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南部的塔塔電子iPhone零部件工廠遭遇瞭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目前已導致工廠全面停產,據瞭解,泰米爾納德邦當局已經就這起火災事件進行調查。

據報道,此次火災的起火地點位於工廠內的一個用於存儲化學品的區域內,雖然大火已經被撲滅,但該事故還是造成至少10人入院治療,其中2人吸入煙霧較為嚴重。

多年來,印度果鏈主打一個時間代差——即每款機型上市一段時間後才在印度試水組裝,今年則中印制造的iPhone同時上線,這也意味著印度不但有能力組裝蘋果最高端機型,也抹平瞭與“中國果鏈”的時間代差。但這次火災的發生,會不會為印度代工iPhone造成什麼影響呢?

印度iPhone工廠火災

當下,隨著iPhone 16的發佈,蘋果在印度組裝iPhone已經有瞭很大的進展,其實,去年在蘋果推出iPhone 15時,印度產iPhone就已經同步上市,而在今年4月份的報道中,有外媒提到,印度組裝的iPhone已經占據全球產品的14%。

不過,在印度產iPhone取得進展的同時,代工商及零部件供應商工廠的事故也在增加,從去年年初開始,他們的工廠已多次發生火災,此次塔塔電子iPhone零部件工廠也發生瞭火災。

在火災發生之後,當地就已要求工廠暫時關閉,暫停生產,員工也都已放假,當地的相關部門表示不太可能在本月重新開始生產。

此外,外媒在報道中還特別提到,發生火災的工廠所在園區內,有一座計劃在年底開始組裝iPhone的工廠,不過目前還不清楚火災對周邊的建築是否造成瞭影響。

有目擊者稱,“凌晨5時30分左右,我聽到巨大響聲,聽起來像是在放鞭炮。之後,建築裡冒出滾滾濃煙,一直持續到上午10時”。

在去年2月份,安得拉邦一座為iPhone生產連接線的工廠也曾發生火災,當時沒有人員受傷,但導致部分建築倒塌,造成瞭1200萬美元的損失。而在去年9月份,和碩在印度的iPhone組裝工廠也曾發生火災,生產也因火災暫停。不過,外媒在報道中,並未提及周六發生火災的工廠,是否就是去年9月份也發生瞭火災的那一座。

科技旋渦認為,工廠發生火災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事情,而且不僅僅是蘋果遇到過這樣的“倒黴”事,比如此前多傢存儲廠商的代工廠也發生過火災事件,電池廠商也同樣有過火災發生。但對於印度來說,他們剛剛把蘋果吸引過去,卻頻繁發生這樣的意外,總會讓客戶產生不滿情緒,而以產品品質著稱的蘋果,對這樣的事件恐怕更加難以容忍,之後就要看印度的“果鏈”企業如何加強隱患的防備瞭。

印度是合適的iPhone生產地嗎?

不久前,印度iPhone產線被曝出“良品率僅為50%”的傳言。今年8月,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對此辟謠稱,“外面很多說法都不是真的,若是(良率)隻有50%,我早就撤瞭。”

原來這件事情是一場烏龍,2023年2月,英國《金融時報》一篇,印度企業塔塔集團在胡蘇爾經營的一傢外殼廠,生產線上每兩個組件中隻有一個狀態良好,最終可以送到蘋果的iPhone組裝合作夥伴富士康。這也讓人們認為是印度產的iPhone良率為50%。

實際情況是,有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工廠的良品率與中國和越南相比有10%左右的差距,但整體情況仍在蘋果的可控范圍內。

雖然,印度在良率上沒有出現問題,但印度工人技能不夠,導致生產良率差,衛生管理也不到位,所以去年的iPhone生產效率低,品質不高,還大腸桿菌超標,引發全球的抵制。

另外印度手機供應鏈並不完善,很多的零部件在印度並不能生產制造,蘋果在印度制造iPhone,更多的還是將零部件從中國拉到印度,再到印度組裝,這樣反而使制造成本增加不少。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瞭印度制造iPhone的市場表現,也對蘋果公司的全球戰略產生瞭深遠影響。蘋果公司在印度設立生產線原本是為瞭降低成本、擴大市場份額,但如今卻面臨著嚴重的質量和市場挑戰。如何平衡成本與質量、如何提升印度市場的消費者認可度,成為蘋果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我們看到,蘋果公司的新款高端機型如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仍然以中國生產為主。

科技旋渦認為,印度生產iPhone本來是蘋果發展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印度的環境以及全球對於印度產iPhone的抵制,可能會導致這次的嘗試會非常曲折,不過,現在要想把生產線全部放回中國,恐怕似乎與蘋果“去風險”與分散供應鏈的策略背道而馳。但就產品生產而言,中國供應鏈實非印度供應鏈可比,將部分產能轉回中國,是蘋果被迫作出的商業上理性的選擇。

寫在最後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印度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增長還將局限於最終產品的組裝環節,而更為關鍵的電子和機械組件生產仍將集中在中國,因為印度在效率、基礎設施和人才儲備方面尚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最後,我們要問一句,蘋果佈局印度,會不會給蘋果的發展造成傷害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