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手機行業,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有蘋果發佈會的九月。
vivo、OPPO、小米、iQOO、榮耀、一加等手機品牌接連發佈新品,並在影像、屏幕、性能上繼續升級。而蘋果2024財年第四財季(即截至9月28日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蘋果大中華區市場營收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同比下滑。根據IDC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15.6%,較去年同期的16.1%有所下降。
“國產手機挑戰iPhone的敘事”正在不斷深化。在AI持續攪動手機市場、國產手機陣營蠶食iPhone份額的背景下,更新鮮、更值得玩味的話題是:
手機廠商的AI落地走到哪一步瞭?AI手機究竟是噱頭,還是長期發展方向?
國產旗艦手機和iPhone的長期競爭有何新看點?如何看待當前的手機行業競爭局勢?
01
廠商新共識:
AI OS+智能體
市場普遍把2024年視作“AI手機元年”。一年時間,手機行業關於AI的共識不斷迭代。可以清楚看到的是:廠商已經不滿足於在手機上落地分散的“AI功能”,而是希望用AI重構操作系統,革新交互體驗。
所謂的AI功能,指的是把AI應用“疊加”到原本的手機系統上,讓用戶能實現通話摘要、文檔整理、圖像處理(消除路人)、翻譯、聊天助手等功能。這樣的落地有實用性,但局限也很明顯。它更多隻是錦上添花,沒能由內而外革新用戶體驗。
相比探索“AI殺手級應用”,手機廠商的思路漸漸明晰為讓AI深入用戶的日常手機交互中,由此創造新的使用體驗。AI OS應運而生,AI智能助手則成為用戶和AI OS交互的關鍵入口。
近期,各大手機廠商均已發佈深度集成AI的操作系統(榮耀MagicOS 9.0、小米澎湃OS 2、OPPO的Color OS 15、vivo的OriginOS 5等)。這些新的操作系統都搭載在各傢的手機新品上,成為新品的關鍵賣點。
在各傢的新品演示中,AI都以一種更貼合手機交互直覺、更深入系統底層且效率更高的方式發揮作用:
榮耀公司CEO趙明對“YOYO智能體”說“點杯喝的,我有點困瞭”,YOYO智能體自動開啟外賣APP,點開某咖啡店鋪,選擇瞭其中的咖啡飲品,加入購物車後等待結算確認;
利用vivo的“小V圈搜”功能,用戶可以圈搜社交媒體圖片的人物或商品進行搜索,也可以圈出一段聊天記錄、機票火車票訂單來創建日程;
用戶可以向OPPO小佈助手直接問屏幕、相機取景框的內容,也能一鍵圈選畫面主體,快速獲取想要的信息;
小米澎湃OS 2搭載的“超級小愛”,能夠流轉於小米的IoT生態中,迅速調動相關設備,執行智能傢居控制、日程管理、內容推薦等諸多任務。
OPPO AI能力圖示 圖源:OPPO官方微博
相比孤立的AI功能,AI OS的延展性和可挖掘性更強。值得註意的是,以上的例子都是靠各傢的智能助手來實現的。如果說AI OS是手機廠商關於AI落地的共識,那麼智能助手就是基於共識的共識。
在手機廠商的設計中,智能助手是權限更高、更智能化的存在。它有識別用戶意圖、形成共同記憶、進行決策、操作生態內眾多應用、幫用戶管理日常事務的能力。對於用戶來說,智能助手是連接他們和AI體驗的樞紐,也對應著一種低門檻的AI交互方式。
從國產手機廠商上線AI OS和AI智能助手的動作中,你能清晰感知到某種“緊迫感”。這種緊迫感和把握新的創新曲線有關,也和跟蘋果的競爭有關。
在國產旗艦新品均已上線AI能力,而蘋果智能入華尚需時日的背景下,國產手機廠商正處於一個難得的窗口期。而在奪取AI先發優勢的同時,國產廠商蠶食iPhone份額的努力也從未停歇。
02
打通蘋果生態,
挖iPhone墻腳
國產手機想切iPhone蛋糕不是新鮮事。這些年,手機廠商從許多維度攻關(如影像能力、快充技術、電池續航、通信信號等等),強調自己和iPhone的“不同”。但有意思的是,從今年以來的國產手機發佈會以及相關宣傳來看,國產手機廠商轉向強調他們“加入蘋果全傢桶”,甚至主動宣傳自傢產品和iPhone的相似之處。
例如,小米在新品發佈會上強調HyperConnect全面支持蘋果設備,小米手機互傳一鍵即可收發蘋果設備文件,查看iWork辦公文檔,Mac系統上也能顯示小米手機鏡像。OPPO、vivo等品牌,也在突出和蘋果生態的聯通。
小米手機全面支持蘋果設備 圖源:雷軍微博
除瞭打通生態,國產手機廠商在產品設計和功能上也不避諱“蘋果味兒”。例如,OPPO Find X8系列也采用瞭小尺寸直屏和R角過渡,支持與iPhone一碰互傳(OPPO旗下的一加品牌也將“一碰互傳”作為宣傳點),實況照片格式通用。vivo也提出過“藍蘋果”的說法,vivo X200系列從屏幕、手感、互聯、Live照片格式都和iPhone相似。社交媒體上,不少關於OPPO和vivo的評測內容都用瞭“果味十足”的表述。
通常來說,商業競爭裡強調的是“差異化”。但國產手機廠商多年來的差異化實踐證明:靠差異化功能來轉化“果粉”很難一蹴而就。即使廠商在部分功能和場景打造出瞭優勢,但還是很難說服忠實果粉馬上轉換陣營。
“果粉難轉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實際的原因是:蘋果打造瞭強大的軟硬件生態,用戶已經習慣瞭蘋果生態的絲滑體驗。就算實在想換,額外的學習成本和遷移成本也會讓人打消念頭。
相比一味強調差異化,廠商找到瞭更務實也更巧妙的方式:先讓部分忠實果粉嘗試起來,哪怕隻是成為“備用機”,隻要能有機會進入iPhone用戶的工作和生活,後續就有更多的轉化可能。
03
結語
IDC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878萬臺,同比增長3.2%。vivo、華為、小米等廠商表現較亮眼,推動Android市場同比增長3.8%,iOS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0.3%。在大盤沒有顯著增長的背景下,“蠶食iPhone”,是國產手機廠商進一步增長的重中之重。
圖源:IDC
動搖蘋果基本盤是件難事。Counterpoint的數據則顯示,iPhone 16系列在中國首發的前三周,銷量較2023年機型增長瞭20%,而高端Pro和Pro Max機型的銷量與去年同類版本相比增長瞭44%。iPhone新機仍有可觀的市場影響力。
手機行業正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AI為行業註入瞭難得的創新動力,廠商希望借AI打破“換機周期越來越長”的局面。與此同時,競爭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在各項功能都已經“卷到極致”的情況下,廠商必須制定更精巧的商業策略,才有可能撕開對手的防線。
創新戰和消耗戰正在同時打響——前者決定著廠商能否在新的技術潮流中形成行業領先心智,後者決定著廠商能否在焦灼競爭中“積小勝為大勝”。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兩條戰線都不容有失。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