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pple

編:亦可

2023年Q4以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復蘇的聲音不斷,似乎“憋屈”已久的市場終於吐出一口氣。

折疊屏、AI手機、衛星手機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技術的持續普及和應用,令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驚喜感逐步上升,尤其是當消費者拿著“放大鏡”去看蘋果2023年新款手機的“毫無新意”後,消費者對國產智能手機的寬容度和好感度又上升瞭不少。

國產智能手機的玩傢們也確實“爭氣”,陸續放出多個“大殺器”。國產智能手機的復蘇之戰,或許會在2024年打響。

01

國產智能手機行業度過艱難時刻

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3%,為近10年來國內該行業最大降幅,出乎所有人意料。

具體來看,2022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2.86億部,不僅低於2021年的3.29億部,創下瞭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更是全年出貨量自2013年以來首次跌破3億部。

2021年Q4至2022年Q4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 圖源IDC

自此,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進入“艱難時刻”,行業唱衰聲音不斷。

作為2021年國內最暢銷的手機品牌,vivo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18.6%,但到瞭2022年,其總出貨量同比下降瞭25.1%;占據16.8%市場份額的OPPO,同比增幅下降28.2%;小米同比下降23.7%。榜單上,唯有華為在2022年實現瞭34.4%的上漲。

這樣的結果與人們的換機欲望不高有關。近年來,智能手機能夠帶給消費者的驚喜感降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講,手裡的智能手機已是“超需求滿足”狀態,即使用瞭三四年,智能手機的流暢度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一組數據可以表明這樣的趨勢。TechInsights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隻有23.5%的人在2023年更換瞭新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的平均換機周期,也從幾年前的18個月延長至目前的51個月。

不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陷入低迷期,全球市場亦如此。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估稱,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億部,同比下降5%,為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

好在,整體低迷之下,曙光已然顯現。

權威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23年10月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在連續27個月同比下降後,首次售出交易量同比增長5%。而在2023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達到3.12億部,回到3億部以上,行業呈現復蘇態勢。Counterpoint還預計,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延續這一趨勢,實現同比增長3%。

這樣的消息無疑刺激著玩傢們加速往前跑。市場方面,一些新技術、新概念的持續推出,也正契合著這一復蘇進程。就此,不少行業人士認為,2024年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將迎來新拐點。

02

市場三大亮點:折疊屏、衛星、AI

確實,自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手機市場頗為低迷,即使各大手機廠商新機發佈的頻率不減、開發佈會的熱鬧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並無多少亮點出現。

尤其是在經過瞭多年發展和殘酷的市場競爭後,國內智能手機在性能、續航、屏幕、系統、影像等方面早已卷出天際,堆料式突破也讓消費者審美疲勞。

作為2023為數不多的行業亮點之一,折疊屏可謂是站到瞭行業的C位。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延續快速增長趨勢,出貨量達到196萬部,同比增長90.4%。

圖源:IDC,2023

同一時期內,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6.3%。“一升一降”之間,行業趨勢一目瞭然。

IDC數據同時預測,2024年中國內地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將近1000萬部,同比增速約為53.2%,到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7.5%。

除折疊屏這一亮點外,衛星通信也給行業帶來瞭新的發展思路。從目前市場的情況來看,包括華為、榮耀、OPPO等多傢手機廠商已發佈或有計劃發佈搭載衛星通信功能的新機型。

從功能上來看,搭載衛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機,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日常所需,還可以在沒有運營商信號的環境中不至於失聯,尤其是在如地震、洪水等突發自然災害中有重要的“保命”作用。

但其一大缺點也不容忽視——通話成本高。

以華為為例,2023年爆款Mate60Pro作為全球首款搭載衛星通信的機型,其衛星電話套餐一經上線,即“貴哭”瞭一眾消費者。

根據華為方面公佈的規則,目前提供兩種收費方式,即功能費方式和包月方式。功能費方式為每月10元,除此之外,用戶將獲贈2分鐘的主被叫通話時間,超過兩分鐘的通話每分鐘收費9元,並且接聽電話也需要支付相同費用。

而包月方式則分為200元、300元和500元不同的價位,分別包含50分鐘、100分鐘和200分鐘的通話時間,超出套餐部分同樣按照9元每分鐘的標準計費。

這樣的收費相較於普通的通話費用高出瞭不少,很多消費者在“搶”到華為Mate60Pro後,更多選擇不開通該功能。“太貴,沒必要”,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開瞭為保命”。

第三個趨勢則是AI在手機行業的落地。

2023年以來,大模型發展浪潮中,消費類電子成為AI應用落地的重要領域,作為開年大戲,手機大模型的內卷更為激烈。很快,OPPO、榮耀等手機廠商紛紛發佈搭載瞭大模型的機型,截至目前,華為、vivo、OPPO、榮耀等國內主流手機廠商的大模型均已落地手機,AI+手機的競爭也進入新的階段。

03

華米vo耀,“新卷王”花落誰傢?

