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蘋果潛在的利好因素,但也是不穩定因素。AI終端究竟在刺激換機上有多大作用目前還是未知,蘋果股價還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
作者|杜志強
編輯|鐘毅
最近的蘋果公司,可謂是“陰雨連綿”,先是備受關註的Apple Vision Pro逐漸降溫,後勁略顯不足。後又宣佈放棄十年造車計劃,緊接著又被歐盟開出18億歐元的罰單。截至美股3月5日收盤,蘋果股價在當天的交易中又下跌2.84%,總市值也跌至2.63萬億美金,被微軟拉開瞭差距,兩日蒸發萬億元人民幣。
對於上一交易日的下跌,除瞭近期一個又接一個的負面消息外,更為關鍵的是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遭遇瞭一波大幅跳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六周,蘋果手機的銷量同比大跌24%,排名也跌至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貢獻瞭蘋果公司超一半的收入,中國市場則是蘋果的第三大市場。這一輪開年的大跌,也讓外部投資者看衰蘋果手機今年在中國的表現。對比之下,強勢回歸的華為依舊保持瞭非常高的上漲速度,前六周銷量大增64%,與第一名的差距也僅差1個百分點。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鈦媒體App指出,“主要還是以華為為代表的其它安卓高端產品的競爭,給蘋果較大的壓力。進入2024年以來,蘋果的銷售情況一直不樂觀,而同時安卓4000元以上的產品賣的還不錯。”
至於AI方面的進展,蘋果的公開動作一直都很緩慢,一名投資者指出,AI是蘋果潛在的利好因素,但也是不穩定因素。以及考慮到AI終端究竟在刺激換機上有多大作用目前還是未知,蘋果股價還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
開年銷量暴跌24%
市值兩日蒸發萬億元人民幣
2023年第四季度,蘋果迎來瞭高光時刻,借助iPhone15系列超越三星登頂全球第一的寶座。並且,蘋果也是首次在中國市場拿下瞭第一的成績。該季度,iPhone也是貢獻瞭近六成的收入,營收為697.02億美元,超出分析師678.2億美元的預期。
庫克在財報中稱,iPhone銷量和服務收入創新高均推漲12月份季度總營收,活躍設備安裝基數已超過22億部,在所有產品和地理分區都再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隻是,在高光之後,擺在蘋果面前的就是開年來的大幅下滑,前六周銷量直接大跌超20%。“首先,它在高端面臨著來自復興的華為的激烈競爭,同時也被OPPO、vivo和小米等公司的激進定價擠壓在中間,”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Mengmeng Zhang表示,“盡管iPhone 15是一款很棒的設備,但它與前一代相比沒有重大升級,因此消費者暫時對舊一代iPhone感到滿意。”
在鈦媒體App看來,每年擠牙膏式的創新,一旦遇到強硬的對手,iPhone的“衰敗”是必然之事。回想2023年9月22日,iPhone15系列開售之際,普通版本當天即破發。不久後,在京東、拼多多等平臺以及線下渠道商,iPhone15全系列破發,在雙11期間至高優惠1100元。“iPhone已經成瞭優惠最大的旗艦機瞭,不便宜個大幾百,買到就是虧到”,一名消費者吐槽到。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iPhone15系列發佈後,就有多傢研究機構給出瞭一個不是特別出彩的預期。CINNO Research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機市場蘋果手機銷量或將達4550萬部,同比小幅下滑2%,其中蘋果最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機型在2023年銷量成績或將在1000萬部左右,對比上一代iPhone 14系列同期銷量成績下滑22%,減少約290萬部。
用價格換來的銷量,並不長久。但對於蘋果來說,面對市場的下滑,又不得不用“低價”來吸引消費者。有意思的是,今年開年後,蘋果便官宣降價。值得註意的是,這並不是渠道商和第三方線上平臺降價,而是官方降價。“作為首發購買的用戶,現在真是後悔莫及,心中的後悔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某首批從官網購買iPhone 15 Pro Max的用戶無奈說道。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認為,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標志著傳統銷售高峰,為瞭充分利用這一季節性需求的激增,蘋果戰略性地實施瞭價格調降,以刺激在這一時期的銷售。但同時,也是當下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結果。
“市場格局近幾個月來出現瞭來自中國手機品牌發佈的一系列新中高端智能手機。這些高端設備不僅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主要起步價普遍在3,999元人民幣,而且許多機型還擁有與高端智能手機相媲美的功能。這種與日俱增的競爭對蘋果的舊款機型和新系列的基礎型號都造成瞭一定的壓力,為超過3,999元人民幣預算的消費者提供瞭強有力的替代選擇。”
不過,從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蘋果的這一輪降價促銷,也並未提起消費者多大的興趣,前六周銷量仍舊暴跌24%,排名也從第一跌至第四名。華爾街投行傑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稱,2024年第一周,蘋果公司的iPhone在華銷量下降瞭30%。當然,去年同期iPhone銷量基數較高是一個原因,但主要還是產品力不及預期。
23Q4蘋果各地區市場收入,鈦媒體App制圖
此前,蘋果四季度財報還顯示,前五大市場中,有四個均實現瞭同比增長,對比之下,排名第三的大中華區收入則為208.19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39.05億美元下降13%。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指出,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消費者心理發生瞭變化,蘋果連續幾代產品的升級幅度較小,與安卓旗艦產品差距縮小,使得在消費者心理至少已不再是首選瞭。所以,看到從去年開始連續降價以後的效果也並不是特別明顯。
