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的飲料分級制度在國內引起瞭熱議。

簡單來說,這項措施就是將市售的飲料按照糖含量以及飽和脂肪含量,分為ABCD四個等級:A級幾乎不含糖,最健康;D級含糖量最高,也就是最不健康的。

新加坡飲料分級

作為一個在坡的“不喝飲料會死星人”,每次看到包裝瓶上醒目的紅色大“D”,也會忍不住心裡咯噔一下,轉而拿起另一邊的“A”級飲料。

每日糖攝入超標的問題在全世界都十分普遍,而有這種強制限糖令的國傢,其實真不隻新加坡一個。

01

新加坡的飲料分級

/ 主要看糖和脂肪含量 /

不得不說,新加坡這個營養等級標簽的視覺沖擊力真的很強。

雖然現在都在宣傳買食品飲料的時候關註營養成分表,但很多人在面對包裝上的數字時,還是很難立刻判斷出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到底健不健康。

比如下面這款維生素飲料,可能很多人看瞭營養成分表,也沒有意識到喝完這瓶600ml的飲料,就攝入瞭28.8克糖瞭(推薦每人每日的糖攝入最好控制在25克內)。

某款維生素飲料的營養成分表

但是,加上等級標簽之後,就像是路況復雜的交叉路口突然多瞭個交通信號燈,從A級的綠色到D級的紅色,一看就知道飲料的健康程度。對於D級飲料,就差直接在包裝上寫上“不健康”三個大字瞭(而且,D級飲料在新加坡是不允許打廣告進行宣傳的)。

新加坡飲料分級 | 新加坡健康促進委員會官網

給大傢看看新加坡飲料的大概分級,以下都是按每100毫升計:

👉 A級:含糖量<1g,且不含甜味劑

👉 B級:含糖量1~5克

👉 C級:含糖量5~10克

👉 D級:含糖量≥10克

按新加坡飲料分級,我們常喝的飲料屬於這些級別

雖然在國內還沒有這樣的“信號燈”,但我們也可以參考新加坡的評級標準,在購買飲料時著重看一下營養成分表裡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飲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等於糖含量)。

02

控糖從飲料開始

/ 與國民飲食習慣有關 /

新加坡出臺這項政策,初衷是為瞭預防糖尿病

據我觀察,新加坡人民真的是很愛喝飲料。處在常年氣候炎熱的赤道,吃飯的時候來上一瓶冰鎮飲料,似乎已經成為瞭當地人的常規操作。

在新加坡隨處可見的“食閣”(food court,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美食城),往往都有一個專門賣各種飲料的“水吧”——就連我很多國內來的朋友,到瞭這裡也不約而同地有瞭愛喝飲料的習慣。

新加坡食閣,水吧賣各種現做和預包裝飲料

這也就導致瞭新加坡是亞洲人均糖消費量最大的國傢之一

有調查顯示,新加坡人平均每天攝入約60克糖,是世衛組織建議的2倍多。同時,新加坡人每日攝入的糖分一半以上來自飲料,其中預包裝飲料占64%,新鮮調制的飲料占 36%。

等等,不就是喝瞭幾口飲料,怎麼就糖攝入超標瞭?

事實上,飲料的每百克含糖量確實比不上蛋糕、夾心餅幹等看上去就很“甜”的食物,但問題就在於,人們往往會忽視飲料的單次攝入量

一瓶飲料很輕松就喝完瞭 | 圖蟲創意

我們可能很難一口氣吃下400克的蛋糕,卻能幾口就喝掉一整瓶的飲料。如果是喝下一瓶400毫升的C級飲料,差不多就已經攝入瞭30克糖,已經達到瞭每日建議糖攝入量。這還不算每天吃喝的其他東西,那不是妥妥的攝入超標嘛。

目前,在新加坡以預包裝形式銷售的飲料的營養級標簽措施已經生效。而從 2023年12月30日起,這項舉措將擴展到新鮮制備的奶茶、果汁等飲料上

03

其他國傢的控糖措施

/ 糖稅政策&限制廣告宣傳 /

其實不止在亞洲,糖攝入過量是一個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城市化、快節奏的生活和廣告推廣等因素,都對糖攝入過量起到瞭推動作用。

為瞭應對這個問題,各國和國際組織已經采取瞭多種措施。除瞭新加坡的飲料分級制度之外,比較多采用的還有糖稅政策和限制廣告宣傳等。

■ 糖稅政策

糖稅政策是一種針對高糖飲料征收額外稅費的措施,目前英國、法國、墨西哥、美國的部分州等已實施瞭這項舉措。

英國的糖稅政策於2018年4月正式實施,該稅收政策適用於飲料生產商和進口商的產品,總糖含量超過5 克/100毫升的飲料按每升18便士征稅,總糖含量超過8 克/100 毫升的飲料按每升24便士征稅。

很多飲料的糖都超過大傢想象 | 圖蟲創意

為瞭避免高昂的稅費,許多飲料生產商調整瞭產品配方,降低糖含量或推出低糖、無糖飲料等選項

實施這項政策取得瞭相應的成果。在糖稅實施一年後,盡管英國人民購買的飲料量沒有變化,但每個傢庭每周購買的這些飲料中的糖減少瞭約30克,下降約10%。

同時,這項舉措也降低瞭肥胖的發病率。據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流行病學部門的研究,糖稅政策實施後,高年級小學生的肥胖病例數有所下降,每年僅六年級女孩就可以預防約 5000 例肥胖病例。

■ 限制廣告宣傳

廣告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直接的購買決策上,還能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偏好、需求和購買習慣。

以澳大利亞為首的許多國傢,都明令禁止在市中心車站等醒目的廣告位上推廣含糖飲料

在澳大利亞,含糖飲料行業的廣告支出高達 1.295 億美元,遠遠超過瞭澳大利亞公共衛生廣告的投資。為瞭響應政府的號召,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在2019年實施瞭廣告限制政策。在該州的鐵路網絡、公共汽車、公交候車亭、路邊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所有以高脂肪、高鹽和高糖產品為特色的新廣告都不允許出現

澳洲昆士蘭 | 圖蟲創意

其他采用類似舉措的國傢還有挪威、墨西哥、巴西等。通過禁止在電視和電影院中播放面向兒童的含糖飲料廣告、禁止在學校周圍的廣告牌上宣傳高糖飲料,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消費偏好。

除瞭以上明文規定的“強制性措施”之外,還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糖的認知等軟性措施。而且,一個國傢的限糖方式,通常是多種方法結合使用,比如新加坡,就用上瞭本文提到的所有控糖措施。

盡管中國目前沒有實行具體的飲料分級制度或糖稅政策,但也一直在通過規范食品營養成分表、教育宣傳和食品生產監管等措施,推動大傢關註控糖問題。我們也期待未來能夠有更便於大眾理解、更簡單直接的控糖措施出臺。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