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下滑,潘多拉魔盒似乎已被開啟,一次“六連降”的長下行周期拉開帷幕。根據多方公佈的研究數據顯示,如今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已從18個月延長到30個月,這意味著智能手機的技術創新不足,功能升級乏善可陳,無法激發用戶換機熱情。

IDC統計的數據也佐證瞭這一點。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7.8%,達到2.653億部。Counterpoint的報告也指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8%。這些數據都說明瞭智能手機行業增長放緩和競爭激烈的現狀。

毫無疑問,智能手機行業已經進入到瞭一個極度低迷的階段。然而,即便面對市場環境的糟糕,以及未來市場的不確定,依然有篤行者經過多年形成的創新體系和技術沉淀,成功打造出瞭極具啟示價值和燈塔屬性的行業標桿。

11月13日,vivo下半年的高端旗艦X100系列正式發佈。於外界而言,該系列新機的發佈或許“不甚起眼”;但在業界來看,作為vivo歷經十年科技創新的巔峰之作,vivo X100系列通過突破當前技術瓶頸,帶來多項行業“第一”,用顛覆式創新引領手機行業的發展,無論對於品牌本身乃至整個中國手機產業,都具有裡程碑意義。

滿分旗艦vivo X100系列,重塑高端市場新標桿

100這個數字,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情結,是滿分的象征,是完美的標志。vivo用100這個數字為最新的X系列命名,無疑向外界傳遞出瞭對於這代產品的自信。

事實上,全面瞭解瞭vivo X100系列之後,不得不承認這款手機確實做到瞭無短板且長板很突出的全能體驗,是當之無愧的滿分旗艦。

在設計上,vivo X100系列以日月星辰為設計靈感,其中,X100采用月環雲階設計,X100 Pro采用日環雲階設計。日月雙環的細節不僅有著vivo X系列一如既往的精湛工藝和美學追求,還滲透出“心中有日月,手可摘星辰”的中式浪漫,讓數碼產品也充滿瞭浪漫與溫情。

作為用戶使用手機最直觀的感受部分,操作系統一直備受用戶關切。本月初,vivo發佈瞭全新的OriginOS 4系統,融合瞭自研藍心大模型的OriginOS 4不僅有著安卓手機前所未有的流暢、安全等體驗,還將配備充滿智慧的專屬的私人AI助理——藍心小V,讓手機交互變得前所未有的智能。

vivo X100系列率先搭載瞭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OriginOS 4系統。作為對比,當其他品牌手機系統升級的目光還聚焦在流暢性、安全性等方面時,vivo X100系列已經實現瞭手機系統邁向AI操作系統的第一步,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智能的用機體驗。

當然,出色的產品體驗,需要優秀的硬件素質打底,vivo X100系列自然也是如此。

在核心處理器上,vivo X100系列搭載瞭聯發科新一代全大核架構旗艦芯片天璣9300,結合全球首發的LPDDR5T內存和UFS 4.0存儲技術,構建出瞭迄今為止最強大的性能鐵三角。安兔兔跑分測試中,vivo X100系列的得分高達225萬分,直接登上瞭性能王者的寶座。更值得註意的是,天璣9300是首款vivo與聯發科聯合研發共同定義的旗艦芯片,這標志著vivo的自研芯片技術登上瞭新臺階,也標著vivo“藍晶芯片技術棧”的具備瞭從芯片底層進行軟硬一體定制化開發的實力。

vivo還通過軟硬件協同賦予瞭X100系列全面進化的影像實力。

vivo新一代自研影像芯片V3采用更先進的6nm制程工藝,配合全新設計的多並發AI感知-ISP架構和第二代FIT雙芯互聯系統,與天璣9300的ISP構成無縫銜接,帶來更強大的實時影像算力,能效比相比上代提升瞭30%。

硬件方面,vivo X100系列全系搭載潛望長焦鏡頭,其中X100 Pro還搭載瞭行業唯一獲得蔡司APO標準認證的蔡司APO超級長焦鏡頭,能夠實現出色的成像質量、卓越的銳度和大光圈,可以說再次刷新瞭移動長焦影像的行業標準。

在如此的軟硬件配置賦能下,vivo X100系列的影像系統能實現實時降噪、優化色彩、增強細節等高級處理效果,為用戶帶來長焦微距、長焦懸日、4K電影人像視頻、蔡司全焦段人像大師等前所未有的影像體驗。

值得註意的是,vivo X100系列在續航表現上也有著突破性的升級,采用全新藍海電池,突破傳統電池瓶頸,在電池容量與充電速度之間達成瞭新的平衡。此外,零電極速啟動、超級快充和超級省電模式的功能,讓用戶在特殊情況下也能夠鎮定自若,從容應對。