日前,高盛集團已將蘋果公司從“最佳買入名單”中除名,對iPhone銷售長期低迷的擔憂是調整主要原因。最近兩個交易日,受到歐盟罰單以及銷量下滑的影響,蘋果公司市值已經蒸發超萬億元人民幣。
此前,巴克萊銀行分析師Tim Long還認為,iPhone 15銷量不佳的情況還將持續;iPhone16雖然還沒有發佈,但預期不會有重大升級能夠刺激消費者更新換代。
華為手機銷量大漲64%
距離最高點還有距離
相比較蘋果手機的頹勢,華為手機自從去年“回歸”後,一路高歌猛進,在榜單上的排名就像是坐瞭火箭般上升。Counterpoint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周華為手機銷量暴漲64%,排名也上升至第二名,和排名第一的vivo的差距僅剩下1個百分點。
對於華為銷量的增長,鈦媒體App從產業鏈得到的消息指出,目前更多的增長還是來自於華為Mate 60系列,雖然二級市場的加價基本抹平,但仍有部分版本還能加價5、600元。至於新發佈的Nova,也起到瞭一定作用,後續借助中端市場的發力,將會進一步推動華為手機銷量的高速增長。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也對鈦媒體App表示,Nova隻是一部分,供應的限制使得nova並沒有恢復到原來的量級。
華為Pocket2
與此同時,在春節後,華為還發佈瞭小折疊屏Pocket2,同樣引發瞭市場的搶購。有消費者開玩笑的說,現在隻要是華為手機新品,都可以“無腦入”。而不久後將要發佈的P70系列,也會是一場重頭戲,鈦媒體App瞭解到,有很多“釘子戶”都在等著P系列5G的回歸。還有消息稱,近期華為P70加單50%。
在華為手機強勢的增長下,多傢機構也是給出瞭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期。浦銀國際證券就預測,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在2023年的基礎上保持增長,預計2024年出貨量超5000萬部,並可能超7000萬部。
翻看過往的統計數據,鈦媒體App發現,在被制裁的2019年,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高達38%,對比之下蘋果僅有9%。目前,蘋果在華的市場占比仍有16%,華為則是17%,距離高點還有不少的距離。
圖片來源:IDC
未來,對於華為手機還有兩個疑問,那就是何時能夠重回38%的高點,以及高速增長能夠持續多久。除瞭要奪回被蘋果搶走的用戶,華為還要和更多的國產品牌旗艦競爭。另外,“釘子戶”們換機後,在收窄的市場中,華為如何持續保持增長也是關鍵。
AI,蘋果和手機大盤最後的“希望”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華為與蘋果之間的你進我退都會是手機市場最大的看點。不過,鈦媒體App發現,除瞭華為,今年前六周銷量前六中,隻有榮耀是正增長,但增幅也僅有2%。對比之下,OPPO大跌29%,vivo跌幅達15%,小米也跌瞭有7%。
“OV主要受到榮耀在線下渠道的競爭,但是春節期間,OV在下沉市場的表現有一定恢復”,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鈦媒體App表示,“另一個原因是前年的小米13,vivo的x90系列都是22年12月底發佈,出貨高峰是23年1月。新一代的小米14和vivo的x100發佈時間都提前,把這部分需求也提前帶到去年Q4。所以顯得下降明顯。”
今年年初,多傢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手機大盤在去年四季度迎來瞭回暖,並對今年做出瞭正增長的預期。但開年7%的負增長,也讓人對今年的手機市場產生瞭疑問。郭天翔表示,今年中國市場還是會恢復到正增長,但是確實也下調瞭預期。
鈦媒體App認為,在短時間內,整個市場的信息不足,加上一季度新機較少,可能會抑制一部分的增長。但是,從長期來看,AI的助推,會推動部分的換機需求,尤其是高端旗艦市場。
當下,AI已經成為各傢手機廠商必講的概念,就連一向“保守”的蘋果,也將在今年公佈最新的AI規劃和成果。國內這邊,則顯得更為激進。春節後開工的第一天,魅族就宣佈All in AI,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投入。就在同一天,OPPO也是宣佈瞭關於AI的戰略展望。
手機廠商AI大模型,鈦媒體App制圖
目前,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等手機廠商均已發佈搭載瞭端側大模型的旗艦新品。相比較雲端大模型,端側大模型在隱私安全以及相應速度上都更有保障。
“AI手機將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後,手機行業的第三個重大的變革階段”,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指出,“AI手機時代下,手機行業和用戶體驗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
圖片來源:IDC
IDC預計,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約占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的15%。在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出貨量為3700萬臺,2027年將達到1.5億臺且新一代AI手機所占市場份額超過50%。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認為,AI已經成為多傢手機公司的重點發展戰略之一。未來AI大模型應該是“雲和端”混合使用。充分利用本地算力的同時,一些大的計算也還是要通過雲端實現。但是目前實際的使用場景還沒看到,大多是還是通過語音助手接入,或是圖片,文字等的生成,修改。對於消費者的普及應用還需要時間。但是對於廠商在處理器算力的分佈和功耗等還有挑戰。
在鈦媒體App看來,現在的手機性能已完全過剩,AI的加入確實能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也是未來的方向。但是,就目前而言,AI帶來的所謂革新仍是一個改變,落地到實際仍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如果沒有劃時代的體驗,即便是有AI概念的加持,也很難引發用戶的換機欲。更別說,還要用戶去為因為AI而導致的成本買單。
至於手機廠商,很多也都是在沒有清晰規劃下的被迫上桌。畢竟,在現在這個時代,大傢都在尋找一個轉折點,無論技術是否成熟、戰略是否清晰,先上桌,才能有資格去分蛋糕。而AI,也是手機市場目前短時間能看到的僅有的希望。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