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一座城市變得有魅力的因素無非兩點——歷史遺留下來的厚重故事和有著年輕活力的人。北京在這兩點上從不缺乏,所以在北京眾多的“老房子”裡,也不斷生發出令人歡欣鼓舞的新故事。
我們在北京到瞭4處充滿新鮮血液的“老房子”,來看看哪處老房令你驚喜。
01
老房改造的開端
西打磨廠街
西打磨廠街是北京相對較早開始改造的胡同街道,在進行整個胡同建築的改造時,邀請瞭許多知名設計師參與規劃。
雖然采用瞭不同材質的改建方案,西打磨廠街的老房子還是基本都保留瞭原本的建築格局。
留舊如舊
在北京的崇文、宣武區和東、西城合並之後,人們再提到這兩個區域都要加上一個“老”字,使得原本的地名多瞭一些歷史的痕跡。在前門以南,清末至民國的老金融大街被新的市政規劃一分為二,地域的稱呼也隨之變瞭。故而人們對西打磨廠街有瞭一個全新的稱呼——“老崇文”最長的一條胡同。
前門大街北端的路東,坐落著這條有點小名氣的胡同。東起北官園胡同北口,西端止前門大街,與原本是一條街的東打磨廠街遙遙相望,成瞭兩傢人。
西打磨廠街是北京市政規劃中,做老房改建最早的一批胡同,為瞭大方美觀,甚至在胡同裡裝上瞭石頭制的魚池,這裡的一間間老房子也有著各自的故事。
迷宮花園
如果不是懂行的人提醒,你可能不會想到跨入西打磨廠街見到的第一個設施是一座迷宮花園。這座“迷宮”有點太過迷你,卻也是難得的一小片綠化。這個區域原本是一個小廣場,規劃者打算把它做成一個迷你市集。奈何西打磨廠街現在還有不少老住戶住在街道裡,集市過於人聲鼎沸,隻得作罷,改成迷宮是也。
鐵手咖啡
這間咖啡廳的軟裝中加入瞭咖啡品牌的工業元素。雖然在門前添加瞭“網紅”元素的小院子,進入正門或踏上狹窄的樓梯,你仍然能夠感受到這間老房子原本略顯逼仄的空間格局——但這在過去,這裡可是京城中人流鼎沸的“頂流”位置。
咖啡廳裡的工業風也是建立在老建築格局基礎之上的。
隈研吾工作室
雖然沒有張貼醒目的標志,但當你步行到一處外墻上有著密密麻麻的小方格建築的時候,這裡就是隈研吾位於京城的工作室瞭。進到院落裡你會發現,原本的建築結構依然被保留瞭下來,隻是京城院落的大磚墻被改成瞭落地玻璃,讓原本傳統的格局中多出瞭不少現代元素。而院落外面密密麻麻的小方格亦有其妙用——下午的陽光透過方格打在地上,會形成和斑駁樹影一樣的效果,仿若玻璃窗外就是迷人森林。
共享際
當你看到胡同門頭上“靛藍顏料、零整批發”字樣,那便是曾經的瑞華染料行到瞭。改造後仍然保留著四合院肌理。與曾經的山西晉商喬傢票號大德通總號一樣,瑞華染料行的染料門頭和大德通總號具有濃鬱民國風情的雕花拱門都被完整地作為門面保留瞭下來,也成為這條街上最顯著的歷史建築標志。由西打磨廠瑞華染料行和長巷三條 1 號清朝末年的“義誠店”旅店舊址兩個場地改造而成的是打磨廠 · 共享際,有民宿住宅,也有著院落式的辦公空間,和現代傢居裝飾風格結合的胡同院落,使得這個空間別有一番融合感。
現代傢居與傳統建築相結合,呈現出一種風格上的沖撞感。
02
寺廟裡的融合時光
東景緣
Temple東景緣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利用瞭幾個真正的歷史廟宇建築,原本的建築院落非常簡約古樸,特征十足。
智珠寺的正面景觀,內部是個展覽場地。
中西融合
北京許多經典都藏在胡同中,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真話。談到東景緣,與其說它是一座命途多舛的老舊寺廟,倒不如說它是北京眾多建築遺珠中的幸運兒——如今的東景緣早已不是一座簡單的翻修建築的概念,它是建築空間和生活內容的豐富融合,結合瞭中式建築的外力,和新式生活的內殼,成為中西合璧的珍寶。現代與古典在這裡結合,古樸優雅的院落融合瞭高檔餐廳、瑜伽場和茶室,當然還有綿延不絕到此而來的觀賞者和遊客。
修舊如舊是北京大部分古建築重修的基本原則。
