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數據不會撒謊,忠實三星粉絲畢竟是少數,偶然成為“演唱會周邊”的三星,成瞭特定場景下替代相機的“功能機”,很難積累真正的用戶認同。

1月25日,三星召開新品發佈會,當海外市場對其強大的AI功能接連稱贊時,中國的社交媒體卻異常安靜。

相較於蘋果、華為以及小米手機發佈會的盛況,三星,這個曾經在中國市場稱霸的韓國手機品牌,如今已掀不起任何水花。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近乎被中國市場拋棄、在公眾視野消失許久的手機品牌,最近正在以另一種奇異的方式出圈。

(圖/微博@數碼小妖風)

“怎麼回事,現在演唱會人手一臺三星瞭?!”

演唱會舞臺下,密密麻麻的三星手機。這些流傳於社交網絡的演唱會實拍圖,喚醒瞭無數人關於這個老牌韓國電子產品的回憶。

相比場館內被頻繁舉起的三星手機,場館外的“含三量”更是驚人。有不少觀眾都發現,現在很多演唱會門口,都有人在做著手機租賃生意,出租的既不是蘋果,也不是華為、小米等更加主流的國產品牌,而是三星,精準針對追星族。

沒錯,三星在追星圈子裡火瞭。火的原因,倒不是哪些明星接到瞭手機代言,而是三星某款手機能拍到清晰的舞臺、捕捉到愛豆們的一顰一笑,哪怕是在座位靠後的遙遠“山頂”。

由於不少演出主辦方和場館都規定不能攜帶安裝長焦鏡頭的單反入場,擁有強大變焦功能的三星旗艦款手機,就成瞭一些粉絲的不二之選,有追星族在社交平臺上瘋狂贊美其“為演唱會而生”。

(圖/小紅書@今天也想逃離地球)

在公眾場合撞見這麼多三星手機,讓人恍惚間回到10年前——

那時的三星,還是中國手機市場的王者,平均每五個手機用戶手裡,就能找到一臺三星。

10年後,這一曾經無限風光的手機品牌,在統計數據中隻會被粗略地歸入“其他品牌”。連“三星跌落”都不再成為新聞,在更年輕一代消費者眼中,它成瞭一個陌生的名字。

而誰都沒想到,傳聞中“市場占比隻剩1%”的三星手機,竟然以租賃的方式,在追星族中又暗暗走紅。

不是追星女不租。(圖/小紅書@Sonia)

1%的三星,隻租給100%的追星er

“我們這個圈子隻認三星23u”。

徐菠是一位大三的女生,她既是追星女,也做著租手機的生意。她口中的23u,指的就是三星去年剛剛發佈的Galaxy S23 Ultra ,一款以拍照能力見長的旗艦機。

對於大部分租手機的追星族而言,三星這款手機就是一個“能錄像的望遠鏡”。哪怕買到的是“山上”的票,也能在它的幫助下,看清現場哥哥們的每一個動作。

三星租賃群裡,全部都是追星er。

徐菠的租賃生意隻瞄準追星族:“他們相對目的單純,租手機隻是為瞭更近地拍到愛豆。”租手機的群體大多也都還是學生,經濟能力有限,徐菠選擇不收取押金,但是需要拍攝身份證。每次的租賃時間以演唱會為主,大多是1-3天。生意最好的一場演唱會,她凈賺2300元。

拋開這份兼職工作,徐菠對三星還是有一定感情的。00後的她人生中的第一臺大屏智能手機就是三星,也見證過三星這麼多年的起起落落。在她的記憶裡,那個時候的大人們最信賴的手機似乎也是三星。

但這份信任終止於2016年。

在很多消費者的印象中,三星手機的落敗始於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風波。(圖/三星官網)

這當然與那年轟轟烈烈的爆炸門事件有很大關系。2016年9月,三星在中國發售的手機發生爆炸事件。起初,三星將火災歸咎於電池制造缺陷,並表示在中國售賣的批次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它們來自不同的供應商。隨後,還表達瞭要起訴消費者的可能。

但與此同時,三星又全面召回瞭歐美區的手機(中國大陸市場隻是部分召回),隨後發佈的所謂的“安全版”,依舊沒能避免“連環炸”的事實,同年10月又發生瞭爭議頗多的“下跪門”,三星的一系列操作讓不少消費者粉轉路、路轉黑。

2017年的第一個季度,三星的銷量暴跌60%,僅售出360萬部手機。

但這還並非谷底。

根據IDC的數據,2018年全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還不如2017年第一個季度多——僅為334萬部,市場占有率一度跌至0.8%。時隔一年,三星就關閉瞭其在廣東惠州的手機工廠,這也是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傢代工廠。

這麼多年過去瞭,三星不是沒想過重新殺回中國手機市場,但似乎都會陷入說多錯多、做多錯多的泥潭。

無論是贊助冬奧、冠名足球,還是免費換電池,以及引入中國制造的電池,抑或是專供中國市場,雖然同品質但更低價的策略,也都沒能挽回消費者的好感。

2022年5月,在一場論壇中,就有聲音公開表示,三星需要發揮自己在光學和攝像頭方面的獨傢優勢,著眼於高端和女性市場,才能改變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營銷困境。2023年,三星的確出瞭一款配備頂級攝像功能的手機,但從銷售數據來看,依舊沒有太大起色。

如今,中國手機市場,蘋果和眾多本土品牌群雄割據。三星,這個曾經處於頂流地位的手機品牌,已經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不光在線下實體店裡,越來越少能遇到那個藍色的小標,在熱鬧的線上渠道,三星也總是隻能出現在“other(其他)”一欄,成為低於6%市場份額的存在。

演唱會,救得瞭三星手機?