國產智能手機的內卷方向已然生變,各個玩傢也在爭當“新卷王”。

春江水暖鴉先知,身處市場之中的玩傢們要比外界更先感受到這股暖流。於是,在2024年剛一開年,手機廠商們聯手掀起瞭一波新機潮。

這股熱潮到底有多瘋狂?可以說每年12月的新機還沒完全消化,1月份各傢的新品發佈會已經轟轟烈烈開始瞭。OPPO Find X7系列在1月15日首銷開門紅,銷量創紀錄;隔天,六邊形“魔法”旗艦榮耀Magic6系列發佈,要與蘋果硬碰硬;當大多數華為粉絲還沒搶到華為P60時,華為P70系列的新品發佈會已經在路上;此外,vivo X100 Pro+、小米14 Ultra等多款重磅旗艦將在1月發佈。

縱觀這些新機型,很明顯的一個特征即將新技術、新概念盡可能應用起來,以達到搶占消費者心智的目標。

如榮耀Magic6系列發佈時,即以通信、續航、屏幕、玻璃、影像、AI等領域的引領技術集於一身,試圖攪動高端市場格局。

具體來看,Magic6系列擁有迄今為止行業更快衛星連接速度,讓用戶可以全場景通信的鴻燕通信技術;解決低溫續航痛點的第二代青海湖電池;比iPhone超瓷晶玻璃更抗摔,讓用戶放心使用的超耐摔榮耀巨犀玻璃;雙權威護眼認證的新一代榮耀綠洲護眼屏;可實現全焦段鷹眼抓拍,助力用戶輕松抓拍的單反級榮耀鷹眼相機,以及“越用越好用,越用越懂你”的魔法OS操作系統。

圖源:榮耀

作為2024年的開年旗艦,榮耀Magic6系列正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二款可以買到的衛星通話智能手機。

此前,在央視新聞《國產手機進入衛星時代》為題的一則視頻裡,趙明曾表示:榮耀的衛星通信技術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創新,它打破瞭傳統的通信模式和限制,為用戶提供瞭更廣闊的覆蓋范圍和更高效的體驗。也展示瞭榮耀在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大實力,為智能終端直連衛星業務開拓新方向。

當然,在折疊屏上,榮耀一直堅持“Magic系列直屏+折疊屏”雙旗艦戰略,並且正在折疊屏市場持續實現突破。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下半年,榮耀連發三款折疊屏旗艦手機,在體驗和市場層面均取得瞭成功。

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榮耀憑借折疊屏產品及渠道競爭力,奪得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及“大折疊”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行榜第一的雙冠王。

對於2024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以及榮耀的發展前景,榮耀CEO趙明有自己的規劃:2024年榮耀將繼續“卷”折疊屏。在他看來:折疊屏我們已經走在最前面瞭,為什麼不繼續努力,擴大領先優勢。

他以Magic6系列為例,強調瞭創新與積累的重要性,“消費者對榮耀認可、認知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Magic系列一代比一代賣得好,我們才做瞭幾代,到Magic6大傢說這款產品集大成、大爆發。明年Magic7呢?肯定比Magic6做得更好!”

由此不難看出,在復蘇的2024年,榮耀的“開年大戲”精彩程度極高,似乎已經先行業一步,抓住瞭市場新趨勢以及消費者的新需求。

不過,華為P系列一直是消費者期待的機型。根據目前市面上的消息,華為P70基礎配置還是向Mate 60系列看齊,除搭載滿血版麒麟9000S處理器外,還支持“無G”、天通衛星通話、雙向北鬥衛星消息、隔空操作等,並在影像處理層面極有可能實現新突破。

結語

回望國內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電子消費市場發展歷程,其在低迷許久之後,為何會在2024年迎來回暖?

很明顯,這次回暖與新技術的出現、新需求的迭代有密切關系。

就目前而言,折疊屏已經牢牢占領高端機市場,毫無疑問,這將是2024年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AI大模型的風起雲湧,也使得所有行業都在跑步進入AI時代,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超級入口,隻是順勢而為;而從消費者的需求來看,衛星通話雖然略微雞肋,但必要時“救命”屬性,也在成為新趨勢。

就此,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領域也已劃下重點,未來就要看各傢登臺後的表現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