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卫生署关注学生精神健康,鼓励学生培养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
【大公报讯】记者钟佩欣报道:疫情三年,校园生活受限,学生在身心、精神健康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根据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中心的健康评估数据,因心理及行为问题而需要转介到健康评估中心、专科诊所或其他机构的学生比率,由2018/19学年的1.1%,上升至2022/23学年的1.8%。社会医学顾问医生(家庭及学生健康)钟伟雄表示,数字上升与疫情有关连,更留意到中学生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较明显,包括朋辈、家庭、学校等方面,需专业人士介入开解。
学生健康服务中心于2022/23学年收集到访学生的自我评估问卷显示,在过往12个月内有计划自杀或曾试图自杀的学生整体比率分别为2.8%及1.3%;当中中学生的比率较高,分别为3.7%及1.6%。
钟伟雄表示,疫情前后参与健康评估年级及学生人数不同,钟伟雄强调上述数据并非科研,仅作为参考标准之一。
钟伟雄留意到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包括朋辈、家庭、学校等方面,需经专业人士开解及提供意见;至于小学心理问题较容易开解,例如同学间吵架等,而中心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临床心理学家等加强留意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健康,并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及建议。
高级医生吴珏翘补充,政府已设立“情绪通”18111精神健康支援热线,每日24小时一站式支援受情绪困扰的人士,政府亦已推出学校为本三层应急机制,及早识别和支援有高风险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时的协助及寻求专业的辅导或治疗服务。
学生超重率持续高企
卫生署数据发现学生的视力近年来有所下降,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需要佩戴眼镜的小一学生于2015/16学年至2019/20学年维持平稳在11%,于2020/21学年则上升至15%,并一直维持至2022/23学年;至于中小学生的超重检测率则仍持续高企。
钟伟雄表示,疫后学生校园生活已回复正常,惟数字上仍未回到疫前水平,相信学生体能活动时间上仍有增加空间。卫生署鼓励学生培养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每天合共做不少于一小时中等至剧烈程度的体能活动,并保持均衡饮食。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