞭?

《傢有兒女》上熱搜,官媒下場,讓飯圈衍生出瞭陰謀論——

“都是楊紫粉絲自導自演。”

“楊紫給央視塞瞭多少錢?”

荒誕吧。

整件事情,處處讓人啼笑皆非——他們到底在爭什麼?

雖然《傢有兒女》的評分沒有被動搖,這起網絡鬧劇也很快會被遺忘。

但Sir擔心的,不隻是《傢有兒女》。

02

“一星”的擴大化

打星,本身是一種評分機制。

更深一層說,它是一種賦予大眾的話語權

打幾顆星,都是你的自由。

且不說爛片可以打一星。

好片就不行嗎?

哪怕是難得一見的9分片,依然存在一星。

對於這樣的“一星”,我們沒有必要大動幹戈,因為評價本身就是主觀的;再者這極少部分的評價,會被大多數人淹沒,讓評分趨於客觀。

Sir並不反對針對作品本身打出一星。(無論我們的看法是否一致)

問題在於什麼?

“一星”被越來越多地濫用於評價作品之外的目的。

正如《傢有兒女》的“一星運動”中。

他們是因為覺得劇不好看嗎?

不。

是為瞭“報復”楊紫。

反過來,也用同樣的方式給《幸福到萬傢》打一星,針對的是趙麗穎。

看到沒。

一星,無非是粉圈互毆的武器。

往往你並不知道這些打出憤怒一星的人,到底是不是真人。

前幾年,一條透露楊紫瓊宣佈加盟《獵魔人》的微博下,湧入瞭大量的歡呼聲。

但仔細一看——

咦?怎麼清一色在誇楊紫。

大概是因為識別能力有待提高,一看到楊紫瓊,就自動抓取瞭前兩個字。

除瞭刷一星,讓人頭大的還有亂刷星

因為豆瓣為瞭防止惡意刷分的行為,做出瞭一些限制,比如要評價夠一定數量的作品才會判定為真實賬號。

這時水軍就想到瞭應對策略——

養號。

隨便找一些條目打分,隨便打幾星,評價都是毫無意義的車軲轆話。

一些圖書本來隻有數十條評價,一下子湧入瞭大量不相關的評論,導致不能體現出真實評分。

圖書編輯忍無可忍,隻好發文求粉絲高抬貴手。

為瞭踩某個明星,可以打一星。

為瞭捧自己的愛豆,可以打五星。

為瞭讓自己的評分權重更高,可以到處亂打分。

總之,作品怎樣,毫不重要。

這樣下去會演變成什麼?

03

“一星”的連根拔起

Sir反感“一星運動”擾亂正常的評價體系。

但同時也發現瞭令人擔憂的相反面——

要求清零“一星”。

因為有的一星行為是粉圈亂象,那麼豆瓣上所有的一星都要被打壓嗎?

而往往,他們提出的理由,不是道德綁架,就是扣帽子。

比如《你好,李煥英》大火,有人自己感動瞭不算,覺得全世界都必須陪著自己一起哭。

那些沒有流淚的,批評瞭電影的。

就是沒心沒肺、冷血自私的“孤兒”。

有人在王一博《你好,香港》下留言“難聽”、“大白嗓”。

粉絲很熟練地拿出殺手鐧:紅歌你也敢打差評,這要跟國傢對著幹?

迪麗熱巴劇《阿娜爾罕》被打一星。

網友大喝一聲——紅色獻禮劇你也敢造次。

Sir再次強調,我們當然要反對惡意一星。

但目的是為瞭維護良好的評價環境。

而不是揮舞尚方寶劍,用道德綁架和扣帽子的方式,肅清差評。

為瞭獲得一個良好的生態。

不該冒著讓整個生態連根拔起的風險。

這不是危言聳聽。

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

這部國產科幻之光,同樣遭遇瞭大量的“一星”。

原因?

就是看不慣。

原本,對於喜歡電影和保護電影的人來說,隻要反駁這些言論就足夠瞭。

但反對派又是怎麼做的呢?

直接遷怒於平臺。

維護《流浪地球》的粉絲反向“一星”。

各大應用商店裡的“豆瓣”,被擠滿瞭“平衡一下“的一星。

理由是——

豆瓣管理無能、散養水軍、隻重視利益,渾身上下都沒一塊好肉。

今天看來,最讓人心驚膽戰的是這一條。

比《傢有兒女》“一星”可怕的,是“一星”的擴大化。

比“一星”擴大化可怕的,是以後某一天再沒有“一星”,也再沒有打星的權利。

這部電影是你想評就評的嗎?

那部電影是你可以不落淚的嗎?

……

原本由互聯網興起被賦予的話語權,有可能會歸零。

這一切,又是為互聯網而魔怔瞭的人,親手遞出瞭刀柄。

到瞭那一天。

不知他們,會不會像程蝶衣發瞭瘋一樣地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