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高萍)五一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金融股走強,銀行、保險板塊漲幅居前。截至發稿,保險板塊漲幅居首,銀行股大面積飄紅。個股方面,民生銀行盤中漲停,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股盤中最高價創下階段性新高。

對於金融股大漲,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特估”理論的最佳實踐,金融股估值較低,二級市場大漲是價值回歸的體現。銀行股核心邏輯是宏觀經濟,堅持修復邏輯和確定性增長邏輯兩條主線,預計2023年一季度為全年業績的低點,目前銀行板塊估值及基金倉位均處於低位,看好銀行加配行情。

金融股大漲 民生銀行盤中封漲停

5月4日開盤,A股大金融板塊再度走強,銀行板塊一度漲超2.3%。民生銀行領漲銀行股,一度漲超8%;中信銀行跟漲;國有大行也保持強勁上漲勢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股價均創階段性新高。保險板塊午間收盤漲幅一度居前。

午後,金融板塊持續走高。保險板塊領漲行業板塊,板塊漲幅一度漲超5%。民生銀行盤中漲停,中國銀行漲超6%。截至發稿,民生銀行在大單買入下持續封漲停,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均漲超6%;中國太保大漲超9%。

港股金融股同樣表現不俗,截至發稿,民生銀行漲超6%,招商銀行漲超5%,農業銀行漲超4%;中國太平漲超8%、中國太保漲超8%。

對於金融股的表現,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傢李大霄認為,金融股是“中特估”理論的最佳實踐。金融股具備低估值的基礎,又具備穩健的特征,因而金融股的大漲是價值回歸的體現。

對於銀行股,國盛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婷婷表示,2023年以來,銀行股的股價表現分化較大,低估值的國有大行、長沙銀行、瑞豐銀行則漲幅居前,相對收益非常明顯。“中特估”銀行股股價持續上漲,預計主要是險資、北向資金貢獻。4月份,“中特估“行情繼續演繹,相關個股累計漲幅進一步提升至15%以上,資金的偏好進一步提升。

在李大霄看來,A股市場已經調整瞭三個月,多方已經積蓄瞭越來越充分的能量,五月份面臨較佳的做多窗口期,雖然A股市場節後短期面臨一定的外圍壓力,但出現上證指數紅五月概率越來越大,今年行情結構性的特征越來越明顯。

預計一季度為業績低點 看好銀行加配行情

統計數據顯示,42傢上市銀行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4%、2.4%。申港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認為,從已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和一季報來看,受到宏觀經濟下行的沖擊,銀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放緩,主要受貸款投放節奏、凈息差下行以及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放緩的影響,部分銀行資產質量方面亦出現一定擾動。

華西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劉志平也表示,銀行年報和一季報落地,結合一季度貸款投向數據來看,信貸高景氣是支撐銀行業績的主要因素,而息差和中收承壓下,一季度上市銀行業績探底。申港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預計,今年一季度為全年業績的低點,後續隨著貸款一季度投放逐漸形成實物工作量,企業貸款需求和零售客戶貸款需求逐漸回暖,銀行營收端和資產質量方面將得到提升。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銀行板塊PB估值0.57倍,2010年以來PB估值分位數為5.63%,2023年一季度銀行股占偏股型基金倉位為1.96%,為2016年三季度以來新低,顯著低於2010年以來均值。

機構認為,銀行開年以來信貸投放情況良好,預計信貸結構有望持續調優。貸款定價下行壓力趨緩,疊加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約束銀行息差與存款成本,有望緩解息差壓力。若資本市場回暖,非息收入有望自低基數修復。目前銀行基金持倉、估值均為低位,配置性價比凸顯,看好銀行加配行情。

展望未來,馬婷婷認為,銀行板塊行情的重要催化依然是經濟改善,天量信貸投放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出口數據超預期的韌性、五一假期出遊的強力反彈等都是積極信號,未來可持續觀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PMI、CPI等指標的修復力度和強度。劉志平認為,銀行後續量價有支撐,基本面有望企穩回升,催化板塊估值低位回升,且目前銀行股主動基金持倉處於底部區間,板塊靜態PB也仍處於0.53倍的低位,具備較高性價比。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