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看,屏幕中這個男人是張衛健。

雖說他這次的角色是位營長。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他真正想演的應該是——

中國人自己的海王。

他在河底擁有一傢可以零元購的超市。

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短短幾十秒的時間。

張衛健能夠先後從這條河裡撈出:

鯽魚、黃鱔、螃蟹、蛤蜊、這麼大的蝦...

還有最後更離譜的女兒紅and玫瑰花...

並且在擔心他再多撈幾下,可能整個營的士兵都要吃不下之時。

張衛健又捧著玫瑰花,走到瞭一位尼姑面前,開始霸道告白:

“回去給團長打報告。”

“打結婚報告!”

派爺曾在一瞬間裡想象過無數種接下裡的劇情走向。

可是萬萬沒想到會是這一種。

隻能說神劇的編劇們。

你們這次又贏瞭——

以上片段來自於前段時間突然爆紅的“張衛健河底撈”。

出於一種嚴謹且好奇的求知精神。

咱找到瞭這段的出處——

劇名為《五臺山抗日傳奇之女兵排》,某網站上榮獲2.9分。

看著這個成分復雜的名字,也大概猜得出劇情有多離奇瞭。

它講的是日軍入侵五臺山後。

此地的尼姑們組成瞭一支特別的“女兵排”。

在張衛健的訓練帶領下,書寫瞭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開頭說張衛健演的是海王。

其實意思也不僅僅是指他有操控海鮮/河鮮的力量。

沒錯,這劇披著抗日的外殼,裡子還是談情說愛那一套。

甚至還是狗血的三角關系,完美拿捏流量密碼...

而三角戀中的另一位也是熟面孔——

艾麗!你怎麼在這裡!!

並且值得一提,惠英紅也在本劇出演瞭...

用的是經典皮膚:師太。

而女兵們的訓練日常呢。

與其說是在訓練,不如說是在玩鬧,還有爭風吃醋——

打仗的場面也是要多敷衍,有多敷衍。

兩軍開戰,張衛健一人帶頭沖鋒,腰桿挺得老直瞭。

好像生怕子彈打不中他。

嘿!你說巧不巧,子彈還真全繞著他走。

誰讓人傢是主角。

突突突突突突。

身邊該領盒飯的都領上瞭,他毫發無傷。

咱就是說導演要真想拍言情。

直接去拍個偶像劇不好嗎?

您也拍的順手,咱也看得舒心啊!

鬧成現在這個樣子,大傢都不想的嘛!

但可惜,來霍霍的導演不在少數。

這些抗日神劇,已隱隱形成瞭一個獨有的“神奇宇宙”。

在這個宇宙裡,牛頓的棺材板被徹底釘死。

物理學完全不存在!

比如這段小女孩引誘敵軍進入包圍圈後英勇就義。

瞧瞧這跳崖的姿勢,瞧瞧這運動的軌跡。

總有一種她在半空中會變出一套鋼鐵俠戰甲的錯覺。

配上一個漫威的bgm完全沒有違和感。

劇中的各位主角都是身懷絕技。

什麼手撕鬼子,褲襠藏雷,那都是過時的基本操作。

現在講究的是一個“炫技”。

追逐戰,座駕得是最普通的自行車。

但,在鐵軌上追逐。

後方的槍林彈雨全然不怕。

因為主角能騎著自行車完成——垂直起落。

瞬間感覺哈利波特的掃帚也就不過如此。

並且當物理學失效後,咱這戰鬥思路也是徹底打開瞭。

不但可以在開槍時通過手腕的劇烈抖動,讓子彈拐彎。

還可以一槍引爆八百裡外的炸藥包,再通過炸出來的碎石擊落飛機。

要是敵軍裝甲太厚怎麼辦?

無妨,把手榴彈綁在箭上即可破之。

但要說到殺傷力最大的武器。

那得還要看傳統手藝。

小李飛刀的不知道第N代傳人申請出戰。

那玩意用起來,可比開槍帶勁。

照理說,當我方拿出瞭如此堪比X戰警的能力者出戰後。

敵軍應該也不弱吧?