2001年,手機剛剛開始能上網、打遊戲、拍照的時候,趙亞倫買到瞭他人生中的第一臺手機——三星A200。

(圖/gsmarena.com截圖)

隨後的幾年,由於外觀審美和使用習慣的原因,他一直在諾基亞和三星之間反復橫跳。直到2007年,喬佈斯的出現,讓他暫時地拋棄瞭三星,“就當年iPhone那個陣仗,不買者唯窮矣”。

可是長時間使用iPhone,暴露出不少問題,如操作系統過於繁瑣,跨終端設備不互通,以及一成不變的外觀設計,最終讓趙亞倫在2015年回歸三星黨。

時隔一年,趙亞倫又入手瞭那款即將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的手機——三星Galaxy Note 7,但那次購買反而讓他成瞭三星的忠實粉絲。

三星的這款手機是當年9月2日公開發售,當時趙亞倫還加錢買到瞭搶先版。

具有三防功能且多種硬件都升級瞭的三星Galaxy Note 7,讓趙亞倫的使用體驗極佳。“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還可以帶著手機去潛水”。

2016年9月14日,中國三星宣佈召回同年7月20日至2016年8月5日期間制造的部分三星Galaxy Note 7。沒幾天,趙亞倫就接到瞭三星工作人員的電話,被告知,雖然他的手機不在這一批次,但依舊可以全額退款,且拿到700元的賠償。

趙亞倫退掉三星Galaxy Note 7的同時,又買瞭s7——三星當年的另外一款旗艦機。也是在那次之後,趙亞倫就變成瞭三星的VIP。

在趙亞倫看來,無論是商務辦公,還是影音娛樂,三星幾乎都可以滿足他的需求,再加上外觀設計(曲面屏鼻祖)、操作系統、UI交互、屏幕顯示方面的亮點,以及最重要的續航能力,他在換手機時幾乎不會再考慮其他品牌。

尤其是在2019年,三星發售Galaxy Fold——全球公認的首款折疊屏手機之後,其品牌價值在全球范圍一直處於提升狀態。和趙亞倫類似的忠實消費者們,對三星的品牌認同度也大大提升。

一個數據是,2011—2022年10年間,三星一直都是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能手機廠商。盡管2023年被蘋果超越,但也位居第二,出貨量為2.266億臺,拿到瞭近20%的市場份額。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屏幕供應商,其供應鏈實力也可見一斑。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盡管三星在海外風生水起,但在龐大的中國市場,消費者就是對它不感冒。

在國產品牌崛起前的年代,三星在中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完整的供應鏈。與手機相關的關鍵組件,不少三星都可以自主研發且生產,而彼時的許多國產品牌,還被戲稱為“組裝廠”。但隨著國內市場越發成熟,越來越多本土手機制造商在供應鏈方面取得突破,三星的優勢逐漸削弱。

三星Galaxy Note 7的一炸,讓其徹底跌落神壇。

從此以後,在相當多的中國用戶眼中,一個既不能帶給用戶身份認同,也不夠經濟實用,而且缺乏對本土市場應有尊重的品牌,很難找到用真金白銀投票的理由。

銷售數據不會撒謊,像趙亞倫一樣的忠實三星粉絲畢竟是少數,偶然成為“演唱會周邊”的三星,成瞭特定場景下替代相機的“功能機”,很難積累真正的用戶認同。

演唱會上,經常會遇到前後左右的人都在用三星的情況。(圖/受訪者供圖)

徐菠遇到一位女生,因為看演唱會的次數過於頻繁,所以直接買瞭一臺三星,但後來也隻是把它當成是備用機來用,“三星的自拍還是沒有蘋果好用”。

三星今年發佈的新機,取消瞭10倍光學變焦。讓我們來猜一猜,它還能保住那個演唱會女孩的青睞嗎?(圖/三星官網截圖)

趙亞倫也認為,從產品角度而言,三星並不輸給任何品牌,但由於三星較高的定價,又在中國市場缺乏品牌溢價能力,周圍使用三星手機的朋友少之又少。外加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在旗艦手機林立、各個價位機型廝殺的當下,三星沒有太多硬性競爭優勢,自然市場份額便日益萎縮。

據他觀察,現如今依然在使用三星的群體,大多由40歲以上的商務人士構成,一方面看重三星自身強大的商務功能,另一方面可能還有殘存的品牌信仰。

可這樣的品牌信仰,畢竟越發稀有。時下喧鬧的演唱會,為落寞的三星手機提供瞭一個尷尬的生態位,這門微不足道的小生意,成為不同消費世代交替的註腳。

據徐菠觀察,“來租手機的人,基本都是第一次用三星。大部分追星族,還是更喜歡蘋果”。(轉載自:新周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