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城大研究团队在维港五个地点发现三十五种珊瑚,反映维港富生物多样性。
繁忙的维多利亚港水底,有着什么样的生态?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SKLMP)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维港有5个重要的底栖生境位置,当中蕴藏35种珊瑚,包括4种黑珊瑚、16种石珊瑚及15种八放珊瑚物种,有16种珊瑚更是首次在该水域发现,这些珊瑚只在拥有干净水质的本港西部水域见到过。研究反映维港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底栖生境的恢复潜力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可能性。有研究员表示,见到如此丰富的珊瑚群落时感到“非常惊喜”。\大公报记者 赵之齐
香港1650平方公里的海洋底下,隐藏着多少奇妙生物?本港水域面积不足南中国海万分之五,却已录得近六千种海洋生物,超过全国海洋物种的四分之一。在这之中,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珊瑚,是许多海底生物的避风港,对维护海洋健康不可或缺。香港有88种石质珊瑚,数量超过了加勒比海(世界最大珊瑚礁集中地之一),占全球所有石珊瑚种类的10%。
16种珊瑚属新发现
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昨日公布一项关于维港底栖栖息地和固著表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初步结果,35种珊瑚当中有16种未曾在维港出现过。领导研究团队的实验室副主任陈荔指,计划自2021年9月展开,受到政府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资助,主要研究维港自2001年实行“淨化海港计划”后,维港两岸的生态环境。
研究选取歌连臣角、佛堂洲等七处天然海岸线及油麻地避风塘、柴湾货物装卸区等五处人工防波堤,发现了五个重要的底栖生境位置,分别为黑角头灯塔、佛堂洲、魔鬼山、香港海防博物馆和青洲。其中,在佛堂洲发现了面积最大的底栖生境,约为10.42公顷,相当于14.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而香港海防博物馆的底栖生境面积最小,约为2.02公顷。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维港底栖栖息地和固著表栖生物的多样性。带领水下调查部分的城大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助理钟子浩表示,该研究是第一次系统性记录到在维港这样高发展的地方,有如此高的生物多样性,亦认为这显示了本港海底生物多样性维持在一个很好的水平。他形容第一次见到如此丰富的珊瑚群落时感到“非常惊喜”,“没想到在香港水域的中部会有这么多丰富的软珊瑚”,希望未来珊瑚群落能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政府能将此纳入维港水质监测的指标之一。
在研究中,团队让专业的水肺潜水员下海,对水下珊瑚进行影像,由于GPS信号无法传入水底,因此在海底拍摄珊瑚照片也难以知其具体位置。为突破该技术屏障,团队购置了水下信息系统,结合传统的侧扫声呐、水面无人艇、水下相机等多种手段,发展出一套近岸海底栖地测绘技术。
团队期望通过该研究,绘制维港内硬珊瑚和软珊瑚栖息地的地图,将信息传递给公众。陈荔表示:“陆地上Google地图的每一个建筑我们都可以看到,但海底看不到,大家可能就觉得海底珊瑚受到伤害都无所谓。”因此团队希望通过地图让大家看到珊瑚的存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
佛堂洲发现青高海牛
有趣的是,团队在佛堂洲地区首次发现了高密度的扇贝床,亦发现了双尾管海龙、青高海牛等需要在很干淨的水质下才能生存的物种。且海底除了老珊瑚,也有年轻的珊瑚生长,钟子浩指出,珊瑚生长往往需要五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进一步显示了本港海洋生态的恢复潜力。
未来团队将继续运用科技手段,如水下机械人、无人船等进行全面调查,绘制更完善的地图,具体到每种珊瑚的分布情况,希望借此便利政府管理,计划填海时避开珊瑚的地方、或将珊瑚及时移走,避免对其造成伤害。此外,团队计划建立网页介绍该项目,让海事处将珊瑚丰盛的地方告知给船主,共同维护海底生态环境。
事实上,十七世纪的维港生物多样性高,拥有十分活跃的珊瑚群落,当时柴湾被称作“珊瑚湾”。十九世纪后,维港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著名海洋学家洪华生昨日出席发布会,她曾于30年前应邀来港对维港沉积物进行研究,当时油麻地避风港非常臭,水里重金属含量非常高,“根本就不相信这些地方可能有珊瑚”。洪华生团队研究发现,当时维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主要来自香港本地,因直接排放的污水和机场油污染等所致。“我很高兴看到这么多珊瑚回来,说明这个地方环境变好了。”她说。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