東景緣的前世名為智珠寺,是乾隆皇帝敕造的藏傳佛教寺廟,屬於是嵩祝三寺(嵩祝寺、智珠寺、法淵寺)建築群落中的一部分。同樣是經歷瞭復雜的歷史變遷,甚至在上世紀 50 年代被用作一座電視機廠,幸運的智珠寺在 2007 年被一名比利時老人溫守諾發現。他自組團隊私募基金,花費瞭 5 年的時間對其進行修復,最終用“修舊如舊”的手法還原瞭寺廟建築和院落的原本形態。
智珠寺院落中也有不少當代藝術作品。
藝術展 《物體肖像》攝影與陶瓷對話
智珠寺經歷瞭 260 年的歲月,院落中永久型的當代藝術展覽與古建築產生碰撞,形成瞭中西結合的獨特美感,位於院落畫廊中非常有意境的展覽,簡單又靈動的幾筆便可帶來一種愉悅感。強烈推薦下午時段前往,斜陽會讓整個房間疊加上另一層線條,感覺非常神奇!
院落裡的現代藝術品免費對遊客開放。
Gathered Sky 日出/日落觀賞
這是以光線為創作元素的藝術大師 James Turrell 在亞洲唯二的永久性地標作品,也是中國唯一的 Skyspace裝置藝術,躺著觀看日出或日落時分,光線變化帶來的不同天空色彩。
夕陽時分的院子裡別有一種古樸意味。
TRB Hutong
在位於東景緣內的米其林二星法餐廳,如果天氣好,可以在寬敞的院子裡就餐,或者是在室內落地窗的邊上,享受北京傳統建築的詩意美學和精致的法國大餐相結合的美妙體驗。
東景緣院落中很熱門的遊客打卡點。
回 HUI temple
智珠寺的院落給這座茶室帶來獨有的清幽古樸之感。茶飲和茶食頗為講究,亦融入瞭品牌創作者對於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在智珠寺的院落中選擇安靜坐下,品一杯茶盡情享受這融合建築帶來的美妙時刻吧。
03
胡同裡的洋日子
寶鈔胡同
結合瞭真正的北京居民胡同不同位置的建築,The Orchid團隊利用改建民居開設瞭西餐廳、早茶餐廳、民宿、酒吧和烘焙坊。在寶鈔胡同,它們已經深入瞭居民和遊客的生活形態。
寶鈔胡同有著大量的本地居民居住,很有生活氣息。
外國“中式”愛好者
寶鈔胡同明朝屬於金臺坊,在文獻上被記載為“倒鈔胡同”。相傳元朝時倒鈔司設於胡同南口,立有“倒鈔法”,也就是為瞭推行紙幣,回收舊錢,換以新幣的方式。當時設立在這裡的倒鈔司是負責全國新舊紙幣兌換的機關,這條胡同因此得名。在清朝以後,漸漸訛傳為“寶鈔”,就幹脆沿用瞭下來。
寶鈔胡同的生活氣息較其他的胡同更濃鬱一些,從胡同入口走進去,你所能感受到更多的是當地人的胡同生活氣息。但在這條四通八達的小胡同裡,也仍然有著不少可以駐足靜坐、感受胡同生活的好地方,尤其是“蘭花系列”——由 Toast at the Orchid 廳、福榮記全天早茶餐廳、包間酒吧、The Bake Shop 烘焙坊面包店和蘭花賓館構成的綜合建築群。
The Orchid團隊成員在院子裡養的蓮花。
雖然很多人都是從 The Bake Shop 面包店開始認識寶鈔胡同的,但不得不說這些建築中最引人註目的一間房間正是蘭花賓館的玻璃房——由胡同裡的老式四合院改建的蘭花賓館一共隻有十幾間房,卻沒有一間完全相似的房間,這間客房原本的房間就被之前的住戶搭出瞭一個二層平臺。主理人將它改造成一個全透明的陽光房,成為附近最搶眼的風景。
蘭花賓館民宿房間內采用瞭不少古董傢具裝飾。
在民宿建築的改造過程中,蘭花賓館遵循的也是“保留”的原則,所有的房間都旨在還原胡同中的廂房形式。然而客房式和公寓式的房間裡,卻加入瞭現代化的設施、西式衛浴和小型廚房,采用地暖和空調,可謂將現代生活搬入瞭真實的老房子裡。
對於空間設計師來說,陽光的使用必然是重中之重。在蘭花賓館的房間裡,你可以見到胡同裡的天窗,黃葉從樹上落下來,成為別樣的景致。而房間中保留的老式橫梁似乎已經沒有瞭別的作用,但單單是滄桑的美感就足以讓人動容。
蘭花賓館院落裡的石榴樹。