尤其是超級省電模式非常實用,在手機還有1%的低電量下自動進入超級省電模式,可實現待機2.8小時,或進行15分鐘通話的超長續航表現,解決用戶的燃眉之急。

從外觀設計到硬科技實力再到創新功能體驗,vivo X100系列用實際表現交出瞭一份滿分答卷,持續引領行業創新,再次樹立高端旗艦標桿。

技術創新引領消費需求,是X系列持續成功的秘訣

X系列作為vivo品牌的旗艦系列,每一款產品的誕生都代表著當時的技術巔峰和設計前沿。可以說,回顧起vivo的X系列,我們不僅僅是在談論一款手機,更是在回顧一個品牌的輝煌歷程。

2012年,全球首款Hi-Fi音樂手機、全球最薄機身設計的初代vivo X1發佈,正式開啟瞭X系列的征途。之後,持續帶來瞭全球首款2K屏手機的vivo XPlay、全球首款搭載f/1.8超大光圈+光學防抖手機的vivo XShot、以“照亮你的美”而傢喻戶曉的vivo X7/X9系列、全球首款屏下指紋手機的vivo X20系列、首創微雲臺的vivo X50系列、首次與專業相機廠商蔡司合作的vivo X60系列、搭載自研影像芯片V1的vivo X70系列、業內首創蔡司人像微雲臺的vivo X80/X90系列……

最新發佈的vivo X100系列更是帶來瞭自研芯片V3、藍海續航系統、首個行業蔡司認證APO超級長焦等多項創新技術。

幾乎每一代X系列都能夠帶來引領行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這對於極度內卷的手機賽道來說並不容易。我們不免要問,vivo X系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vivo很早就給出瞭答案:通過技術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這不僅需要vivo能夠始終保持對於消費需求的洞察,還需要在技術創新上持續投入,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影像就是最好的例子。在vivo看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於影像有著更強烈的需求,尤其是對於旗艦手機來說,影像性能將成為決定產品競爭力的主要原因。

隻是,不同於大部分廠商在攝像頭數量、傳感器像素、AI算法上進行粗暴式升級,vivo對於影像有著更長遠的規劃。

早在2013年,vivo就認識到,影像屬於vivo在科技創新領域必須持續投入的“長賽道”。所謂“長賽道”,就是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長期需求,也能夠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足夠的差異化認知的科技創新領域。

通過對影像賽道上的持續深耕,vivo在影像技術上的優勢也一步步體現出來瞭。比如,與蔡司達成長期深度合作,共創影像聯合實驗室,這讓vivo能夠從需求端出發,以設計驅動去定義產品、深度聯調打磨產品,將手機攝影鏡頭的每一膜層做到瞭0.4納米,顛覆瞭手機行業鍍膜技術,實現瞭光學技術和計算攝影的再一次突破。

還比如,攜手聯發科等芯片商共同打造雙芯互聯系統,不但能為圖像處理減負增效,為用戶提供更強大、更專業的影像表現,也大幅提升瞭系統性能,創造瞭“一機雙芯”的新時代。

在影像賽道持續的、不設上限的投入下,最終成就瞭vivo X系列“影像新標桿”的行業地位。

除瞭影像長賽道,vivo還確定瞭設計、系統、性能長賽道,這些能夠影響一部手機體驗的重要因素,都是vivo持續深耕的目標。

十年來,vivo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在影像、性能、設計、系統等領域實現瞭大量積累,並建立起vivo真正的“護城河”式技術創新,讓vivo具備瞭重新定義手機的能力,最新發佈的X100系列就是vivo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投入的最新體現。

vivo埋頭“種因”,為中國科技創新加油助力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對於中國科技創新來說,這既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差距被拉大的嚴峻挑戰,而如何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機遇,推動我國科技自主創新,是每一個中國科技企業面臨的解題。

而vivo通過多年的親身實踐,也給出瞭自己的答案:堅持“本分文化”價值觀,埋頭“種因”,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熟悉手機產業的人應該都知道,vivo是行業裡最本分的一個,從不會和友商打嘴炮,不蹭熱點,而是始終堅持長期主義,以終為始,聚焦在自己的賽道上,精耕細作地修煉內功,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即便是面對惡劣的市場環境,依舊能夠穿越周期,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在智能手機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2022年,vivo依然能夠在品牌、產品及創新能力上從量變走向質變的原因。

在產品創新上,vivo也有著自己篤定的價值觀。早在2019年,vivo內部開展瞭產品與品牌戰略層面的專項研究,經營管理底層認知建立,方法論逐漸明晰。vivo厘清瞭“產品是因、品牌是果,品牌是產品的方向牽引”的根本邏輯,對於技術研發進行瞭不計回報的投入,最終收獲瞭X系列在高端市場的成功之“果”。

可以說,vivo X系列的成功,不僅僅是vivo科技實力的體現,也是vivo企業價值觀的正向反饋,更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展示。未來,無論行業市場如何變化,vivo堅持初心,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實現自立自強,充分發揮瞭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引領行業發展的同時,為中國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