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等客来”到引客、留客,如今酒店生意的逻辑完全变了。
对于大部分奔波在外的旅人来说,在酒店能睡个好觉,房间干净、床品舒服、安静不被打扰、早餐美味还管饱是其最核心的诉求。
听上去这些似乎已经是当下每家酒店的标配,但当差标有限、选择有限的消费者希望不论去到哪儿,都能选对酒店“不踩雷”,难度就有点大了。
而这也正是大家更青睐品牌连锁酒店的根本原因,不为别的,就图品牌酒店的环境和服务有基本保障。
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品质化消费,追求独特的旅宿体验,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奔赴自己的热爱,实现自我定义。
这看似是更多酒店的机会,很多新锐品牌可以走到消费者面前,但从经营角度而言,却是对运营者提出了更大挑战。
因为体验感是非常主观的判断,更考验酒店的综合服务能力,住得好、吃得好、环境好、服务态度还得好,有任何一个环节让消费者不满意,就很有可能被拉进永久“黑名单”。
而从供给端来看,即便是有价位水准做分隔,消费者可以选择的酒店品牌依然非常多。经营酒店已经不是开门就等赚钱的“躺赢”生意。
正如锦江酒店(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伟在近期举办的2024锦江酒店伙伴成功大会上提到的,靠规模增长盈利的增量时代已经过去,酒店也需要换位思考,以消费者需求来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营销自己、更重视运维老客户了。
结合锦江酒店今年以来一系列重磅举措,不难看出这一头部企业的因势而变及前瞻布局。
01
品牌是形象也是标签
关键在找准优势、凸显差异
品牌不仅是企业或产品的一种标识或符号,它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个性和服务承诺,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代表,同时也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联想的集合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往往会选择那些他们信任的品牌,以获得更好的品质和服务体验。
酒店品牌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从而在市场端形成更广泛的品牌共识,最终才能转化为酒店源源不断的好生意。
纵观当下酒店市场,想要通过强化品牌认知与消费者更深度建联的酒店集团,大都基于自身成长特性与差异化,向市场“喊话”。但聚焦到“归属感”,并能以此与消费者产生深度联接的,恐怕不多。
原因之一,让人有“归属感”的企业品牌需要有足够长的陪伴,有些甚至已成为消费者人生记忆的一部分。例如“锦江”品牌,起源于1935年,至今近90年历史。从见证酒店业在中国的起步到如今遍布世界的多元品牌矩阵,从提高行业标准到承担社会责任,锦江酒店一直是中国酒店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也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长,被誉为“中国酒店的摇篮”。其陪伴消费者所沉淀的美好记忆、所产生的情感羁绊,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归属感”的另一大支撑在于,发展至今形成的规模效应。数据显示,截至 2023年12月底,锦江酒店拥有已签约酒店超16600家,超158万间客房,分布于中国大陆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中国大陆境外58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消费者去到哪儿,都能找得到锦江的酒店。
从陪伴到无处不在,这就是锦江酒店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和品牌认同的关键之一。
02
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唯一载体
需建设服务好消费者的能力
而对于更多中小酒店企业来说,想要获得类似的品牌信任和认同,其难度和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可想而知,抱团加入大酒店集团,因此成为一条捷径。这也使得我国的酒店品牌连锁化率在近些年得以突飞猛进,不断走向“强者更强”的发展局面。
根据《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按连锁客房数量计算,我国酒店连锁化率已提升至40.95%,而在2019年,这一比率仅为26%。截至2023年底,我国连锁酒店数约9.06万家。
连锁化率越高,于品牌方而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就越大,如何保持规模增量是一方面,更重要在于加盟门店的品牌认同感和品控,保持步调一致、目标一致、高效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管理不够好,消费者首先就会“用脚投票”,而那些已经“上车”的投资人伙伴也会因为回报率不够好随时“下车”。一份来自厚海数据平台的《中国酒店市场品牌变更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高星级酒店品牌变更(换牌、冠牌、摘牌)的酒店数量同比增长近一倍,其中约为42%的品牌变更是摘牌,翻牌占比约为33%。
这也侧面说明,市场进入存量时代,酒店企业格局或将迎来大洗牌,强化品牌优势、提升品牌认知和渗透,保持竞争力,尤为重要也恰逢其时。
“随着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基于能力为边界做竞争,才是未来之道。”王伟在大会现场以哈佛商学院的服务利润链条为例,号召广大酒店加盟伙伴一起建设服务好消费者的能力,持续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其带来更好的体验。
03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认知与目标一致的共赢才是未来
对于大酒店集团而言,面对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哪儿已经被分析了很多。但也需看到,规模大的挑战就在于管理难度大、品牌多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平衡把控。
就在不久前,锦江酒店(中国区)首次解析了其全新的“12+3+1”品牌战略规划,提出要在2028年打造12个千店品牌(包括已经突破千店规模的维也纳国际、麗枫、维也纳、锦江之星、7天5大品牌,以及希岸、喆啡、凯里亚德、丽怡、康铂、白玉兰、IU等7个高增长潜力品牌),3个(锦江都城、丽芮、丽柏)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中高端品牌,并探索1条度假赛道。从品牌角度画出了布局重点。
不仅如此,在组织架构上锦江酒店(中国区)今年也真正实现了"三合一":管理层面合并为一个总部,成立了11个大区+7大中心,形成“门店—省区—大区—总部”的管理层级,持续推动开发、运营属地化。精简沟通环节,就是为了对投资人和在营门店的问题可以及时且高效的响应。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以技术提升运营效率,这里的技术不仅仅是酒店管理系统、酒店机器人,更是对数字化趋势的洞察,对AI大模型的超前布局。伙伴成功大会上,锦江正式发布了业内首个AI超级员工JINTELL,它不仅能够实现工单的智能识别和自动化处理,还能通过深度学习和全面感知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智能客房管理、个性化客户服务、虚拟礼宾服务、智能安全监控等场景,由AI驱动不断获得正向反馈,以实现服务全流程智能化。
这些都是锦江酒店(中国区)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酒店经营新趋势之下做出的主动求变动作。正如有业内人士对于锦江系列动作的解读,老牌酒店企业并非是“保守”的代名词,而更应该基于其能力和经验,成为引领行业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与先锋。
据锦江酒店(中国区)官方披露的数据,其今年上半年的复投率同比增长了38%,投资人自持物业加盟占比同比也增长了10%。这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王伟多次提到一个观点,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当他对产品和服务不满意时,不会细分这是酒管公司的错还是某家酒店的错,这就需要酒店投资人与品牌方目标一致,携手共进,跟着时代及竞争环境的转变,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也正如高瓴资本张磊在《价值》一书中所讲,“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则虽远亦至,格局小则虽近亦阻”,价值观与目标一致,才是合作双方能够稳定向前,寻求好结果的大前提。酒店的本质是服务,品牌方也好,投资人也好,只有齐心协力做好服务,才能真正实现“让客户赢”,消费者收获极具性价比的体验,投资人和管理方也收获该有的利润回报。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