The Bake Shop 面包店也算是北京遠近聞名的網紅烘焙店瞭,在未經防疫管控的時候,到此拍照打卡或是喝咖啡的人絡繹不絕。與其處於一體建築中的 Toast at TheOrchid 擁有全北京最讓人驚艷的shakashuka(北非蛋),原創的地中海菜系是老板的得意之作,環境和味道都讓人拍案叫絕。福榮記一如既往的火爆,標志性的鯉魚圖案墻磚成為人們打卡拍照的最常見背景。當然,廣式糖水是必不可少的味道,如果不是我告訴你,你一定想不到這幾傢風格迥異的店鋪是由一個團隊打造的。
最隱秘而小眾的要算是這裡的包間酒吧,不為人知的原因當然不是酒的問題——這個位於福榮記後面的小小酒吧隻在夜間的一段時間內開放,調酒師更有可能神秘而誘惑。他們接待的客人不多,是因為想和客人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因為雞尾酒對他們來說,是可以聊出很多東西的元素。
寶鈔胡同緊挨鐘鼓樓,是景點和生活區的結合。
04
一段京城情懷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一座歷經風雨的歷史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多故事。包括與歷史大事有關的事件,和那些與每個人的記憶有關的獨傢記憶。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同樣也是北京胡同區域的著名建築。
圖源|小紅書@好困
獨傢記憶
如果說偌大的北京城,30 多年的生活,作為一個老北京人,讓我最有感情的古建築是什麼,答案非段祺瑞執政府舊址莫屬。其實這個地方並不神秘,在每個人中學的語文課本中,都提到過這個北京城裡的老地方。
這座建築和我的故事緣起就在《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裡,小學時我們的語文老師曾帶隊參觀過這個地方,彼時的我個子很小,隻覺得這棟主建築很高,由無數個長方體構成,窗戶很大,頗有些西式教堂的樣子。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些建築始建於 20 世紀初期,正是中國仿西式建築的熱潮時期。而它的設計師沈琪,亦是因建築水平高超而著稱。
主建築因出眾的造型已經成為不少社交平臺上知名的拍照打卡點,但在早些年間不是這樣。小學時首次見到這座樓宇之後,我和它的緣分遠遠還未結束,入學人民大學之後,雖然身處偏門小眾的專業檔案系,卻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瞭這座建築——當時它是人民大學的學校檔案館和清史研究所的所在。
我曾多次出入這裡,也終於瞭解到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並非一個管理森嚴的歷史場景,它的後院有三棟配樓,住的都是我校的員工傢屬。更有趣的是,三座配樓中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假山花園,在繁忙的二環內青松挺立,反倒多出一種莫名的寧靜感。有時在清史研究所辦完事,我就來後院逛逛,坊間傳聞這裡的野貓群落兇得很,其實對熟人也很溫柔——尤其是那些會偶爾喂食它們的人們。
圖源|小紅書@好困
但有個詞叫時過境遷,隨著學校檔案館新館的建成,學院也把檔案館的材料運回瞭中關村的主校區,讀研之後,我到段府的次數越來越少瞭,或者可以說是沒有。直到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所有的人大學子都流行拍兩套畢業照—— 一是穿著學士學位服在人大主校區拍攝;二是租賃民國的學生裝,男生穿黑色中山裝戴小帽,女生穿藍色學生裙,到人大老校區也就是段府拍攝。我想每年7月一定是段府最熱鬧的一段日子,白天到此拍照的民國男女學生絡繹不絕,巧妙地和劉和珍君形成瞭鮮明的呼應,這是屬於現代的,段祺瑞執政府舊址的熱鬧。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