可在這個“神奇宇宙”中,敵軍的智商真的是撲朔迷離:

你永遠不知道他是個傻子,還是傻子,還是傻子。

他們可以匍匐在我軍的城門之前,完全不知道槍眼瞄準的哪裡。

他們也可以舉著梯子登上城墻,可這長度連墻的一半都夠不著。

他們的槍法神準,真的,隻要任何一個人但凡失誤一下。

就那麼一下。

就可以打中主角瞭...

總結一下:離譜,是真的離譜。

用高情商的話來說:這可能是中國喜劇和想象力的又一巔峰。

低情商講就兩個字:弱智。

真的就是把觀眾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可偏偏,這些人又拍得不亦樂乎。

甚至神劇裡不乏各種有頭有臉的演員。

不知為何,老一批的演員都前赴後繼地“下海”。

而年輕一代,也在演著一些很新的“神劇”。

可能得益於顏值and年齡,他們擅長把各種諜戰情節與瑪麗蘇有機結合。

有時候咱自己人看著都能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更別說當神劇流入瞭——日本。

曾經就有一個叫巖田宇伯的日本人,在大量閱片之後。

編寫瞭一本《中國抗日神劇讀本》。

把抗日神劇分析得是頭頭是道。

各種名場面一個不漏。

從時代背景的背離講到各種細節道具的失真。

還嚴肅認真的為各種劇畫瞭人物關系圖。

甚至還提出瞭一個疑問:

“神劇導演是不是對sm有什麼特殊癖好...”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

抗日神劇,其實是一種愛國喜劇。

笑死瞭。

但又不是很好笑的事。

抗日神劇究竟拍的是什麼?

或者換一個問題:為什麼抗日劇,要在裡面多加一個“神”字?

簡單來說,它就是真的把主角造成瞭“神”。

也許主創一開始的動機,是想在這場殘酷無比的戰爭中。

塑造一個英雄形象,用一種英雄主義來渲染氣氛。

但效果大傢都看見瞭,用力不是過猛,就是歪瞭。

嚴肅被娛樂性消解得一幹二凈。

為什麼?

顯而易見的是不用心。

所有的塑造,都在用一種低智且粗暴的方式。

典型就是《抗日奇俠》。

想凸顯主角的強大,就直接給他加上“超能力”。

於是,手撕鬼子就被拍出來瞭。

為什麼突然如此嚴肅?

因為這可能不僅是對歷史的戲說。

更重要的是,許多後來者開始明目張膽地利用民族情緒,來遮掩粗制濫造的內容。

他們知道,無論他們拍成怎麼樣,在這個題材中都是安全的。

而這是可恥的。

話說回來,在“抗日神劇”中有比較好的成功案例嗎?

還真有,比如燕雙鷹系列。

它做對瞭什麼?

第一,是人物有成長。

它的主角雖然同樣是一個身懷絕技的人。

可這不是生來就有的,是他經歷過傢人被殘害後訓練而來。

甚至在出師之後依然會被幾個鬼子打的頭破血流險些喪命。

所以他的“爽”感是成立的。

第二,是劇情的節奏。

這一系列的班底,正是《神探狄仁傑》的班底。

所以在早期的幾部裡並沒有什麼降智的戀愛戲碼,也不敷衍灌水。

懸念設置,劇情反轉,多線並行十分成熟,觀感豐富。

而綜上兩點,仔細想想。

難道不是一部正常的尊重觀眾的影視作品必備的嗎?

所以說到底,還是不用心,不想用心,甚至不必用心就有人買單。

而這,也許並不是僅僅是抗日神劇才有的問題。

隻是它成為瞭一個典型。

最後,咱也用一張神劇的截圖來總結一下今天的話題:

“你當我小孩嗎?”

“老子今年二十八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